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2年4月4日

廖群

《2030年的中國》—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財務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在北京在2月27日聯合發佈的《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的高收入社會》研究報告見解深入,但亦有不夠全面的地方,觀點上也有可商榷之處。對此本文僅提出以下三點商榷意見。


第一點意見是,前文說過,六大改革戰略方向的提出是切中要害的,每一大方向都代表了改革的一個重要維度。但是作為今後中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或維度,報告未深入探討或起碼沒有作為一個戰略方向或維度來進行探討。這就產業結構的升級。

筆者認為,現階段中國經濟與發達國家經濟之間一個根本性或關鍵性的差距是在產業結構方面的差距。

目前中國雖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貿易體,是最大的世界工廠或製造業基地,但其與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一個明顯的差異是,中國強在產業鏈的中低端,發達國家強在產業鏈的高端。

這一差別是決定性的,造成了中國的製造業生產雖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但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仍處於低下水平,而發達國家雖然最終產品生產得不多,卻享受高企的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這就決定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水平。因而目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美國的九分一左右,歐盟國家平均的六分一左右。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所以,中國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提升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成為一個真正的高收入國家,就必須全面地提升產業結構水平,要做到不僅能製造中、低端產品,也能製造高端產品。

有鑑於此,筆者認為今後中國經濟向高收入經濟的行進過程無論是從表觀上還是實質上都是一個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因而如何促成產業結構的全面性升級應是新發展戰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向或維度。

《2030的中國》報告的六大戰略方向或維度中缺少了這樣一個方向或維度,應該說是一個缺陷。當然,報告中對產業結構升級並非沒有提及,第二大戰略方向,即開放型的創新必然與此相關。可以說創新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

第三大方向發展綠色經濟也是產業結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但筆者的觀點是,創新和發展綠色經濟與全面的產業結構升級不能等同。

產業結構升級應該作為改革戰略的方向或維度之一,而不是只包括在其他方向或維度內。這樣才能突顯其重要性,才能使得今後的新發展戰略中不致於遺漏了一個根本性的元素。

第二點意見為,報告中的第五大戰略方向為建立與政府職能轉變相適應的可持續財政體系,為此報告建議籌集更多的財政收入並提高財政支出效率。這確是非常重要的。但報告未提到這是否會導致財政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進一步上升。

應該注意到,2011年全國的財政收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3%。

實際上,據有關專家測算,如果把各種預算外和制度外的政府收入都包括進去,中國的宏觀稅賦水平已為35%左右,已接近於發達國家的水平而高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稅賦水平高,財政收入多,當然有利於政府服務社會和經濟,也有利於防範風險。但這是以企業和個人實際收入的減少作為代價的,過高過多必然一方面影響企業活力,一方面不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此指出這一點,是由於是否應該增加還是減少財政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 是目前市場上爭論的焦點之一,也是如何吸取歐洲債務危機教訓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保持經濟的活力和高速增長仍是首要任務。目前中國還沒有資格建立「福利型」財政,更別說鑑於歐洲債務危機的教訓即使是有了資格「福利型」財政是否可取也值得探討。

削減政府行政支出

所以現階段中國的宏觀稅賦率不宜超過30%。這就是說,中國的總財政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應該有所降低才是。當然,此問題還有進一步的複雜性。正如報告中第四大戰略方向指出的,縮小貧富差距是當前中國社會的一個迫切任務,這需要政府有更多的資源進行轉移支付。但這並不一定要通過提高宏觀稅賦水平的方式,而可以通過結構性改革的方式來解決。

報告中關於提高一些行業的稅收水平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建議都是正確的和可取的。

不過,在此同時,應該強調適當減少中央政府的整體財政收入,而在財政支出方面大大削減各級政府的行政支出,以保持國家的總財政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再提高,企業和個人的總體稅賦不再加重,同時又能提高對於中低收入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

第三,報告認為中國可以跨過「中等收入陷阱」而在2030年前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

與一些人所持有的中國將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止高增長,甚至產生崩潰的預測比較,這已經是樂觀的趨勢性預測了。筆者贊同與欣賞報告的這一趨勢性預測,只是就預測的樂觀程度而言,覺得可能還有點保守。

報告預測今後20年至2030年,中國經濟將年均增長6.6%。這可以說是持續的高增長。但筆者認為實際上的增長速度將會超過這一預測,20年間的年均增長速度應該位於7%與8%之間,可能在7.5%左右。

從20年的跨度來看,年均增長6.6%和年均增長7.5%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樣,中國將在2020年前,而非2030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之二.待續,之一刊3月29日

作者為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