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10月7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阿里「翻叮」.蓋茨「被圍」.Twitter「民主」?

10月6日,周日。近期在資本市場發生的三宗大事,把一個二十多年前在香港早有定論的議題,再次搬上環球股市這個大舞台。

老畢口中的三宗大事,一為阿里巴巴來港上市遇阻(據本報10月3日報道,馬雲「御駕親征」,力圖挽狂瀾於既倒,事情未必沒有轉機);二為微軟主要投資者密謀「逼宮」,誓把創辦人蓋茨從主席寶座拉下來;三為美國微博服務商Twitter公開招股章程,強調不會效法其他硅谷巨企制訂雙層股權架構,藉同股不同權達致以小控大的效果。坊間普遍認為,Twitter管理層與眾不同,在創辦人/大股東控制權與「股東民主」之間,明確選擇了後者。

蓋茨體現馬雲「噩夢」?

表面看來,阿里巴巴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於合夥人制度上寸步不讓,擺出大不了棄港取美的姿態,就是為了防範遭投資者「逼宮」的一幕上演。以此而論,馬雲千方百計避免成真的「噩夢」,正實實在在地於蓋茨身上體現。

Twitter的情況卻剛好相反,表面上看,在Google至Facebook、LinkedIn至一眾傳媒機構以小控大蔚然成風之際,Twitter創辦人不以大權旁落為憂,反而向外界展露擁抱「股東民主」、落實同股同權的氣魄。

然而,表象跟現實真的一致嗎?老畢認為,未必!今天且從多個角度,一探阿里「翻叮」、蓋茨「被圍」、Twitter「民主」三大熱話。

蓋茨給「逼宮」一事,由路透社於上周獨家披露。據報道,微軟二十大投資者中,有三位正在積極游說董事局迫蓋茨卸下主席職銜。該三位不具名的投資者,合共持有微軟逾5%股權,高於蓋茨的4.5%,儘管後者仍是微軟單一最大股東。

微軟帝國譜句號

基於同股同權原則,一心發難的投資者若能裏應外合,不難集結足夠力量,將股權已減至4.5%的蓋茨一舉拖垮。假設路透社報道屬實,微軟正在醞釀的「宮廷政變」,在在顯示大股東/創辦人於投票權上沒有任何優勢,強如全球首富蓋茨,亦未必抵擋得了心存異見的股東聯合起來「造反」。

這是彰顯民主防止獨裁,抑或虎落平陽無可奈何,觀點角度見仁見智。老畢感興趣的是,「造反派」何以不在三五七年前策動「圍蓋」,卻在代表微軟王朝的巴爾默(Steve Ballmer)已公開表明一年內引退、蓋茨五年後一股不留(按其每年減持1%的速度,2018年將不再持有任何微軟股份)的當下,才大力游說董事局替微軟帝國譜上句號?

三五七年前,蓋茨持股尚未減至今天那麼低,當然是一個合理的解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蓋茨十三年前把行政總裁帥印傳給巴爾默後,微軟先後跟科技世界三大趨勢──搜尋器、流動通訊、社交網絡──擦身而過,一再給對手搶得先機霸佔市場。靠吃軟件作業系統的老本,微軟利潤雖仍然豐厚,但巴爾默任內「三大皆空」,結果是集團增長動力似有還無,股價表現一池死水。

新帥任命陰魂不散

三五七年前,微軟股東若力求改朝換代,理據俯拾皆是,惟投資者一再容忍集團錯失良機,對巴爾默、蓋茨始終不離不棄。三五七年前不「圍」,今時今日巴爾默卸任在即、蓋茨早已不過問微軟日常運作,「造反派」才密謀向創辦人「逼宮」,不嫌遲得有點於事無補嗎?

這些年來,蓋茨給公眾的印象是全情投入慈善活動,並把減持微軟所得轉投其他產業(據10月3日本報「新聞點評」提供的數字,單在今年,蓋茨已八度減持微軟,套現近20億美元)。世界首富在「交棒」後有否於幕後指點江山,卻非局外人如老畢所能知曉。一個合理的揣測是,在日常運作甚至商業策略上,蓋茨不會強勢參與,但在重大決策諸如新CEO任命上,蓋茨的主席和單一大股東身份,絕對有左右大局的影響力。

沿此路進,微軟三大「神秘」股東於此刻發難,也許跟巴爾默的替代人選有關。依照集團定下的路線圖,原諾基亞行政總裁埃洛普(Stephen Elop)頗有機會問鼎微軟掌舵人寶座。

大家想必記得,巴爾默宣布一年內退休前後,微軟落實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這宗交易乃巴爾默不折不扣的告別作,由曾在微軟擔任高職的埃洛普接替他出任最高統帥,從延續巴爾默/蓋茨王國的立場出發,順理成章。可是,站在與微軟風雨同路十載、親眼目睹集團在科技世界三大趨勢中「三大皆空」的股東,會輕易讓「前朝」欽點的接班人繼續帶領微軟,任由創辦人和他代表的過氣年代陰魂不散嗎?

三大股東於這個時候「圍蓋」,誓要迫他卸下主席一職,着眼點也許是蓋茨在新帥任命上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趁巴爾默接班人尚未塵埃落定,先下手為強,免得微軟迷失十年又十年。如此看來,他們不滿的是蓋茨「阻住地球轉」了。

微軟表過,再看Twitter。不論馬雲堅持的合夥人制度,還是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企執行的雙層股權架構,目的都是力保創辦人/大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這是損害小股東權益,還是馬雲口中的「與時並進」,大有辯論空間。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合夥人制或美式同股不同權,堅拒讓步的一方,理據無不立足於公司管理團隊志同道合理念一致,透過制訂和執行對企業長遠發展有利的策略,抗衡可能在其他股東身上出現的「短視主義」(short-termism)。

雙層股權架構非但廣見於硅谷科技新貴,「舊」媒體如紐約時報集團、新聞集團以至剛被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收購的華盛頓郵報公司,皆實行同股不同權制度。「老」一輩科技富豪如甲骨文(Oracle)大股東埃利森(Larry Ellison),同樣從不賣「股東民主」的賬。

Twitter四名創始股東俱已不在公司效力,關於當中兩位曾先後擔任CEO的創辦人——多爾西(Jack Dorsey)和威廉斯(Evan Williams)——的恩恩怨怨,媒體近日已有巨細無遺的報道。可以說,Twitter的成長與壯大,是在公司跟四位創辦人日漸疏離的狀況下發生。

同股同權多面睇

多爾西和威廉斯固然稱不上「志同道合理念一致」,現任行政總裁科斯托洛(Dick Costolo),既沒有Facebook、Google創辦人/掌舵人的權力、氣魄與野心,以其在Twitter僅1.6%的持股水平,即使此君乃「有志之士」,誰會浪費時間,圍繞他引入同股不同權?Twitter一反科網新貴「常態」,不謀以小控大,標榜「擁抱民主」,是真的堅守原則,抑因勢利導做一場「民主秀」給投資大眾欣賞?

最後自然得談談阿里巴巴。雙層股權架構二十多年前已無法在香港落地生根,同股同權早就確立,證監會不為阿里巴巴做壞招牌,已在國際間大大「響朵」。港方若因馬雲親自到訪大搞公關而改變初衷,辛苦贏來的掌聲,隨時變作噓聲。阿里巴巴最終能否在港掛牌,關鍵是馬雲於合夥人制度上是否願意「跪低」!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