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7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美國進入「第四灣」 下屆大選更關鍵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法國、德國及英格蘭再度全面封城,美國亦收緊限制措施,人人不知所措。不過,美國未來學家吉爾德(George Gilder)認為知識就是永不能摧毀的終極貨幣。筆者亦一再指出,飽受疫情重創的商家勢必捲土重來。總之面對困難,人總會找到解決方法。

英國科普作家瑞德里(Matt Ridley)在新作How Innovation Works解釋,科學家不會在靈光閃現的一瞬間,突然想出新點子。瑞德里以「奇蹟麥」解決全球糧食荒為例,美國植物病理學家伯洛格(Norman Borlaug)提出,把高產量小麥與矮小麥(dwarf wheat)雜交,培植更適合種植的小麥,結果小麥雜交品種令到小麥產量倍增,在印度及巴基斯坦更掀起綠色革命,上世紀六十年代幾乎杜絕全球飢餓問題。

一如饑荒,新冠肺炎奪走人命、衝擊經濟,目前科學家埋首研發治療及預防方法,超過100種疫苗正在開發,當中30至40種進入人體臨床測試階段,將為社會帶來轉機。

太陽能勢將平過天然氣

不過,筆者認為書信缺乏互動,科學家碰頭互相交流,才能激起火花。由於大城市才能舉行大型交流會議,所以創新與城市化密切相關,矽谷、深圳等人口稠密地區得以成為科技中心。只是新冠肺炎可能扭轉一切,人口密集曾是大城市的優勢,現在大型會議成為播毒溫床;以往大企業為啟發員工創意,不惜打造綠色辦公室,營造公園式工作環境,現在鼓勵員工在家工作。

此外,疫情亦迫使美國地區政府修訂法例,修改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條款,容許醫生通過電話或視像會議向病人問診。據報有關措施反應良好,醫生及病人均希望繼續推行。只是一旦工作環境虛擬化,居住地點及工作地點變得模糊不清,將對經濟帶來重大影響。

人類擁有智慧,所以新構思源源不絕。目前人工智能科技(AI)僅在起步階段,預計未來高速發展。但筆者倒不擔憂機械人將會造反,姑且預測未來20年科技發展。

醫療科技將出現大躍進,遠紫外線C(Far-UVC)能殺死病菌及病毒,卻無法穿透皮膚或眼睛表面,相關消毒科技將會大派用場。未來癌症只是小病痛,不再是藥費昂貴的致命頑疾,病人或僅前往診所覆診,毋須到醫院留醫。

愈來愈多國家發展再生能源,不僅因為應對氣候暖化,也基於這類潔淨能源成本將不斷下跌。目前部分地區的太陽能價格已經低於傳統能源,筆者預計到2020年代末,太陽能或較天然氣更加便宜。

到2020年代末,電動車將成為主流,都市人可能以共享方式夾錢買車或轉用共乘汽車服務。自動車將日益普及,預計到2040年車廠一半產量均為這類汽車,對運輸業影響深遠,數以百萬計職業司機勢將另覓出路。然而,車輛能自動導航,意味車禍可能減少,車禍死亡人數將呈下降趨勢,維修費用、汽車保險等養車開支將會下降。

電腦發展亦會一日千里,勢將掀起量子電腦革命,這種高速電腦使AI、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機械人等嶄新科技取得更大進展,區塊鏈(Blockchain)應用日漸普及。儘管新冠肺炎重挫全球經濟,導致大量人口跌入貧窮線,筆者相信困境只屬短暫,一如過去50年,貧窮人口將逐步縮減。

工業革命開啟創新周期,期間經歷戰亂,面對經濟危機,國家改朝換代,所以無論本周美國大選結果如何,科技發展也會繼續向前行。只是無論共和黨抑或民主黨在選舉報捷,執政必定荊棘滿途,在2021年財政年度面對3萬億美元巨額赤字。而且聯儲局入市干預,聯邦政府一再祭出紓困方案,雙管齊下看來效果未及預期。

平民不敢表達政治立場

吾友經濟學家羅伯特斯(Lance Roberts)近日在Twitter上指出,目前美國仍然深陷經濟衰退,形勢較2008年金融海嘯更加嚴峻。自2008年起,美國GDP僅累積增長2.92萬億美元,但當局共花費36.9萬億美元促進經濟,即每借12.67美元國債只能刺激GDP 1美元。下任美國總統將面臨國債高企的棘手問題,受債務拖累,政府能動用的救市板斧有限,面對前所未見的困局。

儘管今屆美國大選提早投票人數破紀錄,投票率也創新高,筆者相信2024年下屆大選的重要性更甚於今屆。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學家侯尼爾(Neil Howe)合著的《第四灣》(The Fourth Turning),屆時美國將進入史上最動盪時期,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在著作The Storm Before the Calm亦預言美國在2020年代紛爭不斷,筆者預計到2020年代下半期,美國分歧加劇,經濟困境加深。

最糟糕的是美國平民百姓不敢發聲,美國智庫Cato Institute發表民調顯示,僅62%受訪者放心表達政治立場,比率低於2017年同類調查。無論屬於保守派抑或自由派,大量受訪者支持企業辭退捐獻給對家的同僚,約32%受訪者認為本身政治立場可能導致飯碗不保,導致打工仔自我審查言論,不願與同事交流。

弗里德曼對此亦憂心忡忡,近日撰文指出,立場南轅北轍的美國人難以做朋友,曾經友好的朋友基於政治取態有別,互相憎恨鄙視對方,使他大感痛心。弗里德曼以自己為例,在1980年大選投票給當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列根,朋友力撐角逐連任的總統卡特,雖然彼此討厭對方所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卻不會互相「面左左」。反觀目前因為投票意向而斷交的個案比比皆是,情況令人震驚。

筆者預言到2020年代較後期,美國人的政治怒火將最後一次爆發,之後「大重置」來臨,面對重大危機,社會終於團結一致,一切否極泰來,恢復400年前第一灣危機後的高峰期。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