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30日

徐家健 經濟3.0

冷戰經濟史的教訓

兩年前左右,我跟當時在華府工作的朋友談起冷戰,我問:「數十年冷戰,美蘇貿易中斷的經濟成本高嗎?」他沒有正面回答:「冷戰的成本主要是軍備競賽吧。」朋友的經濟學比我好,提醒我一旦進入長期冷戰思維,關稅甚至貿易制裁的成本都不是重要的經濟考慮。據說,拖垮蘇聯經濟的除了八十年代尾的低油價,星戰計劃亦是幫兇之一。

最近,德國有官員話:New Cold War with China demands US-Europe united front。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一再強調「無意跟任何國家打冷戰熱戰」。可能大家對「冷戰」有不同定義吧?行家認為當年美蘇冷戰不得不提軍備競賽,晶片競賽會否在新冷戰取以代之,我們拭目以待。今天,我想討論的是連行家也未為意的另一冷戰特色,是美國對其冷戰對象經濟實力的誤判。

森穆遜(Paul Samuelson)是經濟學名家,行內公認他是個理論天才。我讀研究院時,老師貝加卻對我說,森穆遜一生中極少做過實證研究,而做過的其中一次,把一個名義變項搞錯了。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的森穆遜作過無數經濟推測,對的少,錯的多。錯得最離譜的,可能是他歷來看好冷戰時期蘇聯和東歐經濟發展。1961年,森穆遜在他的著名教科書寫道,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美國的約一半,但蘇聯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因此預計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最快可以在1984年、或最遲1997年追過美國。到1980年的再版,森穆遜把蘇聯經濟追過美國的年份改為最快2002年和最遲2012年。理論天才的天才推測,錯到蘇聯解體後才在教科書消失。

中國「數碼列寧主義」抬頭

不要小看東岸知識分子的影響力。有一段頗長的日子,美國人對當時冷戰對手的經濟實力存在嚴重的誤判。想當年,卻有一把孤獨的聲音。納特(Warren Nutter),1949年芝大畢業,這位師兄是森穆遜的死對頭佛利民的第一位博士生。1954至1962年期間,納特在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進行了一系列蘇聯經濟增長的歷史數據分析,結論是儘管革命後初期蘇聯經濟可能有過一段成績不錯的增長,但往後是否無以為繼值得質疑。

後人怎樣記得納特?納特未到耳順之年便過身,無緣見證蘇聯解體。他離世後,在一個紀念他的學術會議中佛利民這樣提到納特的學術貢獻:

In 1968 Warren Nutter pointed out the key difficulty in the system in an important article entitled "Markets without Property: A Grand Illusion," from which I quote:

If we now come full circle and return to Lange's model of socialism, we see how empty his theoretical apparatus is. Markets without divisible and transferable property rights are a sheer illusion. There can be no competitive behavior, real or simulated, without dispersed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And it will not do to disperse the one without the other. If all property is to be literally collectivized and all pricing literally centralized, there is no scope left for a mechanism that can reproduce in any significant respect the functioning of competitive private enterprise.

今天,還記得納特的行家少之又少。有印象的,會依稀記得納特是維珍尼亞學派始創人之一。然而,少數跟納特有點淵源的朋友,不會忘記他在加入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前,五十年代初他曾在中央情報局工作過一段短日子。而納特離開全國經濟研究所後,除了在維珍尼亞大學長期工作,亦有一段日子在尼克遜政府的國防部服務,因此納特當年對智利社會主義的倒台有一定影響。

冷戰年代,一個代表右派,一個代表左派,佛利民和森穆遜可算是美國經濟學界的兩大KOL。然而,對冷戰經濟策略有更大實際影響的,可能是納特一類較低調的經濟學者。

半個世紀之後,德國政治經濟學者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形容中國正推行「數碼列寧主義」(Digital Leninism),透過推動數碼經濟運用科技手段監控民眾,這富有現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實力又是怎樣?今天美國的經濟學者如何判斷中國的經濟實力,對新冷戰往後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

名譽高級副研究員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編者按:徐家健教授最新著作《經濟學說藝術投資》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