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29日

葉秀亮 專家論「戰」

中美貿易戰的近況分析

本文將分析中美貿易戰的背後大局、最新情況和中國的一些應對策略,下一篇文章將詳列可確保中國立於不敗之地的經濟政策。

達成協議難度大增

隨着特朗普在第11輪中美貿易談判的極限施壓,近日又再對華為封殺,已初步印證了筆者去年8月在《信報》的論述:據修昔底德陷阱理論,貿戰本質不是貿易戰,而是美國阻止中國崛起的先頭策略。選擇貿易戰以及近期的科技戰為先頭策略,主因是這兩場戰爭對美國的成本,遠比真槍實彈的戰爭為輕。若中國最終能透過本身可接受的貿易協定,和美國達成和平共存的共識則最好。若然不能,就索性透過此場貿易戰刺痛美國國民,使其對美國主戰派產生不滿,從而避免日後美國主戰派的進一步進攻和推動傷亡慘重的常規戰或足以毀滅人類的核戰爭。

貿易戰的重點不是美國主戰派所說的美國所受傷害較中國低,而是誰能捱到最後,情況就如一個拳手打了對方一百記重拳,被對方打了三十記重拳,但因體質較差而先倒下,那最終的勝方仍是對手。因此,經濟和政治韌性才是這場勝負的重點。最後,特朗普及其主戰幕僚應不會有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意向,現在只能寄望習近平主席有這個遠見和智慧去破解此陷阱。

近期貿戰形勢雖因特朗普的飄忽而峰回路轉,但若細心分析其利弊考量,將有助中國領導層梳理出一些重要的訊息,從而更好地處理此場貿易戰和科技戰。首先,在第11輪貿易談判不歡而散前,市場看法是,特朗普還是有意思和中國達成一個有利其連任總統的協議。然而,筆者想補充的是,由於美國和中國的政治生態已發生變化,以至中美達成貿易協定的難度,已增加至頗難踰越的地步。換言之,「中國能給到的協議,特朗普已經不會要和不能要;特朗普或會接受的協議,中國不會給,亦不能給」,原因是中方即使盡其所能給出其最優厚的協議,特朗普一旦接受,將遭民主黨抨擊為軟弱,反倒不利其競選連任;另一方面,內地也不能夠因要滿足特朗普,而接受很難向歷史和國民交代的協議。

特朗普施壓博一鋪

若上述推論正確,那特朗普選擇極限施壓就屬於一個理性行為:與其接受一個不利其競選連任的協議,倒不如賭一賭中國在極限施壓下會否接受有利其連任的協議,博不到就拉倒。此外,其對伊朗極限施壓後不欲開戰,也反映了其性格和傾向:對有利連任的協議,他會毫不猶豫地爭取和接受,對不利連任的動作避之則吉。

相反,主戰幕僚如萊特希澤、納瓦羅和博爾頓則大不同,這些人執着於其偉大理想的(就是「美國再偉大」,他們可以為其扭曲的理想而發動戰爭,甚至暗地裏背棄特朗普(納瓦羅因沉不住氣已不受重用,博爾頓可能因太想打伊朗而引起特朗普的戒心,但萊特希澤則深藏不露,表面上對特朗普唯唯諾諾,但暗地裏已將特朗普帶到中美貿談難解的處境,如一直強調對中國實行協議的監督和懲罰機制。)若這些人繼續受到重用,那美國、中國和世界就須為其偉大理想承受痛楚。若中國不能使特朗普疏離萊特希澤,還是有被其臨門破壞任何共識的風險。

因此,特朗普近日說對華為的封殺可以和貿易戰一起談,其實是有兩個不能排除的可能。較低的可能是特朗普以此減緩美股跌幅,心裏根本不準備和中方達成協議。較大的可能是仍想有一個有利其連任的建議,即便如此,特朗普所能接受的貿易協定,也可能是中國不能給予的。然而,既然特朗普說了,若沒有因近日美國國內批評而改變主意,中國也不妨兩手準備,一方面擺出能談則談的態度(由於特朗普要價太高,談成的機會其實極低,但藉此讓他知道中國可接受的底線,為持久戰後的談判建造基礎也不是壞事);另一方面則繼續為貿易戰和科技戰升級做好準備,若能透過持久戰讓美國最終接受中美和平共存則最好,即使不能,也不至進退失據。

同樣,由於特朗普的飄忽,筆者不能排除美國對餘下三千多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徵收25%關稅的可能。但若然如此,特朗普可能是自尋死路。要了解此點,首先要知道中國所面對的,是經濟學上所說的「宏觀需求衝擊」(aggregate demand shock),即來自出口、消費、國內投資和外國直接投資方面的宏觀需求下降,所受衝擊雖然較美國為大,但始終屬宏觀需求衝擊,只要中國能推出足夠的刺激需求措施,是可以完全抵消的。

相反,美國所受衝擊雖然較小,但卻屬經濟學上所說的「宏觀供應衝擊」(aggregate supply shock),無論聯儲局官員多優秀,始終須在通脹和經濟景氣作出痛苦選擇。其中一例是1973至74年和1979至80年的石油危機,當時油價在很短時間內分別暴漲四倍和三倍,以至同時造成經濟衰退和通脹急升(即經濟學所說的「滯脹」),若聯儲局想把通脹壓回去,就必須接受3至5年的經濟衰退,若推出擴張性貨幣政策以阻止經濟衰退,則通脹進一步上升(當時美國通脹率已達雙位數)。而宏觀供應衝擊的好例子則有互聯網的發展和過去二三十年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以後者為例,由於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限制了美國通脹和降低了美國企業的原料(和半製成品)成本,以至美國經濟可持續快速增長,毋須面對通脹上升惡果。

然而,特朗普一旦對餘下3000多億美元中國進口貨開徵25%關稅,由於這裏大部分是消費品,那美國的消費物價指數將急升,繼而透過通脹預期將通脹推至可自我持續的高位:若聯儲局選擇忍受經濟衰退,那美國通脹可處較低水平;若選擇較小的衰退,則通脹將達較高水平。無論聯儲局作何選擇,通脹上升、經濟衰退或兩者各半,將嚴重影響特朗普的民望。

此外,一旦宣布對餘下3000多億貨品開徵25%關稅,美國(和全球)股市將暴挫,由於美國股民並未對貿談告吹作出足夠預期和準備,屆時美股跌幅將更慘烈。即使特朗普要加徵關稅,也應選擇在成功連任後才開徵,若他真能了解上述利弊,應不至作出如此愚蠢選擇,使自己成為美國消費者、股民和企業的公敵。當然,由於我們不能確定特朗普能否理解上述利弊,中國可做的也只能是兩手準備。下一篇文章將詳列可確保中國立於不敗之地的經濟政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