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6日

林昱鈞 市場御言

放水轉寬信用 私企免墮債洞

在穩經濟政策影響下,內地股市強勁反彈,上證指數一度升穿2700點大關;不過,債務違約繼續成為A股的定時炸彈,只有落實寬信用政策,內地經濟的基礎才能支持股市良好發展。

在中美貿易衝突下,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穩定經濟增長,其中包括放寬借貸的要求和成本,惟債務違約令金融機構對私人企業貸款卻步,原因在於債務擔保令私企更容易面臨連鎖違約,就算是大型私企,亦難以避免這一命運。

經濟貢獻融資不匹配

警號已經出現在中國東部的東營市,根據路透報道,至少28家企業正在尋求債務重組以避免破產,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擔保的公司出現債務違約,這批企業不乏是中國500強之列。東營的問題亦僅僅是內地債務問題的冰山一角。

目前中國私企的地位與其得到的融資環境並不匹配。私企貢獻中國稅收50%、整體GDP 60%,以及新增職位的90%;但私企僅僅得到約25%貸款融資。私企往往需要提高利率才能得到貸款。

去槓桿暴露營運風險

在信貸寬鬆的時代,企業資金過剩,投向一些非核心和盈利欠奉的業務。可是,2018年去槓桿政策令企業壞賬浮現。據報道,某大型山東企業分別為14家擔保超過26.7億元債務,佔其淨資產比例達48%;在2018年,其中6家擔保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更有兩家企業被法院宣告為失信企業。

私企的風險不只蔓延至大型企業,更傳染至銀行系統。某地方銀行超過95%的壞賬都有擔保人,但是擔保企業也自身難保,正處於暫停生產階段和負債纍纍。地方政府就變成私企的最終擔保人,由於私企承載當地稅收和就業,政府或須根據政治理由而被迫援助企業債務重組。

銀保監難改放貸謹慎

寬信用成為中國銀行最高領導人郭樹清的重任,他期望銀行貸款更多予私企,目標是從目前的25%到50%。

然而,銀行面對違約風險,須謹慎處理高風險的私企。一方面,銀行認為中國政府不會再次推出2009年的4萬億元計劃,企業違約風險仍然存在;儘管1月份人民銀行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內銀卻更傾向利用充裕的流動性回收過去的貸款。

另一方面,私企違約貸款主要集中於房地產和製造業領域,當前政策方向對這些行業並未有較大的轉變,銀行對這些企業放貸仍有顧慮。

總括來講,年初以來內地股市反彈主要受惠於估值回升,企業盈利前景仍然不容樂觀。對於投資者而言,需要關注社會融資規模總量和結構,觀察中國穩經濟政策能否從寬貨幣轉至寬信用。

御峰理財投資經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