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8日

曾國平 經濟3.0

香港的確不能畫地為牢

「跟中國制度和政策上聯繫更緊密,香港現時的管治和司法制度、政策效果、比內地大城市和其他金融貿易中心的競爭優勢,這些非常實力皆會被削弱。」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來自報紙社論,而是出自幾個月前穆迪就香港前景負面前瞻的新聞稿。

雖說這些評級機構各懷鬼胎,經過金融危機後信譽更是大打折扣,但現實是穆迪等的評級機構仍極有影響力,傳媒仍會關切其最新舉動。至少我們可以從其報告分析中知道國際投資者其實關心什麼。

價值來自「兩制」間距離

是的,相比香港其他N個深層次矛盾,相比香港其他N個社會問題,國際投資者關心的主要還是「一國兩制」。香港值得投資,是因為香港與內地不同,從政府政策到司法制度,投資者還是較信賴香港的一套,信自己的資產和人身安全會有保障,信政府施政有紋有路,信出現法律糾紛會得到公平的處理。香港再貴再迫,都有人肯遠道而來投資,買的就是「兩制」之間的距離。距離愈窄,叫價自然就愈低了。

談及「一國兩制」,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說,香港要取信中國才能制勝,其實取信國際亦至少同樣重要。

舉一個不顯眼的例子:欄友徐家健在〈數據中心也國進民退?〉一文中提及一宗案件,香港科技園公司旗下的數據中心有租戶被指分租,涉嫌違反租用條約。若分租真有其事,那就是科技園公司不守規則,以極低租金製造不公平競爭。若安排如租戶所辯稱的並非分租,一個合乎常理的疑問是科技園公司和租戶是否都有權隨時進入數據中心?尤其當涉事其中一個租戶有中資背景,這看似一件畫地為牢的小事,對如IBM等外國企業來說就是事關資訊安全的大事了。

數據在這個年代愈來愈值錢,又是有關私隱機密甚至國家利益的敏感資料,在中美貿易戰這個尷尬時刻,這類權限含糊的事件只會令國際尤其是美國科技公司卻步,不敢下注到規矩唔清唔楚的香港。

再舉一個人人知道的例子。早前令抗爭支持者興高采烈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內容重點其實不是民主選舉,而是美國投資者在香港的利益與安全,以及香港有否濫用作為內地窗口的角色,例如有否嚴格執行軍商兩用的技術出口管制,又例如政府有否壓制香港人基本人權自由。

若美國在對香港的審視中發現什麼違規,將有什麼懲罰是未知之數,如何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也是天曉得。

政府官員取態舉足輕重

無奈地,香港政府在「止暴制亂」的大前提下,非常時期使出非常手段,難免要一再挑戰香港人一直享有的各種人權自由,從大規模拘捕到洗黑錢之類的嚴重指控,從侵犯私有產權到企圖限制資訊自由,只要衝突未完,這類震懾式的政策相信仍會維持下去。香港政府動輒得咎,這種隨時受外國制裁的不確定性,同樣會令國際投資者退縮。

有局長提醒港人不要畫地為牢,其實有能力畫地為牢的,從來只有有權力改變制度的政府。所謂黃色經濟圈,由市民自發,當政治熱情消散,當人數勢力不足,市場力量下這個圈自會消失。官商巨賈加多把口批評幾句,激起民憤,反而有助其聲勢,是幫倒忙也。相反,政府的許多決定和取態,足以改變「兩制」之間的距離,才真正有畫地為牢的效果,愈畫愈將香港畫出全球市場,愈畫愈將香港畫成另一個內地城市。

各種走資傳聞傳了超過半年,其實短線投資的熱錢進出香港是很正常的事,跌得快反彈亦快,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長線投資放棄香港,一旦損失了,便不容易恢復過來。

「兩制」的距離是愈拉愈近,還是盡力維持現狀?是畫地為牢,還是繼續面向世界?政府官員經常強調香港這些非常實力,只是講一套做一套,作的決定都不見得以香港長遠利益為考慮,僅是錄音機式的pay lip service而已。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