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8日

譚曉涵 滬深港日誌

兩會釋利好消息 A股反彈在望

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今年GDP增長目標定在6%以上,財政政策保持積極、貨幣政策要穩健靈活;「十四五」規劃則再次強調創新,到2025年數碼核心產業佔GDP比重將增至10%。政策方向與市場預期一致,對A股後市發展偏正面。只要外圍股市保持平穩,A股短期內有望止跌反彈。

防外圍股市波動拖累

在環球疫情尚未全面消除、中美緊張關係亦未緩解下,中國今年以至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如何,成為今年兩會的市場焦點。

兩會召開期間,A股本應保持穩定,但上周外圍股市出現較大波動,拖累滬深指數上周分別跌0.2%及0.66%。

投資者對美國聯儲局可能逐步「收水」感到擔憂,而A股市場方面,去年中以來,內地銀根便沒有進一步放鬆,人行只是不斷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為市場提供短期的流動性,但大型的「放水」行動則沒有再出現。

上周公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的貨幣政策,要繼續保持穩健、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另外,貨幣供應量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將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6%以上的GDP增長目標,但去年基數較低,市場看好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速度或可達9%以上。今年1月份,人行公布的廣義貨幣(M2)增幅為9.4%,可見目前的貨幣供應增速與經濟增長接近。所以,短期內人行沒有進一步收緊或擴大「放水」的必要。

事實上,在環球疫情發展依然反覆的情況下,中國仍有必要維持對中小民企的支持,以穩定就業及經濟增長。所以,今年的財政政策仍保持積極態度,廣義赤字率安排為6.5%,高於市場預期。另外,針對受疫情影響的服務業、小微企業,稅費減免政策今年亦會持續。

扶助力度未有減弱,投資者暫不需要對政策退坡感到擔憂。而說到最受政策支持的行業,似乎依然離不開科技行業。由2021至2025年的「十四五」期間,當局提出要靠創新推動發展。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7%。另外,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亦將達到10%。

科技股逢低買入看長線

科技行業仍是內地政策重點,未來幾年,依然值得投資者逢低吸納,以更長線的策略進行投資。不過,短期內,不少股份去年以來的確有點兒炒過龍,目前估值普遍偏貴,投資者暫不宜太快追入。

內地政策偏正面,但沒有太多令人驚喜之處,對大市的刺激相信不太明顯。短期內,外圍的走勢或會繼續左右A股。

美國參議院通過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法案,相信對美股本周或有望帶來提振,從而利好環球股市,A股亦有望受惠。

內銀估值吸引可部署

滬指經過兩個多星期的調整後,目前回到3500點附近,即今年1月初的橫行區。在近期金融股造好的情況下,指數仍具有一定的支撐。工商銀行(601398.SH)、農業銀行(601288.SH)及平安銀行(000001.SZ),上周均吸引逾6億元人民幣的主力資金淨流入。

當前估值偏低的銀行股,以及完成調整的部分科技及內需股,仍值得繼續吸納。至於其他熱門概念,則只宜採取逢低吸納的策略,暫不宜高追。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