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2日

林文越 經綸集

為股神叫好

上周〈連曹Sir都讚好〉一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讀者在網上激烈討論,內地會否出現三數家國際性醫療企業。恰巧周三晚傳來消息,說畢非特投資旗艦巴郡,將夥拍亞馬遜和摩根大通,研究為員工提供一個高質素而相宜的醫療方案,立時嚇得美國醫療股大跌,難道醫企大勢已去?

畢非特批評,不斷上漲的醫保費用正蠶食美國經濟,故決定成立一個非牟利醫療計劃,為員工和家屬提供簡單、高質素和具透明度的醫療方案。

股神期望這家新公司最終可與藥廠、醫生和醫院直接協商,並利用龐大數據更好地管理成本。市場預期此一模式將衝擊醫療行業的中間人,包括醫療保險商、藥房和藥品給付管理公司(醫藥行業裏協調價格的中間人)。畢非特常被詬病不懂投資科網股,但現在看來已深得其中三昧,互聯網便是要取代九成以上的中間人。

資訊既然可以四處流通,價格和專業知識也變得透明化。首先是書本、衣履鞋襪上網,電器、珠寶、名貴手錶漸漸跟隨,現在看來藥物也快要上網了。

把中間人利潤回饋大眾

過去10年機票近乎沒有加價,為何?因為消費者可以輕易上網格價,稍貴一點,便沒有人幫襯,結果旅行社的生意愈來愈難做。商場以往可以通過地段優越賺錢,但網購普及後,「吉舖」愈來愈多。互聯網就是要去中間化。

人口老化,醫療費用上升沒錯,卻不能讓人予取予𢹂。醫療保險商、藥房等,邊借着中間人的壟斷地位賺大錢,畢非德便直言:「健保是美國經濟的寄生蟲!」誓要把中間人的利潤擠出來,回饋大眾。所以大跌的只是醫療中間商,藥廠只是輕微下跌,長期還是會受惠人均醫療開支上升。

內地會否走出幾家國際性醫療企業?恒生指數過去一年上漲三成,不就是內地的銀行、科網、能源企業所帶動的嗎?中資股在各行各業已有不少世界性規模企業,偏偏就是在醫療行業從缺,但這最後一塊拼圖不會遺缺太久,惟謹記是找藥廠和難以替代的服務商,因為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令去中間化的過程定必持續。不過,下隻10倍股出現在醫療的機會或許較科網更高。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