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1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GDP計法老化 難反映生活質素

電影《華爾街》的奸角金融大鱷Gordon Gekko,經典對白是「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筆者認為現實的華爾街巨子大都不會同意。他們會改動「貪婪」一詞,侃侃而談「增長是好事」(Growth is good)。這才是華爾街的真正口頭禪,增長正是大家所需的靈丹妙藥。

問題在於如果把增長界定為好事,究竟如何測量?目前利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但GDP在二十一世紀已有老化跡象,有關計算方式在1930年代末開始應用,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需要方法證明其政策管用。如今「年屆」85歲,這種古舊的方程式似乎快將踏入退休之年。

羅斯福唯一能夠展示其政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政府支出撥入GDP數據。對於羅斯福能否這樣做,經濟學家對此爭辯不休,甚至反駁軍事支出不應納入GDP,因為有關支出不會帶來產量。況且,過度依賴GDP往往引領政策制定者及公司老闆走到錯誤方向,所以必須有更佳的測量標準。

首先,必須決定GDP新版方程式的量度方法及計算範圍,問題較想像棘手得多。資產管理公司First Trust Advisors首席經濟師韋斯伯里(Brian Wesbury)過去數年形容目前的經濟復甦階段為「耕犁馬經濟」(plow horse economy),即復甦速度並不快速,僅是尚未停滯不前。

方程式元素未必準確

韋斯伯里上周改稱,馬匹已脫掉犁耙的枷鎖,他解釋在2009年中期至2017年初期,經濟復甦速度既緩慢又乏味,恍如耕犁馬。這匹耕犁馬雖非純種馬,但不會倒下或死亡。經濟增長拖着沉重的身軀緩步向前,但步履穩定,平均年率漲2.1%。受惠於華府改善政策,耕犁馬加快步伐,在新政府管治下,實質GDP以年率計,2017年第二季及第三季分別按季增加3.1%及3.2%。在2013年及2014年,均有連續兩季的增長率超過3%,然後這種增長逐漸消失。韋斯伯里預計,2017年第四季的增長率為3.3%,自2004年至2005年首次出現連續三季比率超過3%。

不過,美國商務部上周五發表初步數據,第四季GDP增長2.6%。雖然數字可能有所調整,但韋斯伯里看來對第四季GDP增長有點太樂觀。但只要一看韋斯伯里的展望,就會得知他是利用GDP方程式,把預測定為3.3%。

GDP方程式是C+G+I+NX,C代表消費支出,G屬政府支出,I則是私人投資,NX就是淨出口。淨出口就是把出口量減去入口量,由於美國錄得貿易赤字,所以淨出口為負數。要得出GDP,就要恰當地估計C、G、I及NX的轉變,再把四者相加。這看似容易,但計算時往往忽略如何界定C、G、I及NX,以及它們是否屬準確測量GDP的元素,結果數據可能扭曲。例如自行做家務對GDP影響不大,因為只消費了清潔產品,自己的人工不計算入GDP;但當聘請家務助理,對方的薪酬就會撥入GDP。又例如對經濟學家來說,根據會計的計算方式,油價每桶100美元對GDP的影響,與兩桶石油共賣100美元沒有分別。

未計及科技無形產品

若深入了解,就會發現GDP只是歷史文物,來自現已不再存在的工業經濟,至少美國的情況如此。GDP在二次大戰後運作良好,當時美國生產貨車、汽車、機械等有形產品而經濟蓬勃,測量這類產品的產量非常容易,計算投入量也非難事,主要是盤點大型工廠及原材料。

但現今經濟運作有別,雖然製造業仍佔GDP達35%,但只有少於9%美國工人投身,如今產量達到歷史高峰,但所需人手大減。況且目前生產大量電腦軟件、音樂、電影等無形產品,這類產品易於模仿,但並無實體,難以追尋,生產力往往存於人腦,又怎能計算?

再想一想,生產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大大影響人類生活,這也難以衡量。回想1975年的生活方式,如果要為論文尋找1972年GDP增長數據,就要駕車到圖書館,通過卡片目錄,人肉搜尋所需書籍,再回家用打字機寫論文。現在只需使用手機上網,利用「美國1972年GDP」的關鍵字搜索,不足5秒就找到答案。

我們可以列出數以千計以往需要多個小時、現在只需數秒就辦妥的工作。把省回的時間相加,再乘以數以億計工人,就知道科技對產量的影響令人難以置信,但GDP有展示出來嗎?一點也沒有,GDP甚至反而縮減了,因為消耗的燃料、印刷費、圖書館空間等都大大減少。筆者的家族從事印刷,經常要印刷招股說明書,知道這類工作成本高又費時,現在招股說明書已變成PDF檔案。然而,我們依舊利用以往的方式測量經濟,這正是問題所在。

我們也用過時的方式計算失業率。《華爾街日報》最近有文章指出,我們由核能或燃煤發電,轉為使用天然氣、風電或太陽能,引致發電廠所需工人大減。有公司關閉燃煤發電廠,遣散430名工人,但在西得州另起爐灶,設立全美其中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但發電廠只需兩名工人運作,這兩人更可能屬兼職性質。

燃煤發電佔美國2014年產電量達39%,但有關比率在2015年及2016年分別跌至33%及30.4%。全美設有1308間燃煤發電廠,假設每間發電廠聘用125名工人,則全行有16.35萬名工人。如果至少八成發電廠轉用天然氣發電,即有13.08萬名工人失業,這將在未來10年至15年發生。與GDP的黃金年代相比,目前產電量大增,但所需工人大減,這肯定引發失業問題,也顯示經濟增長測量方法出了岔子,亟須找出更好的點算方法。

筆者可以羅列出GDP的一連串問題,但關鍵在於GDP完全過時,抑或有點缺失?如果屬於後者,就只要略為修補,毋須尋找全新替代。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家科伊爾(Diane Coyle)與澳洲知識產權署(IP Australia)首席經濟學家米特拉-卡恩(Benjamin Mitra-Kahn)近日發表論文動議改革,包括改善測量無形產品的方法、根據收入分布作調整等。當比較各國的人均GDP,收入分布往往引發問題。絕大部分國家的財富懸殊問題嚴重,財富遠較以往累積在最高層,但分布因素的影響在各地有別。在部分地區,人均GDP可能飆升,但大部分人認為生活條件或經濟狀況無改善,故須根據這類不公作調整。

不過,這亦衍生更棘手的問題,「增長」是否衡量國家狀況的正確方式?當目睹一個國家GDP增長迅速,會假定該國繁榮起來,認定當地居民人人歡欣雀躍,但實質他們絕少有高興的理由。換作向壞處想,如果GDP不變或下跌,就會出現經濟衰退,要作出應對。特別是政治領袖及央行銀行家會推行政策應付認定的問題;假如問題較想像輕微,政策就會弄巧反拙損害經濟。這正是美國目前的狀況。

我們所需要的正是衡量經濟改善的標準,國家及其人民經濟上是否有改善?改變了多少?然後再制定援助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問題在於計算收入懸殊等觀念,可能動搖GDP的地位。在經濟上,唯一能大大增加產量的就是製造業,但製造業工人只佔勞動力不足9%,現在更有科技取代他們。即使GDP增加,工人的生活改善不大。

因此,科爾世界論壇(Skoll World Forum)在2013年推出社會進步指數(Social Progress Index),根據「社會能否滿足國民基本需要,建立基石讓國民及社區改善及維持生活質素,創造條件讓人人盡展所長」,作為測量指標。

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沈恩(Amartya Sen)及菲圖西(Jean-Paul Fitoussi)在2010年合著的Mismeasuring Our Lives: Why GDP Doesn't Add Up,則建議繼續使用GDP,但加入平均壽命、負債、學歷及其他社會進度數據作為闡釋。

上周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也探討有關問題,並發布「包容度發展指數」(Inclusive Development Index),作為「GDP及其他進步指數的補充」。WEF指出GDP仍是一流的測量方式,但GDP增長是達到改善生活的手段,如果想知道GDP增長有否達到目的,就要研究生活質素。

以WEF的標準,在發達國家中,經濟發展「最包容」的國家大部分來自歐洲,美加不入十大(頭三位依次是挪威、冰島及盧森堡,日本及南韓分別排名24位及16位)。在發展中國家,中國排名第26位。立陶宛位列榜首,匈牙利及阿塞拜疆分佔亞軍及季軍。

企業招聘短視恐藏禍

發人深省的是,公平、持續發展的國家本應吸引投資者,但往往並非如此,原因是投資者只想搵快錢。只要看看企業日漸加聘臨時工及合約員工,就一清二楚,工人產量一樣,但薪酬低於長工,資方又毋須負擔額外福利。這是朋友的子女,特別是千禧世代經常投訴之處,他們要做兩份兼職才能維持生計。企業高層短視,希望產生短期利潤,視員工為負擔而非夥伴,只會在來年引發嚴重反彈。

所以即使美國表面上名義GDP及實質GDP增長分別達4.4%及2.6%,經濟狀況看似不俗,只要查看帶動增長的引擎,就會發現內強中乾,貨幣流通速度下跌,人口反映勞動力不會增加,當局限制移民政策代表移民及潛在工人數目減少。畢竟,GDP只代表工人數目乘以產量,隨着工人數目不足,產量下滑至以往水平,經濟的甜頭將會逐漸消失。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