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17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美負債過多 大熊市恐重臨

美國聯邦政府欠債纍纍,國民一直有怨言。已故得州富商佩羅特(Ross Perot)在1992年以獨立候選人身份角逐美國總統,以打倒政府財赤及債務為政綱,並曾諷刺政府債務升幅一如曲棍球棒般忽然抽高。同年,美國企業家菲吉(Harry Figgie)推出與人合著的Bankruptcy 1995︰The Coming Collapse of America and How to Stop It,更預言聯邦政府將瘋狂花錢至破產。

然而,美國聯邦政府在1995年並未破產,數年後出乎意料地達到收支平衡。可是,科網泡沫爆破後,2001年美國陷入經濟衰退,加上時任總統喬治布殊政府實施減稅政策,增加政府開支,之後又發動伊拉克戰爭,自此聯邦負債不斷攀升。由此可見,佩羅特及菲吉並非危言聳聽,只是過早發出警告。先使未來錢,削弱往後的消費力;把政府債務轉移給下一代,僅會遏抑未來經濟。

CBO預測不靠譜

新冠肺炎在2020年來襲,當局實施連串財政及貨幣政策抗疫,進一步加重債務負擔,目前聯邦政府負債達到難以償還的地步,將須作出痛苦選擇,採取筆者所指的「大重置」把債務合理化。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在5月25日發表《2022至2032年預算及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未來10年聯邦政府支出、稅收及債務。不過,CBO預測一向不靠譜,採用落後的數據推測難以預料的未來,而且假定未來10年政府政策維持不變。筆者一再揶揄CBO預測欠準確,在2019年4月為CBO算賬,指出CBO估計聯邦政府在2018年財赤為7790億美元,結果當年政府負債再添1.362萬億美元。

在2013年4月,筆者引用現任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刊於《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當年馬爾帕斯指出,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政府,在2013年的財政預算中估計,到2016年美國經濟將增長3.6%、稅收增加50%。可是跟CBO相比,奧巴馬政府的預測便顯得保守。CBO預測,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到1.4%,惟隨後3年增幅飆升3倍,至4.2%。到2015至2017年,CBO預期美國經濟平均每年增長4%,而且所指的是實質增長率,並非名義增長率。

當時筆者也對此感到驚訝,立即翻查CBO的展望報告,發現分別在於估算利率。奧巴馬政府推算2016年聯邦基金利率為1.2厘,估計通脹率為2.2%。CBO預計,美國自2014年起經濟蓬勃,但未處於低息環境。CBO貫徹始終,對預測政府借貸成本一直顯得保守,過去5年國債利息淨支出(net interest)的預測遠低於實際,在2017至2021年間兩者平均相差21.6%,平均差額達1009億美元。

國債利息開支擴大

另一方面,美國聯邦政府財赤不斷擴大,當中法定支出(mandatory spending)龐大,尤其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和社會保障等福利毋須每年經國會批核撥款,法例規定政府機構按照合資格人士的情況釐定資助。此外,國防、國債利息及非國防的彈性支出也難以刪減。

CBO最新預測顯示,到2032年政府整體開支逼近9萬億美元,估計該年稅收為6.6萬億美元,即政府財赤恐怕高達2.3萬億美元,難怪國債利息淨開支逐年擴大。CBO在2020年9月預計,到2030年美國聯邦政府欠債達到39.499萬億美元。由於當時未有把第二及第三輪紓困方案納入估算,CBO在最新展望報告作出調整,預計到2030年政府債務再增近2.2萬億美元,到2032年負債48.855萬億美元。美國政府債務危機愈滾愈大,按此貸款速度,預計到2035年債務恐高達50萬億美元。

此外,CBO預測政府收入總是出現偏差。以2020年報告為例,CBO預計當年政府收入為3.295萬億美元,實際收入高出預測約1260億美元;2021年政府收入預測誤差更大,CBO估計為3.256萬億美元,實質為4.047萬億美元。為何出現差異?CBO坦承未能充分解釋。

筆者察覺到在2020至2021年政府收入略為增加,這歸因於當局推出連串抗疫紓困方案。另外,美國經濟增長超出預期,工資上揚,失業率處於低位,增加政府稅收。美國股市熾熱,亦增加資本增值稅。通脹高企也引發「稅級攀升」現象,推高政府稅收。

有趣的是,紓困方案陸續屆滿,CBO仍假定政府稅收將持續錄得增幅。可是,2022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停滯不前,美股一路走低,令人質疑政府能否大幅增加收入。筆者希望CBO預測準確,因為預測錯誤意味政府債務問題更加嚴峻。

筆者在2020年曾對美國聯邦政府財政狀況作出較實際的預測,現在依據CBO的最新展望報告作出3項調整。第一,基於收入銳減,美國可能步入經濟衰退,筆者把2023年列為衰退年,重設自2023年起的政府收入預測。第二,筆者自2016年起估算政府財政狀況,發現過去6年,聯邦政府實質支出平均較CBO預測高出超過2%,所以亦按此作調整。第三,自2000年起聯邦政府預算外開支平均為2690億美元,筆者把有關開支納入考量。

經過以上3項調整,筆者預期到2030年美國聯邦政府負債略低於50萬億美元,即在10年間欠債攀升近兩倍,到2032年負債逾55.7萬億美元。意味在10年後,政府負債超出CBO預期近10萬億美元,偏差略大。更糟糕的是,很多國家的政府同樣欠債纍纍,企業及家庭債務擔子也非常沉重。債務快速攀升,實在不能持續下去,亦不會持續下去,最終債務危機將會爆發。

美國將何去何從?筆者坦言不知道。根據美國及全球負債狀況,債務負擔重,勢壓垮經濟體系,使股市及債市出現裂痕。在某個時刻,全球政府將驚覺融資困難,舉債必須支付無法負擔的高息。

宜設增值稅「填氹」

美國能否擺脫債務危機,取決於白宮及國會的決策者。政府必須重整預算及稅制,以挽回投資者的信心。民主黨及共和黨必須同心協力,才能壓低政府福利開支,推動連串改革,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和要求較高收入者增加醫保供款額。可惜,政治兩極化,難以想像兩黨同意合作,而且美國聯邦政府每年財赤逾2萬億美元,就算能削減福利開支也只是杯水車薪。

所以筆者支持美國增設增值稅(VAT),以增值稅收入涵蓋社會保障開支,並取消社會保障稅,讓僱員和僱主毋須為此繳稅。增值稅更可填補入息稅,讓政府寬減或免除收入最低60%人口的稅額。聯儲局前理事林賽(Lawrence Lindsey)在2013年推出著作The Growth Experiment Revisited︰Why Lower、Simpler Taxes Really Are America's Best Hope for Recovery的更新版,建議政府加徵稅率為20%的增值稅,就可為低收入者提供稅務寬減,把高收入者入息稅稅率劃一定為20%,且毋須調高企業稅,應付政府所有開支。不過,筆者認為時移世易,按照2028至2030年政府財政預測,必須把林賽提議的增值稅稅率上調,並加徵其他稅項。

美國前路陡峭且驚險,直到經歷「大重置」後,才能否極泰來。近日宏觀研究諮詢公司Gavekal創辦人加夫(Charles Gave)把美國當前狀況,跟上世紀七十年代大熊市相提並論。加夫引用美國經濟大師費希爾(Irving Fisher)的真知灼見:負債過多是大熊市的禍根。加夫預計,一旦歐洲債市及社會民主體制崩潰,導致中產階層的消費下跌,引發類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危機,大熊市便重臨。

加夫分析了另一債務危機,歐洲國家跟美國同病相憐,而中國也債務沉重。美國5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漲8.6%,創1981年12月以來新高,筆者預期到2023年底,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或變身該局前掌舵人伏爾克(Paul Volcker),為抗通脹不惜瘋狂加息。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