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12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儲局誤判物價穩定 放寬通脹目標

筆者在2017年談論美國的煩憂,認為當時老百姓陷入「極度焦慮或恐懼」,可是迄今大部分人情況未見改善,反而生活更加艱苦。本周筆者聚焦於這種備受忽略的不安,問題源於特定的公營機構未能完成特有的任務。

有別於普遍觀念,聯邦儲備系統並非獨立運作,也非如特朗普所想,按美國總統本子辦事。根據美國憲法,聯儲局聽命於國會,其貨幣政策目標在「促進最高就業率、穩定價格及長期利率維持在溫和水平」。

目前美國長期利率肯定處於溫和水平,雖然薪資及就業質量或未盡人意,但就業率處於歷史高位。至於物價方面,很多商品及服務難言價格穩定,但其主要顧客卻是佔人口六成至七成的低收入人士。

聯儲局相信每年通脹率平均為2%相當於「物價穩定」,但小數怕長計,圖表顯示所有項目的消費物價指數(CPI)過去20年累漲近20%。而且CPI未必能反映真實的通脹率,部分必需品的漲價幅度可能遠超平均水平,難怪平民百姓感到焦慮。

可是聯儲局並未察覺老百姓的慘況,或未視之為問題,反而對多年來不能達標,通脹率未能升至2%,感到坐立不安。所以《金融時報》兩周前報道,聯儲局或快將修改政策。

《金融時報》指出,聯儲局考慮引入新規定,容許通脹率超過其2%的目標,利率政策來個翻天覆地轉變。該報訪問多位前任或現任政策制定者,顯示一旦聯儲局未能達標,可能暫時提升門檻,容納通脹率飆升,以免美國物價升幅太低的情況根深柢固。

換言之,現在聯儲局希望通脹率長期遠超2%,對於其低息政策可能正是低通脹的「元兇」不以為然。吾友Avalon Advisors首席經濟師萊恩斯(Samuel Rines)近日發現,無論通脹率太高或太低,聯儲局將暫時不視之為問題。不管是CPI抑或聯儲局的至愛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PCE)的數據,均顯示潛在通脹難以快將上漲。

聯儲局認為已「馴服」了通脹,其零息政策(ZIRP)及量化寬鬆(QE)措施卻把現實世界的物價推高至超出CPI或PCE所顯示的水平。高通脹主要影響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繼而推高樓價等價格。總體通脹(aggregate inflation)紋風不動,只因科技發展及全球化降低製成品價格,而頁岩氣科技革命則壓低能源價格。

對一般打工仔來說,房租不斷上漲,醫療保險屬天文數字,子女上大學必定背上一擔子債務。雖然薪酬微升,卻追不上生活開支。然而,政客卻吹噓經濟改善全靠其了不起的政策,難怪老百姓憂心忡忡。

全球化推高自殺率

此外,當時筆者亦談到白種中年漢「死於絕望」。美國醫學會(AMA)今年11月發表報告,顯示多年來美國平均壽命持續上升,但過去3年錄得降幅。全因死亡率自2010年開始上升,部分年齡組別甚至自1990年代起死亡率上揚。

AMA指出,死亡率上升主要源於年輕及中年人士死於特殊原因(例如服藥過量、自殺及器官系統疾病等)個案增加,問題自1990年代起浮現,遍及各種族,當中俄亥俄河谷(Ohio Valley)及新英格蘭(New England)屬重災區。

近年美國深受鴉片類藥物危機困擾,導致死亡率上揚。而全球化時代來臨,美國中西部(Midwest)及新英格蘭大量工廠關閉,經濟轉型成為殺人「兇手」。筆者將心比己,就業不足的藍領工人只知一生體力勞動,換來周身勞損,但當權者卻漠不關心。生活逼人,部分工人患上抑鬱症,當中不少悲劇收場,死於服藥過量或自殺。

醫療科學能找出治療方法,但只有能應付藥費的美國人才能受惠,包括享有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年過65歲人士、合資格申請醫護補貼(Medicaid)的貧民及通過僱主供款獲得醫療保險的在職人士。那麼自僱人士或「零工經濟」(gig economy)僱員怎辦?他們享有的醫療福利少之又少。

人到中年,不合資格申請醫護補貼,通過「奧巴馬醫改」(Obamacare)自購醫保,亦保費驚人。以吾友宏觀經濟研究公司Forest for the Trees創辦人格羅門(Luke Gromen)為例,他月供醫保1286美元,即每年供款15432美元,但計劃只提供基本身體檢查,要享有其他醫療項目,必須再花1.25萬美元。假設自僱人士年入10萬美元,按照格羅門案例,即27.9%總收入花在醫療保險。

再假定該名自僱人士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供款超過1.2萬美元,Medicare供款3000美元,連同繳交聯邦所得稅、州及地區政府稅,扣除稅款及醫保供款,只剩下4.5萬美元養家。若家人患重病,就算買了醫保,亦可能背負醫療債務,甚至面臨破產,他們當然無意投票給呼籲加稅的政客。

所以一旦當局調高所得稅,勢必引起社會反響。還記得法國「黃背心」示威運動的起因?就是法國政府開徵燃油稅,本來只是小事一樁,但民眾已對政府怒火中燒,加徵賦稅更加火上加油。

誠然,美國擁有全球最佳醫療體系,但也是全球最昂貴的。去年經合組織(OECD)對多國進行研究,發現美國每年每人平均醫療開支逾10586美元,冠絕全球,拋離第二位德國的5986美元。印度則包尾,當地人每年平均支付209美元。醫療開支已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美國必須討論改革醫療體系,不應一再拖延。

攻大學經濟效益低

醫療開支僅是美國人的煩惱之一,教育問題同樣令人傷透腦筋。由於工作範疇日漸複雜,年輕人必須接受更多教育,於是父母把子女推入大學。由於入讀大學需求增加,學位增長步伐放緩,於是學費節節上升,學生(及其家人)必須貸款繳交學費。

攻讀大學是否物有所值?雖然聯儲局仍嫌平均通脹率2%太低,但其實自2000年起實質工資下跌。儘管大學學費高漲,畢業生卻未能收到經濟效益。假設讀者在2000年大學畢業,成家立室後,必須供書教學,卻赫然發覺大學學費在20年間暴漲130%,遠高於通脹率。此外,一家之主必須提供安樂窩,照顧子女健康,開支屬強制性,且漲幅遠超通脹率。

筆者預期就算聯儲局趨向鴿派,CPI/PCE通脹率也不會上升。按照聯儲局現行政策,預計將產生資產泡沫,部分產品價格下降,其他商品價格上升或保持穩定,可惜有關措施未能化解老百性的煩憂。

不過,除了聯儲局,原來特朗普也認為通脹不成問題。他在12月2日發出推文,指聯儲局必須調低利息(幾乎沒有通貨)及放寬貨幣政策,以便美國能與其他國家競爭。

假如特朗普按CPI等廣泛採用的通脹指標,確實所言非虛,但長期通脹率2%絕非等於「幾乎沒有通脹」。事實上,特朗普大錯特錯,美國中產階層(當中數以百萬計選民曾在上屆大選投了他一票)的必需品愈來愈昂貴。

所以政客必須推出改善中產階層生活的政策,讓他們再次負擔得起日常開支,但調低利息絕不能奏效。近日吾友Bleakley Advisory投資總監布克瓦爾(Peter Boockvar)指出,美國新車平均售價3.4萬美元,家庭年入中位數為6.4萬美元。新車售價昂貴,只因數以百萬人無法應付市區租金,必須遷往遠處的郊區,要駕車上班,從事薪酬微薄的工作。

千禧代生活遜長者

筆者蒐集資料時,發現專欄作家格恩德爾斯伯格(Emily Guendelsberger)刊於《時代周刊》(Time)的文章,道盡低薪工作的辛酸。

格恩德爾斯伯格慨嘆,從未想為亞馬遜打工兩周會如此吃力,每天步行15英里,蹲下數百次。體力勞動還應付得來,但必須達到機械人的生產力,所產生的精神壓力卻難以負荷。科技迫使工人效率驚人,榨取他們每分每秒。她所使用的條碼掃描槍恍如私人數碼經理,每做一個工序均受到監督及計時。每當完成一項工作,條碼掃描槍就立即派來新工作,而且即時計時。假如「蛇王」時間(亞馬遜稱為time off task)太長,它將通知經理。工人每更只能偷閒18分鐘,其中包括上廁所、喝水等時間。工作環境令人恐慌,感到遭受孤立,重複刻板的工作令人發瘋。

雖然美國貧民入息仍高於全球平均收入,吾友金融通訊The Liscio Report編輯鄧恩(Philippa Dunne)指出,年長一輩(戰後嬰兒潮一代)生活水平遠超X世代(Gen X)及千禧世代。雖然經濟理論指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最終惠澤所有人。可是部分人生活艱苦,根本等不了,寧願採取激進的解決方式。隨着科技蠶食高薪職位,低收入人士生活逼人,根本難以「靜待好日子」。

更糟糕的是,經濟衰退避無可避。《華爾街日報》進行調查,三分之一受訪經濟師認為衰退將在明年降臨,近三分之二預期在2021年來襲。

Quill Intelligence行政總裁布思(Danielle DiMartino Booth)上周指出,截至10月的7個月間,非製造業職位工時增長放緩,增長率跌至少於2%。ADP就業報告亦證實此點,顯示各行各業的非製造業職位流失。中美貿易協議限期及聯儲局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繼續主宰市場走勢。經濟裂縫不斷擴大,雖然最終能熬過去,但要待美國非農業數據轉弱,市場才會留意有關問題。

因此,處於入息金字塔底層的八成人口感到焦慮抑鬱,實在絕不意外。除非明年11月步入經濟衰退,過往歷史顯示特朗普將成功連任。儘管明年或能避開衰退,2021年或2022年可能無法避免,民主黨或在2024年重掌白宮。美國聯邦政府財赤不斷膨脹,屆時每年赤字或飆升至超過2萬億美元。筆者預料走民粹主義路線的民主黨候選人將輕鬆入主白宮,隨後下令加稅,於是經濟衰退捲土重來。聯儲局將推出大型量化寬鬆措施,零息政策出台。

以上問題不僅將發生於美國,還蔓延到其他發達國家。聯儲局以為通脹率維持在2%,奉行零息政策,聯邦政府財赤龐大,某程度上有助經濟,實在匪夷所思。美國政治分歧,導致民主黨及共和黨無法妥協,意味問題只會惡化。筆者憂慮直到令人極度焦慮的「大重置」到臨,才能團結美國民眾。回想1930年代的慘況,希望這次是經濟動盪而非大型戰爭,喚起民眾團結一致。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