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5日

黃錦輝 宏觀灼見

移民潮人才外流 藉灣區發展挽留

香港人很國際化,往往為了前途或理想不惜離鄉別井,遠赴外地謀生。以筆者為例,當年為求學及科研,於八、九十年代在英國及德國工作合共生活了十六年,期間認識了不少「港漂」。他們的適應能力都很強,不費多時便能融入當地文化,開展新生活。

香港在過去30年曾經出現過多次移民潮。1983年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為了香港回歸的安排與中國多番談判,最後雙方達成協議,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制訂香港回歸祖國的時間表。當時由於香港在150年的英國殖民地文化熏陶之下,對於中國治理文化毫不認識,不少人擔心回歸後香港會出現顛覆性的改變而萌生去意。

1989年六四事件更困擾不少港人,激發他們舉家移民。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大批市民對回歸後的經濟發展失去信心,決心移民外地重建家園。

澳洲、美國、英國、新加坡及台灣都是港人的移民熱點。每次移民潮除了導致大量資產流失之外,人才外流(brain drain)亦在所難免,大大影響社會整體發展,例如有豐富行政經驗的高官移民,令政府內部青黃不接,出現斷層。

「良民證」申請數月增50%

近期自《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引發的暴力事件,弄得人心惶惶,市民擔心香港未來政局不穩、經濟波動及教育失衡,引發起另一浪的大型移民潮。據悉,警方在6月至9月期間接獲超過一萬二千名市民申請「良民證」,比起去年同期增長了約50%,特別是9月分申請數目更是倍增,這反映出不少香港人有急切的移民意向。

筆者認為今次香港人選擇暫時離開香港發展是不爭的事實。政府面對這次移民潮絕對不可以處之泰然,袖手旁觀,白白讓香港的人才外流至歐美各地。

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筆者相信「粵港澳大灣區」是首選福地,建議政府可以與大灣區其他夥伴城市(包括澳門)協作創造就業及創業機會及條件,然後鼓勵香港專業人才到大灣區發展。筆者相信隨着大灣區經濟朝向自由市場化、國際化的目標發展,香港專才在區內必然十分之吃香。

除此之外,香港政府也不能把自己的人才白白奉送給其他城市,並要設法避免兩個問題,一是港人才在其他地方創業就業對香港有什麼貢獻?二是他們日後會否留在他方不再回來?

工業方面,要紓緩首個問題,政府可以創造誘因,促使本地業界推行「前店後廠」,即生產線設在內地,國際銷售留在香港,企業在香港納稅。

另一建議是仿效類似美國全球徵稅模式,在大灣區推行香港人適用的兩地入息稅及營利稅,但稅率不能太高,不然的話港人港商便會放棄大灣區選擇移民外國。

回到筆者老本行,在科研方面,各大學應該多利用自己在大灣區已開設的研究所(例如港中大在深圳南山區的深圳研究院),把香港的科研項目遷移到內地。若要有效落實「港深科研」,政府必須推行「港水過河」,把項目經費以一筆過非實報實銷的方式調撥至內地研究院使用。

此外,香港研究人才在大灣區及香港工作時間需被同等看待,使港人不會因為逗留大灣區時間過長(例如超過半年)而失去了本地權利(例如申請政府研究基金的資格)。

至於第二個問題,筆者相信當香港生活重回正軌、經濟復甦,移民大灣區的港人便會考慮回家。這絕非妄想,回顧1983年、1987年及1997年移民潮,離鄉別井的港人均朝着本港發達的經濟,陸續回來發展。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