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24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聯儲局陷兩難 抗通脹要有遠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名言:「通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筆者認為佛利民所言非虛,但並未能道盡通脹的運作方式,而且他總結近半世紀的貨幣研究時,確是貨幣現象主導通脹問題,但今時不同往日,當前的通脹現象在近代史上,可說前所未見。

目前美國通脹高企,首先應歸咎於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實施量化寬鬆(QE)推高資產價格,引致金融資產及房屋價格上漲。聯儲局奉行低息政策,也拉高房屋、租賃物業、新車及二手車價格,推動經濟金融化。在低息環境下,投資者為追求收益,甘願冒更大風險,尤其小投資者寧願押注風險較高的股票。換言之,美國處於通脹周期的熊市,重創很多退休人士的退休投資組合。

政策不當或引發經濟衰退

眼見手持的物業及股票升值,當然人人歡喜,聯儲局亦視這為金融穩定,以此制定政策方針。問題在於貨幣政策多方面未能控制通脹,美國整體消費物價指數(CPI)及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將持續高於聯儲局的2%通脹目標,意味若聯儲局決意對抗通脹,必須作出超出預期的大刀闊斧措施,否則將面臨經濟衰退。

上周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均在聲明確認必須改變其方向。薩默斯贊同聯儲局必須修訂政策,但認為其遏抑通脹措施不足以達到價格平穩,並且維持經濟持續增長。這項工作的確棘手,加上聯儲局對此還抱有誤解,外界有理由深表關注。

薩默斯以史為鑑,指出史上央行能成功穩定通脹卻未有引發經濟衰退的個案不多。爆發韓戰期間,美國經濟急速擴張。到1979年,時任聯儲局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決心擊退高通脹,聯儲局企圖煞停通脹,結果美國滑入經濟衰退。自伏爾克「殺退」通脹後,直到今年美國才再次通脹飆升。對於聯儲局希望運用貨幣政策,在未來數年讓通脹問題軟着陸,薩默斯覺得無此需要。

薩默斯解釋,過往央行祭出反通脹手段,結果往往不盡人意,所以聯儲局必須巧妙地推行反通脹措施,還要得到幸運之神眷顧,才足以把通脹壓低至其2%目標水平,又不會把美國推向經濟衰退。可惜FOMC及鮑威爾的聲明,反映聯儲局不是未能完全掌握經濟狀況,就是未必能有效地實施現行貨幣政策。

筆者認為聯儲局去年底犯下首個政策錯誤,未有縮減量化寬鬆規模為逐步加息作好準備,所以目前已經落後於形勢。聯儲局以為通脹高企只屬暫時性質,重蹈上世紀七十年代時任聯儲局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的覆轍,當時美國通脹失控,薩默斯憂慮最終可能歷史重演。

紓困派錢火上加油

去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國政府抗疫各師各法,不少國家實施封城限制,為被迫放無薪假的僱員提供經濟援助。不過,美國的紓困方案可謂雜亂無章,雖然稱不上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但推出各式各樣刺激經濟措施,讓部分受惠者獲得的援助多於所需,於是推高了通脹。若美國各項紓困方案用得其所,民眾的實質個人可支配收入應該持續平穩,維持在疫前水平。然而,羅森博格研究公司(Rosenberg Research)的圖表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在2020年4月、2021年1月及2021年3月分別向合資格人士派發1200美元、600美元及1400美元,每次派錢都把美國整體個人可支配收入推上高峰,當中以第三「高峰」升幅最大。

國會在2月審議1.9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動議第三度向國民派錢,當時薩默斯公開抨擊這項方案將會刺激通脹,現在證明他洞悉先機。所以他再次警告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將引發經濟衰退,筆者深信不疑。這正是民主黨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拒絕支持拜登政府倡議的1.75萬億美元社保民生法案《重建更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的原因,目前美國通脹問題嚴峻且不斷惡化,實在不宜火上加油。

華府智庫「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的分析,也認為有關法案極可能引起暫時性質的輕微通脹,或會加重壓力,增加控制通脹的經濟成本。總括來說,CRFB警告目前美國通脹高企,政策制定者在此時冒險推出巨額方案,實屬不智。CRFB建議政策制定者必須關注《重建更好未來》法案所引發的通脹效應,縮減法案規模以減少風險,尤其確保短期及中期內,政府能為法案埋單。

CRFB提出調整《重建更好未來》法案內數個項目以降低通脹風險,但在曼欽施壓下,拜登政府早已刪減法案最具爭議的項目。所以筆者預計該法案最快明年才獲國會通過,而且規模將會「縮水」。聯邦政府這類經濟方案開支龐大且計劃不周,美國根本不再需要。當然聯儲局責無旁貸,收購國債兼操縱利率,助長政府開支過大。聯儲局購買按揭證券(MBS)也加劇樓市熾熱氣氛,進一步推高通脹。誠然聯儲局開始「收水」是好事,但應該早於一年前就起動。

原材料漲價商家轉嫁消費者

不過,1.9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是否美國通脹問題的「罪魁禍首」,實在難以確定,因為新冠疫情史無前例地打亂全球供應鏈。多國在疫下封城,導致工廠關閉或產量大減。與此同時,政府推出各式各樣紓困方案,向國民大派紓困金,大量民眾把錢花費於消費產品導致市場嚴重扭曲。更糟的是,害怕感染及抗疫限制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模式,由側重享受服務改為購買商品。商品需求增加,使供應短缺進一步惡化。

目前很多工廠全面恢復生產,惟仍未能追上需求產量。不少商家選擇加價,或把原材料漲價轉嫁給消費者。可是聯儲局政策不能紓緩供應鏈危機,解決有關問題需時,預計不少行業明年仍面對供應問題,恐未能解決供應鏈混亂。雪上加霜的是,即使美國官方11月失業率為4.2%,實質勞工市場嚴重緊絀。工人要求加薪,加薪跟通脹掛鈎,預計明年平均通脹率按年漲超過4%,意味工資將繼續節節上升,加劇通脹問題。

加價是通脹的成因或象徵,但聯儲局的通脹指標CPI指數有其局限。Advisor Perspectives研究部副總裁肖特(Doug Short)編製圖表,顯示CPI指數各項分類經調整後今年首11個月的加幅,結果燃料費一枝獨秀,燃油及汽車燃料分別加價42.8%及50.2%。可是肖特推算下,發現勞工統計局(BLS)統計通脹率時,認為能源費開支佔整體開支6.2%,當中2.8%屬運輸燃料費,未能反映實況。幾乎各行各業都使用燃料,這類原料漲價轉嫁消費者,再刺激通脹上漲。

盲保股市恐致雙失

不過,筆者預計明年美國將持續通脹高企,但問題將有所緩和,因為部分紓緩措施將在未來數月陸續屆滿,勢將削弱消費需求。拜登在3月簽署《美國救援計劃法案》,擴大兒童稅收抵免計劃(Child Tax Credit)的福利,向有子女的家庭每月發放數百美元養育補貼,國會今年底可能拒絕延長有關計劃。同樣地,奧巴馬醫保部分補貼即將屆滿,也未必再獲國會延期。

此外,聯儲局上周開始加快縮減買債規模,儘管鮑威爾表明聯儲局將待停止買債後才加息,但部分私人貸款機構已經急不及待。預計聯儲局加息前,信用卡等收取浮動利率的貸款將率先調高息率,即時削弱消費流動性。

筆者估計短期內美國通脹率難以回落至2%,明年通脹率可能徘徊於3%,甚至處於5%水平,利率相應地略為提高。鮑威爾將要在2022年作出艱巨的抉擇,繼續對抗通脹以紓緩大部分國民的生活重擔,抑或保住美國股市。長遠之計是首先打擊通脹,因為股市總會隨時間復甦。若鮑威爾寧保股市,恐面對雙失局面,因為在高通脹下股市難以興旺。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