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打擊新聞自由不利營商環境

高天佑| 新聞點評

2020年5月12日

自去年社會風波以來,不少人形容警民關係已跌至冰點,而站在社會前線的傳媒業可說首當其衝。特別是近日警隊多宗醜聞被揭發,部分警員對記者的仇視程度可謂前所未有,包括周日晚上在旺角粗暴對待、肆意侮辱有線電視和《明報》等傳媒記者,而警方高層對此似乎未加管束。或許從政府高層到警員都把傳媒視為管治混亂禍根之一,欲除之而後快;但實際上,現今資訊發達時代,每種顏色的聲音都可存在,滿街都是鏡頭,沒人可以壟斷話語權。相反,若動用公權力打擊新聞自由,勢必「攬炒」本港營商地位,最近接連被評級機構「降呢」正是一大警號。

警侮辱記者 非執法需要

平情而論,全港3萬多警員自去年以來承受巨大壓力,出現情緒波動可以理解,但作為社會上最重要的專業紀律部隊,情緒絕不應成為違反紀律的藉口,更不該是警隊對此不加管束的理由。事實上,警員涉嫌濫權針對記者的行為不但未見收斂,反愈演愈烈。最令人側目是周日晚上在旺角,警員要求所有在場記者長時間蹲下,逐一面向警方攝錄鏡頭讀出姓名、身份證號碼等資料,大部分人超過一小時才獲放行。期間,有女記者因為「中椒」痛苦嚎哭,警員居然輕蔑地笑着高呼:「喊得唔夠淒厲,喊大聲啲!喊得唔夠淒厲,喊大聲啲!」

誠然,示威現場混亂,警員或許自感四面受敵十分危險,警方亦曾經一再指出「懷疑有暴徒、『假記者』混入記者襲擊警員」,又或者有未成年學生記者在場引起混亂。但警隊每次行動都自備大量鏡頭攝錄現場情況,至今有沒有找到任何記者或「假記者」襲警的證據?退一百步看,周日晚上當時所有記者已被警方控制「踎低」,還可構成什麼「危險」?這時候粗暴對待記者和加以侮辱,根本屬於情緒宣洩,而非基於執法需要。

由於部分傳媒跟警方針鋒相對,變相加強對警方人員的監督,促使警隊被揭發或「自爆」多宗大醜聞,包括涉嫌「自編自導汽油彈襲擊」、販賣冰毒、虐待6歲兒子、向深水埗露宿者施暴、在非法賭檔聚賭、在餐廳違反限聚令並毆鬥……等等。部分警員或覺得,若沒有傳媒的針對、「抹黑」,他們的形象和社會認受性就不會這麼低落,潛意識把怒憤發洩到記者身上,甚至想藉此嚇怕傳媒,使他們今後不再近距離監督警隊。

指揮官號令 前線竟抗命

近月另一趨勢是前線警員似乎愈來愈不受指揮官控制,例如從直播鏡頭不只一次可見,有防暴隊指揮官下令隊伍在商場門口駐守,暫勿入內,卻每每會有一兩個警員不顧命令,擅自開門衝進商場,其餘隊員為免他們落單,唯有跟隨內進。這已不只是「應不應該」的問題,更加關乎戰術執行。就像在戰場上,將軍下令「暫時駐紮,前面可能有地雷」,竟有小兵抗命突圍,這樣的部隊還能打仗嗎?

另一幕發生在上周六尖沙咀海港城,一個戰術呼號為KW3的防暴警員像情緒失控般推撞記者,惹來在場擔任傳媒聯絡隊的PPRB警司高振邦看不過眼,出手推開該警員,可是他轉而跟高Sir衝突口角,要由大批同僚把他拉開。同樣是上周六,有線電視等記者在荃灣採訪,在場警員警告記者散開,否則會發出限聚令告票;但限聚令自4月初實施至今,大家早已知道記者執行採訪職務可獲豁免,何以執法的警員反而不清楚?究竟是部分警員的認知能力未足以理解法例,抑或明知而故意留難?

實際上,警員的情緒失控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日前有9名警員被捕的深水埗露宿者被虐打案件中,受害者表示他露宿街頭多年,不時都被搜查,但以往警員大多斯文有禮,直到近月才態度大變,「以前嘅軍裝都叫斯文,有啲禮貌,冇嘢就走,有嘢就拉。而家態度好惡,變到咁,心都驚。」

屢遭揭醜聞 視傳媒仇人

對比6年前佔中期間「七警案」,部分警員把向他們潑液體的示威者曾健超視為仇敵,勉強還可理解;但今次被虐的露宿者,恐怕連什麼政見都不清楚,純屬弱勢人士。或許部分警員在情緒高度受壓下,把這些弱勢群體跟6歲幼童一樣,都視為「搞亂呢個社會」,肆意發洩在他們身上。

一如當年「七警案」恰巧被TVB記者拍攝到片段,今次在深水埗通州街公園深夜暗角的「九警案」,若非被康文署閉路電視攝得案發過程,加上議員和傳媒堅持跟進,恐未必會被揭發。這便不難理解,為何部分警員把傳媒視為仇讎。

香港素來是崇尚和平和法治的社會,絕大部分市民認同警方「嚴正執法」,反對的只是部分警員涉嫌不守紀律、濫用權力、肆意妄為不受約束。於目前社會環境,執法當然有難度,但本港「每10萬人警力數量」達487,位居全球前列,遠高於美國(298)和中國內地(143),加以警員待遇優厚,設備精良,又獲公權力法例支持,若這樣還不能在「遵守警例」之下嚴正執法,實難向市民交代。警方高層應該撫心自問,目下警隊形象低落,有幾多是「被傳媒抹黑」,有幾多是自取其咎。

講到底,警察和傳媒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環節,儘管彼此職責不同,甚或偶有矛盾,但都是為了社會福祉而存在。一個市民即便窮兇極惡、壞事做盡,起碼有警察和法律制衡;惟若部分警員身為執法者卻做出不當行為,又有誰去監督?最後防線之一是傳媒,而監督公權力正是傳媒第一天職。倘香港的新聞自由被扼殺,任何弱勢者都有可能像露宿者或6歲幼童,遭濫權欺壓有冤無路訴。這樣的社會還有可能吸引企業營商,維持金融中心地位?「攬炒」絕不可取,部分示威者以暴力攬炒社會運作固然要反對,警察打擊傳媒、攬炒本港營商地位同樣必須警惕。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上一篇「任你噏」又何妨

下一篇尊重新聞自由 莫讓香港蒙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