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12月18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美股牛教你三件事

聯儲局進行議息,會否退市,今晚會有答案。股市仍處焦慮,但到底退與不退,投資者更關心的應該是即使退市,市場會有怎樣的反應,亦即是市場現時的預期。《華爾街日報》在11月就業數據公布後做了一個調查,大部分經濟師預期聯儲局會在2014年才退市,而未來幾個月,央行將為退市作準備,股市亦會因而作出調整;近60%受訪者預期,聯儲局縮減買債後,美股將有短暫拋售潮,然後會企穩;有28%預期退市不會對股市產生重大影響;另有5%預期美股在退市後將持續下跌。在持續的心理準備下,如果聯儲局要鋪路多幾個月,令美股升勢放緩,到退市一刻,對市場的衝擊也將大為減低。

美股因數據而反彈,但港股卻彈不起,原因來自A股。除了早前新三板擴容的憂慮之外,近期內地資金緊張,銀行拆息回升,而人行又再停止逆回購,都是令中港股市彈不起的原因。

港股繼續整固,恒指昨天午後再下試23000點,收報23069點;大市成交額573億元,沽空比率10.4%。中資金融股整固未完,內險股走勢仍疲軟,加上重磅藍籌如滙控(005)、中移動(941)走勢疲弱,騰訊(700)高位遇阻,恒指繼續考驗23000點支持力度,否則有機會下試22500點。

大市繼續整固,焦點要看強勢股。上周大市調整期間,三大強勢板塊分別是濠賭股、環保及新能源股、科技股。

一股難求vs有求必應

說科技股強,其實主要是指龍頭股騰訊,但昨天騰訊高位回吐,環保股見回吐,至強的濠賭股先後創新高後亦現回吐,這批強勢股短暫獲利,逢低可吸。相對來說,中資金融股逐漸跌穩,相信上述三批強勢股擔當粉飾回報的任務接近完成,大市在12月下半場或由中資股主導,內險、券商股可吸納。

新股市場在年底見高潮,信達(1359)上市大漲叫人意外,但恐怕光銀(6818)掛牌後隨時變反高潮。新股永遠是講供求多於講基本因素,皆因基本質素好的新股肯定多人爭,而多人爭結果多是一股難求;相反,有求必應人人至少一手,或意味需求不大,基金在上市後要買貨的機會更低。

光銀將於周五上市,但基金界已經放風,國際配售部分「要幾多有幾多」,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獲近九成半分派比率。如是看,投資者不宜寄望過高了。事實上,《金融峰景》欄一語道出關鍵所在,要買內銀,市場已有很多,而且價格相宜;但要買壞賬管理公司,卻只有信達一家。

有些事情雖是老生常談,但實則形諸投資之上,而人的行為、心理往往控制不住,忘記了投資戒律。今年美股大牛市,至今升約25%,但實際上有不少投資者錯過了這個升浪,回望今年美股牛市,起碼教了投資者3件事。

AllianceBernstein投資主管Seth Masters指出,第一個教訓是「要有貨」。他想強調的是,投資者自2009年一直把資金投入債券資產之中,甚至手持現金居多,淨流入債券資產的資金幾乎是股票的4倍,直至今年5月後才有明顯改變,資金開始流出債券改買股票。

不過,雖然美股今年大幅上升,但很大部分資金仍留戀債券。換言之,許多投資者在今年升浪中,根本沒有貨,或者是持貨不多。雖然現時美股已高企,但如果資金繼續棄債從股,在資金流層面,2014年仍對美股有利。

正如早前討論,美國股、債、樓3大市場,過去幾年債券吸資最勁,其次是美股,再而是樓市;至於香港,過去幾年樓市吸資最勁,繼而是債券,然後才是股票。如果投資取向轉變,資金將逐步由樓市、債券流出,轉而流入中港股市。無論這轉變有沒有發生,投資者要擔心的是「無股之災」,或多或少都要有貨在手,如果大市攀升,再逐步加碼增持。

第二個教訓是「咪同人迫」。承接股票及債券逆轉的脈絡,防守股、高息股、房託在下半年大幅跑輸,美股及港股皆如是,意味這些在過去幾年大升的股票氣勢已一去不復還。Masters指出,公司、電訊等高息防守股,因為有債券防守特質、穩定收入,被視為「安全」股票,在過去幾年持續攀升,市場給予很大溢價,但由今年5月至11月的表現來看,走勢已見逆轉,情況與債券、黃金一樣。

歸根究柢,這是量寬埋下的禍。量寬造成大量資金,而投資者追求安全、高質素資產,故大量資金持續湧入黃金、債券、高息資產,造成擁擠效應,迫爆這些資產,價格持續漲升;直至量寬前景有變,即退市預期出現,大量資金撤退,價格在短時間內急瀉。Masters認為,同人迫而追買這些資產,只是在追求已出現的回報,投資者除了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外,有些時候亦需要做個逆向投資者,等群眾來追隨。

股市升最緊要有貨

事實上,如果退市出現,銀幣的另一面是經濟復蘇,投資者將把資金轉入周期性股票,包括金融及消費股均會更受惠。港股情況亦一樣,房託及公用股在下半年大勢已去,市場焦點是落後中資股,改革概念利好金融股,但中外經濟回穩,已令航運、水泥等周期股見底。

第三個教訓是「分散」。在環球股票分布上,2012年最強的是新興股市,最差是美股;今年情況剛好逆轉,美股最強,新興股市最弱。然而,誰又敢保證2014年美股一定最強,而新興市場又不會見底回升?

Masters想強調的是,無論多看好美股,有些時候,投資者必須持有一些落後資產(laggard),目的是分散風險。退一步說,萬一看錯了,仍可捕捉到其他市場的升幅。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