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及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人,涉2019年8月在維園參與非法集結一案,律政司早前委聘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擔任案件主控官。有關決定引起英國政界不滿,律政司昨發聲明,引述Perry關注英國方面壓力及來港時豁免檢疫安排,對事件引起迴響感到驚訝,基於公眾利益及審訊日期臨近,律政司已委聘另一名本地律師處理相關工作,但律政司未有透露所聘何人。
本地律師處理 未透露名字
多次獲律政司委聘到港擔任主控官的David Perry,本月初再獲委聘處理黎智英案,事隔兩天,英國前外相聶偉敬撰文指出,法律界遵循的「不得拒聘原則」(Cab-rank rule),其實不適用於海外案件,認為Perry有權因良知而拒絕受聘。英國外相藍韜文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Perry接下案件將令人覺得他唯利是圖(mercenary),相信根據英國大律師守則,應拒絕處理類似案件。
律政司發聲明表示,早前委聘David Perry處理一宗涉及《公安條例》下組織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案件的檢控工作,Perry接受委聘,並於本月12日獲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准以「專案認許」方式為案件出庭。聲明提到,事後不斷有來自英國社會的壓力和批評針對Perry御用大律師參與案件的工作。當中一些片面的抨擊把案件與國安法混為一談。
鄭若驊對偏頗攻擊感驚訝
律政司引述David Perry指出,對有關壓力及豁免強制檢疫的安排表示關注,並說審訊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應如期進行。而律政司最後基於公眾利益及審訊日期臨近,已委聘另一名律師如期處理案件的檢控工作。律政司續稱,由於相關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按照「迴避待決案件」的法律原則,任何人不應對案件作出評論,亦不應作出毫無根據的揣測;所有不公和失實的指控,以圖損害和詆毀獨立的刑事司法制度,律政司必定會強烈反駁。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天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被傳媒問及,突然撤換主控官會否影響外界對司法機構觀感。她形容,David Perry是一位鼎鼎大名的英國御用大律師,而他來港處理案件引起不公平、偏頗攻擊,對外國社會高度關注感到十分驚訝。至於誰是最新獲委聘人選,鄭若驊稱按慣例不會透露,「大家開庭就會知道」。
近日律政司連番有高層辭職,鄭若驊被問及人事變更是否反映內部管理有問題,鄭若驊回應說希望外界以平常心看待,「有人可能會想私人執業,有人退休,有人計劃移民,有人想離開從事其他工作,呢啲都唔係咩特別事幹。」
法政匯思憂影響聘海外法官
民建聯周浩鼎提到,早前英國外相藍韜文曾公開向Perry施壓,對有關行為予以譴責,形容此舉是政治凌駕法律專業,令人惡心。他說不知道律政司換人原因,擔心會令人質疑外國政要「打開口牌」施壓成功,干預本港司法制度,促特區政府解說清楚。
法政匯思召集人、大律師李安然接受查詢時指出,律政司「換人」情況罕有,擔心此舉對引入海外法官有影響,認為過去多年引入海外優秀法官是為提升本港司法系統質素,若暫停此傳統或影響本港司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