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1日

譚新強 中環看世界

中美建交40年回顧與前瞻

恭祝各位讀者新年愉快!

今天除了是新年外,也是個特殊紀念日子,就是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上月全國大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最大功勞固然屬於中國人民自身的努力,也幸運遇上當年鄧小平復出,盡力推翻文革極左的錯誤路線。但無可否認,中美正式建交也是中國重回國際社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1979年1月底,中美建交不到一個月,鄧小平旋即歷史性出訪美國9天,除了去白宮跟時任總統卡特簽署建交文件,以及接受官方款待外(已辭職的尼克遜也有參加),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是鄧小平在得州戴上ten-gallon牛仔帽,觀看rodeo(牛仔比賽)。

中美建交並非一朝一夕得到的成果。從1949年新中國建立,到2019年是70周年(大家要留意今年紀念周年特別多),開頭30年,因台灣關係、韓戰、越戰、美國反蘇反共情緒高昂(包括尼克遜),再加上中國內部的多年動盪,外交方面中國接近與西方完全隔絕的局面。在西方,大部分人把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遜破冰訪華之旅,歸功於尼克遜和國務卿基辛格。他們當然也有很大功勞,基辛格在1971年中訪問巴基斯坦途中詐病,先秘密訪華一天,為總統之行鋪路。

但事實並非那麼簡單,按很多真正了解中國歷史的專家所講,是中方先伸出友善的橄欖枝,對尼克遜發出秘密訪華邀請的。中國和蘇聯本屬同一共產主義陣營,在1949年前後蘇聯確給予中共各種援助。但從1960年代起,卻因種種利益衝突而關係改變,兩國逐漸疏離,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和陳毅等開始意識到蘇聯才是對中國的最大威脅。後來果然在1969年發生了中蘇邊境武裝衝突,催化了跟美國關係正常化的需要和構思。

下一個有趣問題是,既然1972年初尼克遜已訪問中國,翌年更在北京和華盛頓成立了liaison office(聯絡辦事處,老布殊就曾當第二任駐華特使),那麼為何要等接近7年,到1979年1月1日才正式建交?主要原因有3個︰

一、美國在1972年6月發生了水門事件,共和黨人偷入民主黨在水門大廈總部安裝竊聽器,企圖偷取有關同年11月大選的機密,不幸意外被巡邏保安碰上而被捕。後來醜聞愈弄愈大,演變成更嚴重的總統包庇和隱瞞案。更諷刺的是,這場從鬧劇變成的悲劇,可能完全沒有發生的必要,因為尼克遜在競選連任中獲得landslide victory(壓倒性勝利),根本不需要用到雞鳴狗盜這一招。

1974年7月,眾議院的司法委員會通過了3項彈劾動議,包括obstruction of justice(妨礙司法公正)、contempt of Congress(蔑視國會)和abuse power(濫用權力)。下一步將會是面臨眾議院投票,只需過半數就能通過彈劾,毫無懸念必定夠票。尼克遜亦跟參議院領袖談論過,知道支持他的不到15票,距離成功逃過罷免的34票甚遠。當年的總統還是比較講究面子,亦關心國家面對的傷害,所以在8月就選擇在眾議院投票前辭職。剛上任不久的副總統福特馬上接任總統一職,同時福特亦給予尼克遜全面特赦,水門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尼克遜訪華後,他的注意力逐漸被水門事件分散,無暇再專心處理對華政策,結果導致建交拖延。

二、尼克遜競選連任大勝的原因之一,是答應盡快結束曠日持久的越戰。1973年1月,南、北越及美國簽署《巴黎和平協議》(Paris Peace Accords)。美國以為功成身退就開始撤兵,基辛格與北越和談領䄂黎德壽(Le Duc Tho)更獲頒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Le Duc Tho聰明和有骨氣,馬上拒絕領獎,因他認為國家仍未見到真正和平,基辛格就欣然接受(後來嘗試送回,但不成功)。果然不出Le Duc Tho所料,未幾烽煙又再起,北越再向南越發動攻勢。在再沒有美軍的保護下,南越首都西貢市在1975年4月底被攻下,1976年中,越南宣布正式統一。

人均收入冀再創奇蹟

在越戰初期,中國在軍事和物資上大力支持北越,成為繼韓戰後另一美、中、蘇三大國之間的proxy war(代理人戰爭)。但到了後期,中、越關係逐漸變差,1974年初更在西沙群島發生武裝衝突。但從美國角度,在越戰不光彩地「敗陣」後,總不能跟同一共產路線的中國馬上打得太過火熱吧。

當然,最後在1979年2至3月,中美正式建交後不久,中、越反而打了一場短暫但非常激烈的戰爭。

三、從1966年至1976年,中國本身也經歷了整整十年的文革浩劫。毛澤東在1976年9月去世後,鄧小平才逐漸全面復出,但也要等到1977年正式打倒四人幫後,掌握到實質權力,才能在1978年開始推行徹底改變中國之後40年命運的改革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後的40年,中國出現了人類史上從未見過的經濟奇蹟。1979年中國的GDP不到2000億元(美元.下同),人均收入不到200元,即是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活在每日不到1美元的赤貧線下。從1979年至2010年,中國平均GDP每年增長率高達9.9%,最高一年為1984年15.2%,最低為1990年的3.8%;2010年後,增長率合理地逐步放緩,降至2018年約6.7%,2019年或降至6%左右。但2018年名義GDP已達約12.5萬億元,全球第二,若以PPP來計算,中國更已超越美國(但中國不願提起);但人均GDP仍只約9000元,仍未升至高收入國家的最低水平13000元,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美建交後,美國對中國的建設有多大貢獻有點難講,肯定沒有美國副總統彭斯(Pence)說得那麼誇張。海外投資者之中,最早進入中國和金額最大的肯定是愛國的港、台和東南亞華僑商人,包括霍英東、李嘉誠、鄭裕彤、郭鶴年等。美國的也有,例如在中國有近百年歷史的AIG(所以集團前CEO Hank Greenberg最近得到表揚)。我認為美國對中國發展的最大貢獻是,美國既為全球最強大國家,產生帶頭作用,對中國逐漸被國際社會接受有所幫助。中國2001年終於加入WTO,之前也經歷多年波折,但成功加入後,確對中國發展有莫大好處,成為所謂最大贏家。

數據上,中美貿易過去40年也突飛猛進,從1979年不到25億元,增至2018年約7000億元;2018年雖有貿易戰,但仍增長約6%,包括貨品和服務。當然問題出在兩邊極不平衡,美國總逆差約3300億元,已包括服務業的400多億元順差。我認為,貿易逆差不是什麼大問題,且美國近年對全球總逆差已大幅縮減至 GDP僅2%,但無辦法,仍活在19世紀mercantilist(重商主義)年代的特朗普,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所以多番折磨全球貿易夥伴,尤其最大的中國。

貿易談判宜快打慢

未來中美關係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我認為必須抓好機會,盡量在3月初前把貿易協議談攏,不宜拖延,小心夜長夢多。筆者同樣擔心3件事。

1)特朗普今年面對的政治和法律危機必然加劇,隨時面臨彈劾都不出奇。特朗普必分心,無暇處理中國貿易戰,將愈拖愈長,或變得更鷹派,藉此討好他的base(鐵粉)。 暫時他仍非常關心美股表現,所以近日的「近熊市」,反而應對中美談判有利。

2)幸運地,現在亞洲尚算和平,沒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韓戰和六七十年代的越戰。但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形勢仍有一定緊張度,所以應趁早把能解決的問題先解決,如較簡單的數字上逆差問題。當然我們也不可太天真,因形勢已開始演變為更複雜的科技戰。

3)中國當然相對穩定,但經濟冷卻速度肯定是近10年來最急。除各PMI等領先指數急速下滑外,更麻煩和困惑的是一邊面對工廠關閉工人下崗,大學生難找工作等就業問題,同時又開始體驗人口老齡化,新增勞動力急降,甚至開始影響長遠房屋需求。

如出口製造業不濟,生育率長期徘徊在1.37的恐怖低水平,消費力又不能繼續提升,將出現嚴重結構性問題,實不可再依賴不停投資基建、債務無窮增長的增長模式。所以中國必須一邊進行貿易談判,不可再等,另一方面亦要盡快推出刺激消費和生育的大幅減稅政策,且最好訂下明確的經濟轉型指標,例如消費達到GDP的50%等。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