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24日

廖群 華夏視野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意義何在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早在1994年就由時任科技大學校長的吳家瑋教授提出。時過23年,經過粵、港、澳三方及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反覆認真研究與構思,「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終於在今年3月的「兩會」上被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意味正式成為國家層面的一個發展戰略。

眾所周知,「粵港澳大灣區」現已由香港與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珠三角9市組成。但不少人尚不理解的是,此2區9市目前已是一個客觀存在、 而且無論是從經濟規模、人均GDP水平與經濟/產業結構來說在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那麼為何還要將她們放在一個「大灣區」的框架下來規劃,即「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意義究竟何在呢?

意義其實是十分重大與多方面的。三大意義尤其值得一提,一是構建大都會,二是打造灣區經濟,三是探索港澳與內地跨境經濟關係新模式。

吸納資金人才保競爭力

所謂大都會,就是由中心城市與若干外圍城市構成的都會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構建由上述2區9市組成的一個大都會。大都會很重要嗎?為何要構建大都會?應該知道的是,大都會是人類城鎮化的發展方向。關於城鎮化,綜觀過去幾百年與橫觀今日之全球,我們看到的是大都會模式已經或正在成為趨勢。君不見,東京都會區(基本上就是東京大灣區)人口3783萬,佔全日本總人口29.8%;首爾都會區人口2560萬,佔南韓總人口49%;大倫敦都市區人口2260萬,佔英國人口的34%;紐約都會區(即紐約大灣區)人口2370萬,佔美國總人口的7.3%。巴黎、莫斯科、多倫多等都會區類似,人口數量均佔本國人口的20%左右。發展中國家也同樣,孟買都會區、伊斯坦布爾都會區、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會區與馬尼拉都會區都分別佔印度、土耳其、阿根廷與菲律賓總人口的10%以上。

大都會形成的原因,一是在外部,即全球城市之間互相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若干城市抱團比單打獨鬥更有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會產生新的競爭力,即1+1大於2;二是在內部,即國內城市之間也日益激烈競爭並對於競爭力差異日益敏感的形勢下,人口與資金都奔向競爭力最強的地方。那麼中國目前的狀況如何?的確,若僅就城市而言,2016年末上海、北京人口分別為2420萬及2173萬,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城市了。

但如果與世界大都會比較,則人口數量小於東京、首爾、孟買等都會區,與紐約、倫敦、莫斯科等都會區相當,而從佔全國總人口比重來看僅分別為1.76%與1.57%,大大低於上述的世界大都會。看來, 上海、北京雖大,但由於沒有融合周邊城市而形成大都會,還是大不過人家,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還是不及發達國家大都會。深圳、廣州與香港就更是如此了。那怎麼辦?既然是全球大趨勢,何不跟隨?何不將相鄰城市融合成大都會,從而增強國際競爭力呢?特別是,香港、深圳與廣州就單個而言都競爭力很強且各有優勢,又距離如此之近,形成大都會的條件最為成熟,何不就以此作為我國大都會的首選呢?這應該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背景之一。

關於打造灣區經濟,為何選擇「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首個大都會,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還在於此大都會同時又是一個灣區經濟。所謂灣區,就地理概念而言,是由一個自然形成的海灣或相連的若干個海灣、港灣、鄰近島嶼共同組成的區域,而在灣區內建設經濟體,便形成灣區經濟。

那麼,灣區經濟很重要嗎?為何要打造灣區經濟?必須看到,當今世界經濟競爭力最強的大都會都在灣區,如著名的紐約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與東京大灣區等三大灣區。另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灣區。

為何如此?原因在於灣區具有打造強大經濟的自然優勢。首先,現代經濟商品貿易可以說具首要意義,而運輸商品的港口都位於灣區,這就決定了灣區對於經濟競爭力的異常重要性。其次,經濟競爭力的核心是人才,而宜居宜業是吸引人才的關鍵條件。灣區為海洋性氣候,氣溫適中,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海景養眼,是宜於人類居住又適合白領上班,進而吸引人才,特別是創新與金融人才的好地方。

再者,雖然現在飛機可直接到達無論是灣區還是內陸的任何地方,就國與國的交往而言,人們依然將邊界作為進入他國的標誌,而灣區就是一個自然的國家邊界,這就決定了其天然的開放性。在全球化的今天,這一天然的開放性自然又大大增強了灣區的全球競爭力。

探索新經濟合作模式

至於建立港澳與內地跨境經濟關係新模式,首先應該正視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的香港以珠三角為經濟腹地的「前店後廠」合作模式,至上世紀末已經式微。進入新世紀以來,香港各界及內地當局便開始探求港澳,尤其是香港與內地跨境經濟關係的新模式。於是在2003年提出泛珠三角合作,即兩區(香港、澳門)與內地南方9省的跨境合作模式。可是這一模式由於涵蓋範圍太廣,十幾年來未見有實質性進展,至今仍只能作為長遠目標。

現階段該怎麼辦?如何找到一個現階段具操作性的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重要意義之一正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這一方面是舊的香港──珠三角合作的升級版,另一方面又是泛珠三角合作模式的縮小版、初級版或基礎版。

那麼,構建大都會、打造灣區經濟與建立港澳與內地跨境經濟關係新模式,成功的關鍵與新意在哪裏呢?關鍵與新意在於2區9市之間的經濟融合。何謂經濟融合?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2區9市之間的商品貿易與經濟主體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現代意義上的11個城市之間經濟要素,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市場、資金、人才與訊息等之間互聯互通等。所幸的是, 我們正處於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與交通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如此的互聯互通日益成為可能。這可能也為構建由2區9市組成的大都會和灣區經濟以及港澳與內地跨境經濟關係新模式提供了根本條件。

互補優劣專注自身強項

那經濟融合又能帶來什麼好處呢?應該說對於2區9市好處都是顯然的。經濟融合後,各區市之間優劣勢互補,即以自身的優勢用於服務其他區市的企業與個人,從而得到優勢的對外效益,如優質產品與服務的對外銷售收入與利潤,而劣勢由外來優勢所彌補,從而得到外來優勢的引進效益,如外來優質商品與服務在本地銷售所業帶來的新增消費與投資。這正是全球化,尤其是當今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時代所賦予的本質性效益。認識到這一點,對於香港尤其重要。那種認為經濟融合只對融合的較弱一方有利而對較強一方不利或利少的看法是不對的。

較強的一方,即優勢較多的一方,特別是像香港這樣一個服務業優勢較多的一方,如不趕上時代的步伐與珠三角9市融合,即不將服務業優勢更充分地用於服務這些城市的企業與個人,則其優勢將逐漸變成空中樓閣而失去意義。反而服務業較弱的珠三角9市因得不到香港服務業優勢的輸出必將採取措施轉自身弱勢為優勢,從而使香港的服務業優勢將逐漸消失。但融合了,香港的服務業優勢更多地用於服務這些城市的企業與個人,如吸引這些城市更多的企業來香港上市、發債、借貸,更多的個人來香港旅遊、買保險與理財產品等,則優勢就成為香港就業、收入與利潤的增長泉源。

同時,珠三角9市由於其服務業弱勢得到了香港服務業優勢的輸出便沒必要下工夫扭轉此弱勢而會專注於增強自身在製造業、科創方面的優勢。這樣, 各自的優劣勢結構根據本身的自然秉賦而相對穩定下來,香港在服務業方面的優勢得以保持甚至增強。因而,香港應該比珠三角9市更熱情地擁抱「粵港澳大灣區」。

作者為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