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26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貪婪與恐懼並存 美股見底未有耐

美股周一表現非常瘋癲,道指先插逾1100點,收市倒升99點,市勢大逆轉背後並無什麼特別理由,很可能因投資情緒驅動,加上程式交易放大了波幅而已。像這類投資情緒極之不穩的市況,一般不會是見底,更大機會只是大跌市的中途站。

周一早段美股急挫的原因,傳媒一致指向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戰事一觸即發。不過,實情是如果真的打仗,日圓及黃金等避險工具會飛漲,但當天未見此現象。油價先抽升後下滑【圖1】,也不似是打仗的先兆,相信是市場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套用到跌市身上,搵嚟講。

在目前市況下,炒家肯定好淡通殺,美股即市炒家是否如此神通估到大市即日跌千點後低位升番千點?不計程式炒家,一般散戶賭邊一個方向都無好結果。香港散戶若周一坐Call輪、期權、股票好倉,心情真是有如坐過山車,先是預咗輸死,然後瞓醒以為無事,結果收市又輸番轉頭,恒指大跌收場。

即使咁好彩Put咗恒指,亦要食足驚風散,上周一的大挾倉記憶猶新,見美股急彈,好多淡友散戶昨天早早走人唔敢坐淡倉。即日逾千點波幅的美股,充分表現出貪婪與恐懼並存,這種心態普及的市場又怎會是見底市。

憂慮加息 真正跌市原因

市場真正恐懼的,應該是稍後公布的聯儲局議息結果,新加坡央行昨天突收緊貨幣政策抗通脹,出乎市場預期。這代表通脹不會在短期內回落,相信其他央行稍後亦會陸續加息,美國「收水」行動太遲太慢,未及收回市場游資,通脹猛虎已在發惡。

另一個理由肯定與美企業績有關,而且壞消息多於好消息的機會甚大。IBM於周一收市後公布業績,去年第四季盈利及收入分別增長72%及6.5%,均勝過市場估計,諮詢業務及雲計算收入增長也理想,是季績的推動力之一。

IBM股價在盤後造好,惟管理層在視像會議上拒絕對收入作出預測,意味他們未敢太看好來季收入。這個情況再一次表明去年科企業績好,不代表今年都會勁。過去一年許多人在家工作,居家工作及娛樂要升級電腦,企業要增量數據資料庫存,雲計算需求增,但今年美國疫情或快見頂,在家工作這個利好因素又要逆轉。

隨後陸續公布季績的企業所面對的問題大同小異,例如亞馬遜,去年及上季業績一定好,只是未來表現便難以推測。大家都當Omicron是流感,照樣出來逛街消費,網購生意自然受到衝擊。本周有多家巨企派成績表,掀起的波動肯定非常大,投資者或炒家要綁緊安全帶。

每當股市下滑,往往會有一大堆「末日博士」走出來唱淡。老牌基金GMO創辦人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上周表示,美股正進入歷史性崩盤,即使聯儲局干預也無法阻止最終暴跌五成的厄運。這位大淡友發表的報告提到,美國股市處於過去100年來的第四場「超級泡沫」中,會像1929年股災、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和2008年金融海嘯時般,股指回到統計常態,甚至可能進一步向下。

業績指引衡量泡沫風險

美股去年牛冠全球,今年1月初見頂,現水平美股估值為何?以12個月估值計,標普、道指及納指市盈率分別約20倍、18倍及28倍,比起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恒指的12倍及11倍肯定是高,問題是企業盈利也在高增長,所以看不出端倪。

更具指標性的市賬率(Price-to-Book Ratio),數據明顯得多,標普、道指及納指的市賬率分別為4.5倍、4.65倍及5.8倍;相比之下,MSCI新興市場只有1.8倍,恒指被內銀內房股拖累,更低至1.01倍。美股有具創新能力的巨企支持市賬率,但如此之高,泡沫顯然存在。

要衡量美股有無泡沫,至少要睇埋大部分美股去年業績才能判斷,而且亦好睇業績指引。當分析員調整完今年盈利預測,再計計無風險利率,就有大致概念美股應該跌到哪個水平。任何誇張的末日理論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參考價值不高。

美股無論是大調整、熊市抑或泡沫爆破,今次跌浪怎樣都會很難捱,只有捱得過冬天,先至有「子彈」在見底時入市。減槓桿是必然動作,若買入的是3倍槓桿納指100 ETF(TQQQ),周一的低位已經較去年底大插近50%【圖2】,若然再用孖展倉買貨,一早輸晒孖展。

這類高風險衍生產品全無防守能力,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大跌市中,由高位勁挫七成幾,之後靠聯儲局勁「放水」才翻生,惟都要用大半年時間才恢復。

穩陣之選 中銀恒生吸引

至於跌市保本之法,還可以轉買銀行股。美國銀行股有高估盈利之嫌,反而香港銀行股更穩陣。從【圖3】可見,滙控(00005)股價一向跟足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周期,通常都行先一步。當美國開展加息周期,起碼都有一兩年玩,直至吹風美國轉炒衰退。

不炒滙控,中銀香港(02388)及恒生(00011)或者更加吸引,這兩家銀行的內地貸款比率均偏高,受惠人民銀行「放水」,內地貸款質素好轉,而且放寬了國企內房收購民企項目的「三條紅線」,降低內房相關貸款的風險,再受惠本港息差擴闊。目前愈來愈多外資大行加入唱好中資股,高盛、滙豐、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及德銀等都對中國股票前景轉牛,建議增持。

買中國股票主要是看宏觀因素,中美息口政策對調,不過講到微觀因素,則仍有許多「地雷」,例如早前傳出中國教育部有內部文件禁止教育機構上市併購,更不准頻頻加學費,令教育股應聲急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