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21日

金箴 金針集

網絡遷徙沒理由「移民北韓」

美國總統正式換班,卸任總統特朗普「失業」之餘,近日接連遭到Twitter與Facebook等社交平台「禁言」,引起很多「侵粉」不滿,再加上WhatsApp更新私隱政策備受質疑,掀起全球「網絡大遷徙」。除了Signal和Telegram成為熱門移民地,就連N年前的ICQ亦開始有人懷念,不少用戶紛紛重新激活陳年賬號。

招牌訊息提示聲「喔噢」充滿親切感,ICQ千禧年前幾乎雄霸電腦即時通訊軟件市場,是不少七十後及八十後的集體回憶,當時男仔識女仔「抄牌」並非抄下電話號碼,而是向對方索取ICQ冧巴。現今ICQ已不單是只能在電腦用的通訊軟件,早已與時並進推出手機App版本,並加入語音及視像通話功能,舊用戶可沿用以往的ICQ賬號繼續登入。

但在集體回憶興致下,很多人似乎忘記了做最重要的fact check,未加深了解ICQ目前背後主人身份。翻查資料,ICQ最初由以色列公司Mirabilis創立,後來售予美國AOL,於2010年再轉手予俄羅斯的科網巨頭Mail.Ru集團。

Mail.Ru在俄羅斯的地位猶如騰訊和阿里在中國,更巧合的是兩大中國科網巨擘亦屬Mail.Ru主要股東,騰訊持股逾7%,阿里更佔有超過一成股權。與此同時,阿里還是Mail.Ru的業務合作夥伴,連同俄羅斯第二大電訊公司MegaFon及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共組合資企業。

對於大家最關注的私隱問題,Mail.Ru的聲譽似乎麻麻。根據Ranking Digital Rights 2019年度企業責任指數,Mail.Ru在12家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當中排「包尾」。該指數根據35個指標審視網企在用戶言論自由、私隱保護等方面的公開承諾及政策,亦涵蓋企業治理和問責機制。Mail.Ru在綜合評分中只得21分,比中資的百度和騰訊為低。

該指數的報告提到,百度和騰訊的排名雖然偏低,但在處理用戶私隱方面已見改善,唯獨是Mail.Ru欠缺改進,乏善足陳。由此角度看,部分不滿WhatsApp私隱政策的用戶居然想轉用ICQ,就似有人不滿香港「冇民主」而想移民到北韓,感覺很諷刺。其實若要轉會,與其選擇ICQ,倒不如效法具備資訊科技界背景、曾獲選「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的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改用WeChat處理保密資訊,起碼騰訊在Ranking Digital Rights的排名仍略勝Mail.Ru,又夠政治正確。

網絡大遷徙並非新鮮事,十多年前亦曾出現,當時正正就是大批用戶不滿ICQ介面體驗愈來愈差又常常「hang機」,陸續轉會至微軟的MSN。如今有用戶再發思古之幽情,擬重新激活ICQ,情況就如陸續有人懷念起董伯伯和CY。

那麼美國人在幾年後會否懷念特朗普?相信最好不要出現這一幕。而對已退場的侵侵來說,「天大地大,竟無我容身之地?」必然不甘心,話時話,他大有條件自樹一幟,或另找一個社交平台開壇繼續自吹自擂,不妨考慮投向WeChat懷抱。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