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18日

區玉輝 商管啟示

香港創業生態圈能否再次「逆轉勝」?

目前的動盪時刻,不少朋友對未來感到悲觀,也有萌生去意的。其實潮起潮落,社會處於不明朗時期,可能是新生態發芽的好時機。香港上一次衰退在2009年,正是創業生態圈發育形成的時刻。

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各國從民生到社會都大受打擊,投資產品崩潰,投資者以至一般大眾都損失慘重,公司倒閉、金融界大幅裁員。我們在2009年「全球創業觀察」的調查見到創業率急降至100人中只有3人創業的低位。制度方面,科學園及數碼港在2000年初漸次建立,科研及新創公司進駐逐年增加,工業科技研究院亦經歷幾次變革,聯繫企業生態圈裏的持份者、人才亦有改善。

雖然如此,在1997年「Made in Hong Kong」等幾份督促經濟轉型的報告發表後,Douglas Fuller(2011)等學者在2010年再檢討進展,對科研、創新狀況及政策作出評價,當時他仍指出「積極不干預」政策是「剪掉了知識為本經濟在香港高飛的翅膀」。以我參與負責研究的創業金融為例,雖然天使投資者開始出現,初創亦有需求,奈何港府與外國政府積極推動不同,並未有在稅務及投資法規方面配合,而政府之前對應用研究基金(ARF)的失敗猶有餘悸,只可以由民間作出推動。

以2000年末不明朗的狀況為例,正在萌芽的創業生態最終會凋謝或開花,其實並不能預見。令人想不到的是,與當時悲觀的情緒相反,香港的創業生態似乎已從那刻開始大步向前,原來2009年低迷的創業水平已經成為歷史,並出現了根本的變化。根據我們在2016年的調查,顯示100人中有9.5人在創業,重上高位。我認為回復到高位不單是經濟上行所致,因為研究訪談的專家都指出生態圈上幾個長期弱點,如政府支援、創業資金等都已大幅改善,在2000年代的4次創業調查中,這幾方面雖然被重複詬病,但到2016年時已扭轉過來。事實上,回顧過去3年,有更多創業活動成功的融資項目,也有更多政策針對人才、研發不足等的問題。整體上,生態圈在良性互動下進一步成就出一個生機盎然且令人期待的格局。

被忽略的五大因素

究竟什麼原因令香港從2000年代末奄奄一息,由不被看好的狀況轉化成2019年一個成長中的健康生態?原因除了美國科技公司的示範作用,以及世界和內地的經濟長足進步外,還有幾個當時在醞釀,但大眾沒有注意的因素:

(一)科技基建漸次成熟,在2000年初建立的數碼港及科學園不被看好,常被稱為「大白象」。歷經10年的建設,開始見到「集群」效應,新創、企業研發、天使投資,以至科技示範互動下循環成長。更與基礎研究出色的一眾大學及熟悉市場的企業合作,把創新研究成果轉化成商業產品及服務。有這樣的沉澱,提供了創業基地,亦促使以前缺乏的本地科技及人才次第出現。

(二)中國在2000年代高速崛起,成為可與歐美比肩的市場,一眾內地新創的驚人成功,揭示了它們有力侵佔高速成長的中國市場。原本局限在本地的新創,便多了一個可供開拓的巨大市場。同時間,東南亞、南韓等鄰近地區有數億人口市場的長足發展,使用歐美平台及科技,亦成為另一個低競爭度的可行選擇。所以相比科網熱潮時,只有歐美市場可作拓展,這年代的新創有更多版圖可供馳騁。

(三)有市場但沒有開拓力亦只會徒勞無功,科網時期雖然有不少帶着矽谷或投資台灣經驗的華人回流希望轉移經驗,但畢竟只是少數;回想當時一般新創對歐美市場缺乏認識,本地市場狹窄,中國市場不成氣候,只可供憧憬。傳統做貿易或加工出口的企業家雖然身處歐美市場,但生意模式不着重創新,無論思維、架構與人脈都與科技新創格格不入,只有拖後腿的份兒,沒有太多可供參考的經驗。所以當時的新創只有本地細小市場,難以做大之下,大部分都不能生存。

精英遇低潮另覓出路

在中國加入世貿後高速發展的2000年代,中港人才交流頻繁而多元化,有些北上的港人經過10年發展,比不少內地人可能更認識中國市場。眾多從內地來港讀書、從外國移居到港的內地專業人士,在內地有人脈及市場的認識。同時期,金融風暴的震盪,導致一些願意冒風險的外國人移居香港,嘗試尋求機會,以法籍人士為例,就有三分之一旅居亞洲的法國人以港為家;不少早年移民外國的港人後代眼見亞洲機遇處處,亦回流香港。

本港在這十多年間,因種種原因帶來了認識外國市場的人才,當有潛力的新創要擴展至海外,他們就成了可供帶路的夥伴或導師。

(四)配合科學園等科技基建是有為的決策者及持份者積極的參與,填補了創業生態圈上的短板。以初創投資為例,我們中心就聯合科學園及其他大學建立了「香港天使投資脈絡」,促進了天使投資,造就了2010年時多家的新創獲得第一筆的寶貴資金,有好幾家成長後更吸引創投基金大額投資。政府的機構,如投資推廣署見到時機,在吸引大企業之餘,舉辦了「StartmeupHK」活動,吸引外籍人士來港創業,在有為之士互相配合下,克服了多個樽頸,逐步轉化制度,使之有利於創新賺錢。

(五)無論環境多麼有利,宣傳推展多麼有力,創業故事必須要有成功個案的配合。金融風暴出現裁員潮,令不少以前視股樓投資為奮鬥之路的精英思考其他出路,創業成為某些人的選項,配合前述出現的有利條件,好幾位具銀行金融背景的創辦人開創了廣為人知的新創企業,如KLook、WeLab等都達到「獨角獸」的規模。

另一邊廂,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及學生創辦的大疆無人機闖出名堂,成為世界第一;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及一眾學生的「商湯科技」又摘下最高估值AI新創的桂冠,兩家公司估值達幾十億美元,讓人看見大學的科研轉化實力。此等成功振奮人心,吸引更多人投身創業,一個具雛形的創業生態圈已成形,促進創新賺錢的制度已經運轉,幾無懸念。激勵以創新去獲利的制度出現,加上進取的人群,解釋了自2009年起日益蓬勃的創業狀況。

正所謂危中有機,隨時有大家看不到或沒有留意的事情正在發展,幾年後或會帶來驚喜,值得大家往好的方向看。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