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6日

司徒偉傑 資衡合一

建構可持續投資組合

可持續投資日益受重視,更有改革營商及投資準則之勢。即使不是如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投資者除了賺錢,也宜考慮對社會的影響。承前文,本文將分析如何在投資組合實踐這個重要概念。

先釐定目標 風險承受力

投資三部曲,首要釐定回報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此外,在可持續投資的前提下,投資者更應訂立創效目標,這可以是與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相關的目標,亦可以是涵蓋面更廣,且被國際社會認同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視乎個人取向,創效可側重於性別平等(SDG 5)、負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2)、氣候行動(SDG 13)等不同方面。

有了清晰的目標後,便可選取合適的資產。最簡單的做法,是剔除不符合目標的資產,即負面篩選。不過,很多投資者都不會滿足於此,往往希望做得較為細緻,以確保期望得以實現。那可以怎樣做呢?傳統的回報及風險分析不多談。要判斷一間公司是否符合創效目標,可評估它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以及其業務流程對社會的影響。以地產發展公司為例,物業的能源效益、淨碳排放量、廢物處理,以至興建過程中對建築工人的保障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準則。雖然ESG評分已日漸普及,但數據質素及標準仍存在顯著差異。由ESG評分進一步發展至SDG評分,有待各界的努力。

最後一步,就是配置資產以建構組合。傳統的做法是按地區、行業、資產類別等分散投資。至於本欄一直推介的「全天候策略」,則強調分散各種經濟環境的風險,以最有效的方式賺取beta。然而,這兩個做法都只集中於平衡回報及風險,忽略了創效目標。要整全地考慮回報、風險、創效三個層面,創效分析就不能停止在選取資產(screening),更應按其評分高低調整資產佔比(weighting)。

以上三個步驟,簡單地說明了如何建構可持續投資組合。由於可持續投資仍在起步階段,大眾難以全面地分析各資產、公司是否符合創效目標。的確,自己做sustainable fund man暫時較難。不過,大家仍然可以用錢投票,大大力「懲罰」良心企業,在參與這一波投資浪潮之餘,為人類福祉出一分力。

LinkedIn@Jackie Si Tou

本欄每月逢首個周一刊出

作者任職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機構立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