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11日

方立祺 運籌制勝

香港之恥牢籠效應

「問君能有幾多愁,沒買騰訊(00700)沒買樓」,去年曾大膽的說,長期讀者單看本欄有關這兩項資產的觀點已足夠排愁解憂,但客觀分析是一件事,筆者是不喜歡樓價上升,原因可分為社會性和個人性。

其實早於2015年初已表明心跡,寫到「放四成的投資比重在物業可能比較保守,但樓市高企對社會發展無利,這些錢不賺也罷」,當時已有感樓市表現可能較好,故只放四成錢或太保守,即賺少咗,但來自物業的資產增值某程度上屬人血饅頭,是犧牲年輕人及無產者換來,雖然「殺人」的直接責任不在我們,但「食相」不應太難看。

不斷消費價格宜低

如果還財大氣粗、目中無人,則應該好好檢討;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故聲討樓價世界第一高人人有責,本報的殿堂作者曹志明先生,在仙遊前的一次專訪也為此發聲,直言「當整個社會都向房地產看時,如何會有創新?而造成這個現象,香港政府難辭其咎」。

勾起筆者寫這篇文的原因有兩個,首先,部分香港業主眼裏面只有手頭的一千幾百呎,對高樓價蠶食社會、自己以至下一代完全無感,在這方面,「股神」畢非德說得好,如果一樣東西我要不斷消費或買入,為何會喜歡其價格高?這是個人性不喜歡樓價上升的原因,惟不少業主不明白樓價愈高,其Dream House便距離他愈遠的道理。

至於社會性,連一向無公開批評國家風氣的內地,都有中產忍不住對內地城市向香港取經表達不滿,因為從各種「病狀」可知,香港不是好的學習對象;文章題目為「作為一個中產階級,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意」,作者叫深圳寧南山,他直言中國要實現長期發展必須擺脫「香港模式」。

港模式成失敗典範

內地人心目中的香港模式是什麼?簡單一句就是失敗的模式,是經濟發達卻生活和居住品質遠不如西方國家的模式,是一種大多數人永遠拚命工作還房貸,在籠裏面無休止的激烈競爭,最後只能生活在幾百呎狹小空間的模式。

寧南山提出一個概念叫「牢籠效應」,如果一個城市經濟發展蓬勃,中高端工作機會不斷增加,必然帶來人口的上升,而此時由於規劃的原因土地供應受限,人們便需要在有限的面積爭奪住屋、教育、醫療等資源,同時養育後代的能力大大減弱帶來生育率下降,亦激化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

在牢籠效應下,最受影響是基層市民,他們要直接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擁擠的交通、緊缺的教育資源,這一切都是人多的結果;香港的情況會再一分為二,坐擁公屋的基層和未上到樓或上樓無望的基層,前者因每月得到價值幾千至過萬元的住屋補貼而一息尚存,後者則是人血饅頭的主要血來源。

內地主要城市已經在走香港的老路,近幾年房價猛漲,數以億計的勞動人口因為工作機會湧入,參與永無止境的牢籠遊戲,最終大量的努力成果在互相競爭中消耗。

終有望隨美國加息

在2014年8月底,筆者也說過類似的話:人家美國是谷資產救市,我們卻陪太子讀書,谷資產自相殘殺,形成深層次矛盾,阻礙社會流動性,年輕人望樓興嘆、中年人抱殘守缺、老年人食息無門。

下月,香港終於有望跟隨美國加息,但今次的加息周期暫不能看得太高,上限就是3.5厘左右,雖然有機會令資產的借貸成本增加五成以上,但總的來說不算高息。

寧南山認為,打破港式思維就是不要把房地產淪為政府等利益階層的賺錢工具,有需求便要大量供給土地,降低密度,擴闊生存空間,樹立「一切自然資源都是為人服務」的原則,這與本欄「貴人賤物」的理念一脈相承。

www.facebook.com/nickyinvest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