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7月6日

陸文 談股論策

內地續嚴控 新經濟動力失色

內地持續加強監控科網平台企業,令備受投資者期待的中國新經濟動力忽然失速。鑑於國內快將進入數碼貨幣時代,當局有需要對支付、信貸以至大數據加強管控;同時,過往平台企業擴張過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部分產業不敵競爭,導致失業問題惡化,亦有必要糾正。

對投資市場來說,這卻是突如其來的政策風險,例如滴滴出行遠赴美國上市,或衍生內地個人資料外洩風險,類似情況也會出現在其他中概股之上,恐拖累新經濟板塊下半年面臨來自政策風險的震盪,有關資金流向可能使中港股市承受回調壓力。

踏入「七翻身」月份,過往10年錄得七升三跌,恒指平均有1.85%升幅,但自2015年後有3年呈現較大跌幅。儘管目前有更多新經濟股獲納入恒指,實際上,藍籌股仍維持有較多傳統經濟股,因此才保住大市處於橫行格局;反觀恒生科技指數則大幅波動,影響相關投資回報,資金短期內繼續換馬至較保守的股份。就目前資金流來看,恒指有機會回試27500點附近支持區。

美股繼續跑贏中港

踏入2021年第三季,再談展望已無太大新意,早前強調港股未見「五窮六絕」,相信7月亦難有明顯反彈。事實上,從7月份前後市況,已經察覺到無論是A股抑或港股,均見資金流走;相反,美股持續吸金,令上半年美股納指跑贏恒生科指,連帶道指與納指的表現也勝過A股、恒指和國指。上半年內地央行傾向適度信貸收緊,甚至容許部分企業出現信貸違規。

另一邊廂,中央加強監管平台企業及新經濟企業,政策風險驟增,剛在美國上市的滴滴出行軟件要在內地下架。過去一兩年成為港股增長主力的新經濟產業步入鞏固期,在政策風險未消之前,預料相關股份縱有反彈也難望重拾升勢,直接削弱外資流入中港股市的意願。

美股能維持升勢,主要源於當地疫情受控,經濟進入復甦期。首先,去年大量美國人染疫,已有一定的群體免疫抗體,至近期加速疫苗接種,讓美國可迅速對外開放,刺激經濟與民生消費回升。再者,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規模1.2萬億美元振興基建方案初步落實,雖然惹來通脹升溫疑慮,不過美國債息未有進一步上揚,意味市場認為通脹問題不大。

近期美滙指數偏強,反映部分聯儲局成員傾向提早減少買債,並預料來年逐步進入加息期。早前本欄多番強調,適度通脹是經濟步入周期性復甦的必然產物,而加息0.5厘至1厘,其實對經濟和投資市場有利無害,更有助維持美股的主要吸金市場地位。短期也要留意歐洲的疫情和經濟表現,為資金提供分散投資途徑。

觀乎現時情況,資金流依然利好美股,可望繼續跑贏中港股市。投資者不妨留意稍後美股步入調整期時,中港股市的抗跌能力,這才是下半年能否放心加碼中港股市的重要參考。否則,恒指料維持近4個月在27500點至29500點區間橫行的上落市格局,資金流以輪動換馬炒個股為主。

科指仍拖大市後腿

港股技術走勢續處波幅約2000點的橫行區間內,上衝阻力及下滑支持區均未有大成交配合,難有具方向性的穿頭破腳啟示。恒指昨收報28143點,低於10天(28733點)、20天(28728點)、50天(28717點)、100天(28951點)及150天(28484點)等主要移動平均線之下;國指頹勢亦明顯,包括10天線(10622點)已跌破50天線(10722點)和100天線(11020點),多少反映上半年因人民幣升值而流入的海外資金逐步撤出。科指維持在7650點至8600點橫行區,未見突破,連同在美上市中概股表現不振,皆預示資金從中資股流走之勢無減,至於是大戶震倉以便作中線收集,抑或持續殺倉,則暫難下判斷。然而,港美股市表現脫鈎,加上內地短期政策偏淡,估計要待監管明顯放寬和大戶完成收集,科技重磅股才會再拾升勢,過早入市反而受震倉之苦。

汽車藥品消需股可取

應如何為下半年作投資組合部署?首先回顧近一兩年市況,資金不斷以炒強勢板塊及個股為主導,屬炒股不炒市格局,受惠去年疫情的計有宅經濟、科網平台以至醫療板塊,之後輪到不同的復甦概念板塊,包括航運、大宗商品與石油股,同時,迎合內循環的體育用品、汽車及環保相關板塊也獲炒上;可是,其後平台、教育股和商品板塊因內地加強政策監管而普遍回調,正好確認映資金輪動炒作愈趨頻密,預計稍後將不斷藉相關產業催化劑引導資金再流入炒作。

面對大市缺乏明顯突破,而且全球資金未受收水或加息衝擊,一眾深港澳及大灣區的內循環股相對較具吸引力,其中包括受惠第三季逐步恢復通關、新冠疫苗接種漸見成效,還有電子消費券帶動本港民生經濟逐步恢復等因素,零售、旅遊、住房、航空以至濠賭板塊料均有一段炒作日子。再看中資內需股,資金逐步流入紙業、環保、光伏、汽車和一眾中下游板塊,這些全屬政策扶持下的受惠者。總括而言,在第三季選股應以上述各板塊為目標,期間也可關注上半年業績強勁的個股。

內地經濟下半年受去年高基數影響,增長勢將放緩。外銷表現一般,加上內房板塊持續受壓,看來一眾主要板塊中只有汽車業依然一枝獨秀,當中又以涉及新能源車業務的股份最矚目,譬如鋰電池股贛鋒鋰業(01772)、電動車股比亞迪(01211)和吉利(00175),還有汽車銷售後服務的中升(00881)等均表現不俗。

同時,資金正從內房換馬至物管板塊。此外,藥品、航運、零售以及地產股均具有逢低收集的價值;至於大宗商品,市場普遍憧憬中短期通脹升溫,宜趁低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