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14日

金箴 金針集

戲如人生 「紅線」難分

挪威戲劇大師易卜生(Henrik Ibsen)在136年前寫成的名劇《人民公敵》日前在內地重演,竟因為觀眾太過「入戲」,3場過後便被當局緊急「煞停」,劇團餘下演出告吹。有說人性不受時空束縛,看看這齣經典社會寫實劇一下就刺痛中國當局的敏感神經,可知此話不虛。

易卜生從未踏足中國,但《人民公敵》的故事對遠在東方的觀眾照樣有十足現場感。劇情描述發生在一個靠溫泉浴場賺錢的挪威小鎮,醫生主角Stockmann發現泉水受到工業污染,打算挺身揭發,豈料鎮長(同時是醫生的兄長)擔心公開事件會影響經濟,妻子也反對他強行出頭。但醫生堅持在市民大會上爆料;結果換來市民以最民主的方式--投票表決--宣告他成為「人民公敵」。

揭發醜聞致被有權有勢者打壓並不罕見;易卜生最深刻的批判,是大多數人也會因為眼前利益而漠視真相,甚至倒過頭來以「民主方式」處理爆料者,有如網民經常掛在口邊「裝睡的人永遠喚不醒」crossover「多數人的暴政」的現實劇場版。

諷刺的是,今次不符「主旋律」的不是灰色陰暗的結局,而是恰恰相反。由柏林邵賓納劇院在北京上演的「柏林版」改編,首演時有演員在市民大會上走進觀眾席問道:「有誰贊成這位瘋狂的極端分子的話?」結果現場觀眾齊齊舉手,有觀眾更高喊「我們也希望有言論自由」、「中國媒體不講真話」。觀眾不理「紅線」說出心底話,劇團當晚即時收到要刪去互動環節的要求,隨後再被取消在南京的演出,表面理由是「舞台技術故障」。

現實顯然比戲劇荒謬,就算是易卜生再世,大概也很難想像到熱切期望追求真相的大眾竟然會被視為一個「問題」。在最近20年,《人民公敵》分別在1996年、2007年和2014年曾經在內地公演過,1996年那次中央實驗話劇院的版本更加在內地掀起過一陣「易卜生熱」,從未發生被刪或被叫停事件。相比之下,今天內地彷彿「紅線」處處,連「一國兩制」之下的特首也經常sing the same song。

坦白說,國家應該慶幸群眾心底裏仍然存在一把公道的尺,對不合理的事仍然有勇氣表達。倘若現場觀眾在劇終之時一致認同Stockmann是「人民公敵」,則這只是一個窮得只剩下錢的恐怖社會。又假如現場觀眾因為恐懼、無知或漠然而粒聲不響,則那是一個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冰冷社會,同樣可悲。

戲劇如人生,人生如戲劇。歷史上任何發達國家都無法迴避因為經濟高速發展而衍生出來的社會不公、貧富懸殊、環境污染等問題,內地在改革開放40年後面對類似的投訴,並不出奇。觀眾在劇場中聯想到現實生活,也算是有一個宣洩情緒的渠道,官大人無必要緊張兮兮。

西方話劇界有一個說法,形容一流話劇往往不安全、不漂亮,也不仁慈,往往要演員作出巨大的道德抉擇。《人民公敵》的最後一句台詞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獨的人。」大家可自行對號入座。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