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5日

曾國平 經濟3.0

贏粒糖輸間廠的熔斷機制

見兩位欄友談航班熔斷機制,我花了一點時間追溯這個政策的歷史。

該政策在2020年7月時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而推行,當時做法為:「如在抵港民航客機上,在同一班機內有5名或以上的乘客抵港之後確診,或連續兩班相同航空公司從同一地點抵港的民航客機上有3名或以上的乘客確診,有關航班就會被禁飛14天。」在2021年4月,因應海外傳入個案比例上升,政府收緊政策,5名改為3名,3名又改為2名;到了2021年12月,政策再次收緊,加上「如一條航線7天內有4名或以上乘客抵港時確診」的禁飛新條件。上個月政府終於「網開一面」,放寬熔斷機制,把禁飛時間減至7天。

堅持清零還是醫療壓力

數字升升跌跌,看似有其科學根據,但到底這些乘客人數、禁飛時間是如何決定的?

當香港仍能夠保持接近「清零」之時,根據多名官員的說法,熔斷機制是為了「外防輸入」、「更具針對性從源頭堵截病毒輸入香港」。如今香港已距離「清零」甚遠,每日有以千計的確診數字,官員的說法就改成「減低醫療系統壓力」。

在網上找不到政策參數的解釋(如5名乘客、14天這些設定從何而來),同情地了解,我認為這些數字源自粗略計算,大概是根據平均每日有幾多航班、航班有多少乘客,加減乘除算出預期有多少輸入個案。個案「太多」,香港承受不了,就要暫停。

這個政策邏輯有兩個奇怪之處。其一,就是居安思危、居危也思危的神經質思維。當香港近乎成功「清零」,固然要努力防止輸入個案,但當個案增加,海外輸入又會造成額外壓力。按此推理,熔斷機制這些交通管制措施永遠都不應消失,要維持到世上再沒有人染上新冠病毒為止。其二,就是今天香港的疫情跟一兩年前差天共地,而病毒本身的傳染力和殺傷力亦跟早期的版本大有分別,情況處境如此不同,為什麼政策放寬僅為禁飛日數減至7天?如此微調到底有什麼科學根據?

我沒有答案,官員似乎也沒有答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只能說句「當疫情受控回復正常時,會與衞生當局檢視政策。」當然了,什麼情況才算「回復正常」,只有天曉得。

低效率政策揮之不去之謎

政策保持嚴苛,唯一解釋是防疫重於一切,任何有助減少個案的政策,哪怕只是把個案由1000宗減至999宗,都值得擇善固執,哪怕損失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哪怕丟掉國際金融中心的招牌,哪怕要繼續削弱香港人由《基本法》賦予的出入境和旅遊自由,也要不惜工本,不理將來只看眼前,「一個也不能多」,為了贏粒糖不怕輸間廠。

這種政策思維,有經濟學者戲稱為Covid Derangement Syndrome,有此症狀者會堅信世上其他事情都不再重要,連其他疾病也要退居二線,所有資源只應盲目地為一個目標服務。

熔斷機制之下,航空業固然是輸家,因不同原因需要往返香港的市民(以及千方百計來港的外傭)也是受害者,捱的是又貴又隨時變卦的機票,與親友相隔異地的心理成本就更不在話下了。就算是與世隔絕永不離港的市民,香港前景變得悲觀,其實也在間接地為這個昂貴的政策埋單。全民集體「被犧牲」,為的就是防疫上的一丁點貢獻。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而存在的政策。熔斷機制這個低效率的政策揮之不去,官僚保守和反應慢固然是原因,但我相信這類政策是有一定民意基礎的。直至今時今日,瀏覽網上對這些政策的市民意見,還是會見到「市民健康最重要」、「不要讓外國人來香港播毒」等說法,還是會熱烈支持嚴厲外防輸入。香港政府的防疫政策或許失敗,但在令市民變得緊張兮兮、精神繃緊方面,毫無疑問是非常成功的。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s://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