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26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華府內訌不斷 中國靜觀其變

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國算是大家不容忽視、但往往避而不談的問題。雖然難以漠視,但很多人刻意迴避,因為承認中國具有影響力,就得接受世界正在改變的事實,所有人也要跟隨轉變。

中國成為今年的頭條新聞,皆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在中美貿易談判上,爭取更佳條件。研究機構Gavekal Dragonomics董事總經理克羅伯(Arthur Kroeber)上周發表有關中美戰略對抗的報告,看法大致與筆者雷同,部分觀點卻令人拍案叫絕。克羅伯首先認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穩固權力,筆者在習近平執政兩年時已經指出他是自鄧小平以來最重要的國家領導人,現在更認為他可能是自毛澤東甚至孫中山以來,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誠然,大量中國人仍處於赤窮,但中國僅花了少於兩代的時間,就把超過2.5億人由務農轉為過着中產的城市生活,實在是史無前例的經濟奇蹟。當中深圳的發展最令人驚嘆,人口由1979年的3萬人擴充至目前超過1000萬人。現在中國有16個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人,這種驚人的增長故事在西方國家聞所未聞,美國只有兩個都會區具有類似的規模。習近平亦看來決意改善貧民的生活。

克羅伯認為中國將來可能出岔子,但新措施在未來數年會帶來正面影響,預料中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為6.5%,與中國當局的預測相若。中國監管機構去年打擊影子銀行,至少在目前,已經遏制過度槓桿的問題。民企及國企負債急劇膨脹將構成問題,習近平及中國領導層試圖化解。但愈來愈輕易獲得貸款,代表當局更難監控,中國「投資者」舉債投資於「穩賺的東西」,最終感到不知所措。然而,目前短期的穩定局勢給予習近平空間,可以集中處理長遠的經濟發展,他有兩大優先項目,分別是「中國製造2025」及「一帶一路」。

中國拒「一帶一路」讓步

與此同時,美國視中國為夥伴,亦是對手,這兩大經濟體系糾纏不清,各自依賴對方。特朗普發現美國及其他國家向中國提供貿易權益,中國不一定禮尚往來。他並未有錯,中國的保護主義相當嚴重,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外國直接投資監管限制指數【圖】,中國的情況遠差於其他金磚國家(BRIC,其餘國家為巴西、俄羅斯、印度)。特朗普施壓要求中國結束貿易不平等,也十分恰當。美國向中國進口車徵收2.5%關稅,中國卻向美國收取25%,確是並不平衡。

中美對抗並非真是打貿易戰,這種對弈已持續多時,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只是最新一步,也絕非最後一步。至於北京的兩大經濟計劃,中國當局認為無商確餘地,屬於戰略優先項目,其他國家也必須正視。

「中國製造2025」屬工業發展政策,有多重目標,包括:改善製造業產量、推進高科技產業及七成主要材料和組件自給自足。政府、國企及民企為「中國製造2025」提供大量資金,僅在2016年研發開支逾2320億美元。但要留意七成自給自足的目標,這代表「中國製造2025」性質上屬於反貿易(anti-trade)計劃,有利本土生產商,必須嫌棄入口商。美國及其他國家政府都做相同的事,只是規模絕少如此龐大,所以雙方不能避免地出現爭拗。

「一帶一路」看來是巨型的基建計劃,但也非全屬基建策略,反而是美國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即二戰後美國對西歐各國提供經濟援助及協助重建的計劃)的習近平重商主義版本。美國當年通過組織機構及貿易協議,並且提供經濟援助,取得領導地位;中國則利用基建貫通歐亞,達到同一目標。筆者已一早言明這將是習近平最顛覆、最變革的政策之一,將大灑金錢完成大計。

然而,正如吾友研究公司Geopolitical Futures創辦人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指出,中國的主要戰略挑戰是美國控制了海域,地理限制中國運輸出口及入口必須穿越沿岸的樽頸地區,這些地區可隨美國的意願而關閉。如果中國目標希望成為超級強國,這點絕不能容忍。

中國希望打破這種局面,「一帶一路」正是所需的答案,能夠貫通歐亞大陸,一邊有歐洲這個大型貿易集團,另一邊有中國。有別於已故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時代興建的州際公路系統,中國正建立一條「主要管道」,讓沿途的所有細小國家能夠進出。最終中國所有進口貨全以人民幣結算,讓那些細小國家的央行持有人民幣,使人民幣變成儲備貨幣。「一帶一路」的海洋及海港發展計劃,亦存有同一目標。

只是中國預視的全球前景與美國的優先政策互相牴觸,於是出現目前巨人衝突的情況。美國領導層驚覺中國並未提供他們所想要的東西,至於他們為何驚訝,筆者也不清楚。惟中國由共產黨統治,有別於蘇聯的共產主義及西歐的社會主義組織。筆者並非指出美國不能與中國做生意,我們跟俄羅斯等地緣政治對手也有生意往來。但我們只能:一是以互相同意的貿易條款繼續合作;一是完全無協議,正如克羅伯指出彼此只能「共存或衝突」,問題在於要美方的領導層接受此點。

美國如何與中國互動,目前成為華府內部大鬥爭的主題,當中最重要的主角自然是特朗普。筆者不認為特朗普意識形態上反貿易,他只希望美國「勝利」,其他可彈性處理。

然而,貿易思想家確實存在,白宮前首席戰略專家班農(Steve Bannon)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是兩大代表人物,(不幸地)後者仍為特朗普提供意見。班農及納瓦羅都想美國贏出,但對中美貿易有截然不同的理念。如果他們的那一套勝出,美國將會貧窮得多。他們的部分想法是完全無機會與中方達成協議,作為思想家,他們也不願讓步。中國態度也如此,筆者認為中國在部分問題(例如汽車關稅)會妥協,但拒絕成為美國的附屬國。

特朗普為贏肯彈性處理

此外,華府還有國安鷹派,他們不介意與中國做生意,只要美國在安保問題上繼續主導的角色。筆者認為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是其中一分子。他希望中國幫忙解決北韓核問題,也知美國要作出回報,所以他呼籲美國對進口鋼材及鋁材徵收關稅採取克制態度。問題是美國在哪方面要說不,與中國做生意就必須讓中國取得西方國家的科技、數據及資金,難以做到兩全其美。

至於美國的企業,則視中國為龐大的市場,希望能夠染指。北京當然無任歡迎,但美國企業要付出恰當的代價,例如分享軟件代碼及知識產權。美國企業不情願,但大部分選擇妥協。我們知道此點,因為美國企業在中國經營,他們處境難捱,私底下希望美國政府代為出頭,毋須再與中方討價還價。

可是華府各方目前未有共識,面對中國或多或少在自亂陣腳。相反,中國領導層百分百團結,由習近平話事。在美國,總統威脅徵收關稅,吾友經濟評論家庫德洛(Larry Kudlow)等商界盟友呼籲各方冷靜,財政部及旗下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企圖阻止科技收購案,國防部靜靜地與中國合作箝制北韓,大企業做盡一切與北京保持友好關係,一切在同時發生。

中國目睹華府一片混亂,坦白說,對付美方的最佳策略是不露聲色,扮作慷慨,然後靜靜等待。華府爭拗愈久,中國有愈多時間取得美國的科技,然後改裝作為自用。加上自行的研究計劃,中國在部分範疇(尤其是人工智能)將迅速發展,在部分領域將會領先,或至少平起平坐。

估計錯誤恐爆貿易冷戰

筆者不相信能促成各方滿意的協議,即使特朗普及習近平在關稅取得共識,其他問題依然未解決。中國近日「寬宏大量地」放寬汽車、船舶與飛機等製造業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看來屬明智的決策,但筆者質疑中美企業對「擁有權」的概念有別。

即使中美的貿易問題迎刃而解,還有嚴重得多的地緣政治敵對關係。美國在跨大西洋擁有親密盟國英國,如果能在跨太平洋地區與中國建立這種關係,當然最好不過,但筆者認為不會發生。畢竟,中國與美國缺乏同類的文化及地緣聯繫。

中美對峙可能得出不同的後果,最惡劣的情況是雙方爆發貿易冷戰,雙方推出挑釁性的保護主義政策,筆者憂慮此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較樂觀的狀況是北京作出讓特朗普滿意的讓步,換回數年的和諧關係。只是筆者認為除非習近平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兩國終恢復對抗。筆者認為短期發展是中美實施溫和的關稅及其他限制,貿易戰不符合雙方利益。只是部分人會犯錯、做事鹵莽,作出錯誤的估計。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時任總統克林頓派出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Rubin),與中國商討允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條件。然而,到了1998年,克林頓與白宮見習生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性醜聞鬧哄哄之際,克林頓希望在談判取得「勝利」沖喜,結果魯賓因為在美資進入中國市場及知識產權堅持已見,未能成事。克林頓改派國務卿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洽談,但奧爾布賴特並非貿易專家,中國知道對方處於弱勢,堅持立場。長話短說,筆者的消息來源指奧爾布賴特被擺了一道,克林頓獲得「勝利」,但貿易協議蝕底。

中國終在2001年入世,通過法律途徑開始搶奪市場,毋須花費分毫取得美國的知識產權。筆者不滿中國之處是盜取知識產權,缺乏版權。如果中國售賣廉價產品,美國消費者受惠;但侵犯版權,美國企業受害,也意味職位流失。美國並非是唯一投訴中國的發達國家,其他西方的工業國家也有同一怨言。

那麼美國及中國有可能雙雙脫離世貿嗎?特朗普對世貿存疑,曾威脅退出。我們日後或者會回想這段全球貿易由單一機構監管的日子,認為這其實脫離常規,屬於永遠不能達成的美夢。一旦如此,大家就要準備迎接巨變。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