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9日

蘇培科 解經論財

中國金融監管步向新時代

中央在3月28日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3大金融監管檔。上述監管檔的頒布迅即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畢竟這是中國百萬億元的大資管走向,於是各種解讀五花八門,讓人很難迅速了解未來的中國金融監管方向和資管路徑。

加大決心治理亂象

如果仔細閱讀上述指導意見,發現這次金融監管改革的力度和決心很大,勢在扭轉目前的金融亂象和不合理的金融格局,而且指導意見細緻入微,這次的金融體系重構和人事安排充分體現統一監管的路線,「一行兩會」將在副總理劉鶴的領導下,實施真正的統一、混業監管,這次從體制、機制和監管法規上進行系統性改革,其決心可見一斑。

這次資管新規開宗明義,要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把防範和化解資產管理業務的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減少存量及嚴防增量風險,不再糾結適用哪個上位法來界定此次新規的法律從屬關係,細緻的指導意見更像一部金融監管法,這可能也是市場爭議最大的部分,如果監管和法規面面俱到,則很有可能會抑制金融創新,但如果太鬆又會縱容金融亂象和詐騙,如何平衡將成為關鍵。

這次監管目標除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外,打破剛性兌付也是重中之重。此次明確資管產品不允許承諾保本及保收益,如果出現兌付困難,金融機構不得用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明確剛兌認定的方式,基本囊括了目前金融機構實現剛兌的主要手段。

或許有人會好奇,金融監管的目標應該是保護金融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但為何在遇到兌付困難時沒有優先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反而明文禁止金融機構承擔責任,其目的很顯然就是為了堅決打破剛性兌付,減輕金融機構的連帶風險責任,從而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資產管理」界定為「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託,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為委託人利益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並收取相應的管理費用,委託人自擔投資風險並獲得收益」。

這一定義其實是對「資產管理」內涵的揭示,是代理人業務模式,即資產管理機構代表客戶利益進行交易,是客戶利益的守護人,資產組合的表現無論好壞最終都歸屬客戶,資產仍然屬於客戶,即它們不在資管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上,但資管機構負責管理這些資產,並向客戶承擔專業化把關的責任。如此一來,就要求投資者必須了解和熟悉金融投資業務,不能再閉着眼睛投資,失敗就得「買者自負」。

一旦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首位和定為核心監管目標,法律框架與監管安排保護投資者的目的就會發生改變,監管部門不再為投資者當保姆,不會重點關注投資者免受市場波動的風險或損失,而是防範管理人或受託人的欺詐、瀆職和利益輸送,以確保投資基金或資管計劃遵守公平、透明的經營原則,並向投資者盡可能充分告知風險。

由於投資者要承擔風險,對資管機構主要是行為監管。加上設置專業性金融法院,為金融維權開通了通道,對相關案件實行集中管轄和專業化審判,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金融審判體系。

由於此前的金融分業監管和亂象叢生,要求化解剛性兌付的風險隱患和釐清含糊不清的金融委託權責關係,讓金融監管和金融維權有章可循,讓金融從業者和金融機構合規營運,讓金融市場理性健康。

提高自我修復能力

這次新的金融監管思路清晰,希望在執行時切勿走偏。因此,一定要平衡好監管與市場創新發展的節奏,高度理解金融監管和資管新規的初衷,要適應市場化發展和監管的大潮,尊重市場化規則,構建法治化的市場環境,減少人為、行政化的過度干預,讓市場提高自我修復的能力。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歡迎與作者交流:[email protected]

作者微信公眾賬號:cjmrping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