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23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硬着陸也許難逃 「衰退熊」有深有淺

6月22日,周三。老畢昨天跟大家分享了通脹、經濟衰退、加息收水三座大山擋在面前操作之難,當你發現弱有弱死強有強瓜,以往還可拉上補下保持戰鬥力,如今輸少當贏必須管好風險;所謂「成功」,要求已愈來愈低。

美股頹勢未改難言見底,華爾街分析師多踩一腳,經濟衰退聲浪震耳欲聾。大摩悍將威爾遜(Michael Wilson)預測,標普500指數要從目前水平再滑落18%至23%,最低插至2900點,才足以反映經濟衰退時期企業盈利的萎縮程度。另一位大行分析師法興Alain Bokobza看得更淡,指上世紀七十年代滯脹一旦重現,標指恐低見2525點。

好友成「孤魂野鬼」

一家二家大行熊太爺上身,唱衰美股的分析師遠不止上述二人。逢低買入既然「死路一線」,散戶也爭相改變策略,透過認沽期權建立淡倉。數據供應商Sundial的資料顯示,散戶押注股市下挫的倉位上周已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和2020年疫情初期創下的紀錄,可見大行有大行鬥淡,老散有老散跟風炒跌,像摩根大通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科拉諾維奇(Marko Kolanovic)這類力排眾議的大好友,差不多已變成「孤魂野鬼」了。

大行的悲觀展望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熊市離結束仍有漫漫長路,皆因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愈來愈高。分析師對衰退發生的時間和概率各有不同評估,惟在伴隨着衰退的熊市持久且嚴峻這一點上,華爾街可謂意見一致。

經濟衰退之所以成為熱話,與聯儲局激進加息對抗通脹存在因果關係,由此引發軟、硬着陸之爭。軟着陸指的是利率上升至足以引導物價回落的水平,卻未達到觸發經濟收縮的地步。沿此路進,分析師在發表悲觀言論時雖不忘補上「衰退並非基本假設」之類的聲明,但若非認定聯儲局加息加到硬着陸無可避免,也不會把標指失守三千視作大概率事件。

老畢好奇心起,找來一些歷史數據,看能否引證通脹、衰退與熊市的關係。從【圖】可見,美國上世紀四十年代以來的經濟衰退,與通脹絕對值不一定扯得上關係,但每當通脹率在短時間內爆穿5%,衰退不是同步出現便是很快發生。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財長耶倫等決策者多番向公眾派定心丸,強調實現軟着陸並非不可能,但除非這次跟往昔真的很不一樣,否則以史為鑑,鮑公、耶倫只是輸人不輸陣,恐怕連自己都唔敢信自己。

劇情若不幸朝着這個方向發展,硬着陸對股市又意味着什麼?老畢昨天引用高盛的統計,重溫了1950年至今11個美股熊市的種種。今天把時間再推前一些,以A Wealth of Common Sense一書作者Ben Carlson所做的研究,看1928年(大蕭條前)到今天情況如何。

從【表】可見,近百年來美股合共出現過25次熊市,當中14次伴隨着經濟衰退(recessionary),頂至底平均跌幅達39.4%,平均歷時則為390天;至於另外11次熊市,衰退並未降臨(non- recessionary),平均累計跌幅26.1%,歷時平均202天。顯而易見,沒有伴隨着衰退的熊市較淺較短。

以此而論,華爾街大行發出「衰退熊」持久而嚴峻的警告,證諸歷史並沒有錯。然而,即使以常理推斷,經濟衰退引發結業潮,推高失業率,消費者荷包縮水自然「慳啲使」,環環相扣,經濟收縮期熊市何以傷上加傷,毋須深入研究也可輕易理解。值得注意的反而是,這些統計只是平均數,美股並非每次陷入「衰退熊」都會崩瀉式暴跌。1990年、1980至82年、1961至62年、1957年、1948至49年,以上五次熊市跌幅皆不足30%。

不幸中之大幸

由此可見,衰退多深足以決定熊市多慘,而這正是美股今天離底多遠莫衷一是的重要原因;若只是溫和衰退,標指年初以來插逾兩成,參考前述五次熊市,大市縱有進一步下調空間,美股也已變得具吸引力。

以阿美利堅通脹之高、市場price in聯儲局加息之狠,期望軟着陸也許一廂情願,惟經濟尚未陷入衰退,一旦好嘅唔靈醜嘅靈情況會多嚴重,同樣無法說準。此時此刻,好友消失得無影無蹤,標指二千五都有人睇,違反直覺地講句,這不失為美股不幸中之大幸。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