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19日

徐家健 經濟3.0

香港需要資助數據中心嗎?

萬稅萬稅萬萬稅。芝大師公佛利民曾說,逢政府開支都是稅:Keep your eye on one thing and one thing only: how much government is spending, because that's the true tax... If you're not paying for it in the form of explicit taxes, you're paying for it indirectly in the form of inflation or in the form of borrowing. The thing you should keep your eye on is what government spends, and the real problem is to hold down government spending as a fraction of our income, and if you do that, you can stop worrying about the debt.

想當年,佛利民擔心的通脹稅,是政府透過先發債後通脹向社會徵稅,扭曲市場之餘更縱容政府揮霍無度。本來無一物的政府,逢開支都是稅皆因四個大字:錢從何來?

是的,政府開支都是稅。然而,一些高成本的公共政策,既不是稅,會計上亦非開支。從經濟學角度看,這些高成本公共政策,不但大大扭曲市場,亦有縱容政府揮霍無度之嫌。最近新意網(01686)回應科技園時引用了一些值得社會深思的數據:「工業邨企業往往以極高折扣取得土地資源,例如在2019年,一間在將軍澳工業邨內的數據中心營運商,便以平均每方呎687元取得185000方呎額外樓面面積,而同區數據中心於2018年底經公開拍賣取得地塊的地價則為每方呎4500元,相比之下,工業邨內的地價僅是公開市場價格的七分之一。」

原來,香港有高地價政策,亦有選擇性的低地價政策?

一五折批地違反經濟邏輯

極高折扣究竟有幾高?工業邨內的地價僅是公開市場價格的七分之一,即數據中心以約一五折獲得香港最珍貴的土地資源!

根據傳統福利經濟學,除非數據中心能為社會帶來每方呎3813元的正面界外效應,一五折批地並不合乎任何經濟邏輯。數據中心有什麼界外效應?天曉得!我當然知道,《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但數據中心本身並非國家眼中的創新科技。數據中心本身亦不需要聘用大量科技人才,數據中心的營運需要大量用電,難道大量補貼發電又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嗎?

相關的「幼稚工業保護論」(infant industry argument)爭議更大,這個說法認為,為了保護個別發展中的產業,政府可透過資助本地產業或提高外國產品的關稅以減輕外地競爭。問題是,數據中心在香港根本是非常成熟的產業,亦看不到每方呎3813元的補貼可以為創新科技帶來相應的好處,或許審計署可以用數據說服我們這龐大補貼是用得其所?

佛利民的老師奈特在1924年發表的Some Fallaci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Cost,狠批傳統福利經濟學分析的社會成本與私人成本分離大錯特錯,正確的解釋是這分離源於私產不存在,但數據中心的市場營運根本沒有私產不存在的問題。外國的研究亦質疑,補貼數據中心其實只是把利益輸送給Google、Facebook等科技巨頭。

財赤下補貼社會成本倍增

退一萬步,即使數據中心能為社會帶來每方呎3813元的正面界外效應,政府應否連年補貼,還需看補貼的經濟成本。上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便表示,政府過去一年為應對疫情和紓困而大幅增加開支,預計下一財政年度赤字逾千億元。面對財赤挑戰既要節流,也須開源。上調股票印花稅已被金融業界罵個狗血淋頭。至於節流,除了減少無謂的政府開支,更要削減無謂的政府補貼。

每方呎3813元補貼數據中心,不合乎任何經濟邏輯之餘,亦未能好好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更重要的是,北京要求特區政府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其實與土地供應及土地使用息息有關。數日前,科技園為有關新意網提及將軍澳工業邨的報道企圖澄清,長期接受着政府大幅補貼的數據中心並不存在分租問題。關於分租,我的看法是,法庭可以有法律角度的看法,學界亦可以有經濟角度的不同看法。目前不能否認的是,官商不同的看法已引發法律訴訟的經濟成本。執行上,特區政府這個名副其實的土地霸權未能有效率地善用香港珍貴的土地資源,反而加深了社會上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實在難辭其咎。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編者按:徐家健教授最新著作《經濟學說藝術投資》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