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18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下次咪做大嘥鬼

10月17日,周二。美股牛市持續,而牛市位高勢危的警告自然從未停過。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席勒(Robert Shiller)最近寫過一篇文章,分析美股大跌可能。

席勒指出,目前美股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高企30倍水平,歷史上屬於罕見,而長期平均值只有16.8倍。

過往熊市出現前,CAPE都處於高位,但標指成分股盈利2017年第二季相對2016年第二季增長13.2%,是否足以支持明顯偏高的估值?答案是未必。因為熊市出現前,盈利增長平均都不錯,高增長不代表能降低熊市降臨的機會。

熊市可遇而不可求

一如所有類似研究,美股現況儘管跟昔日熊市前的高峰期頗為相似,惟席勒只能點出市場風險偏高,卻無法就此斷定熊市短期內會駕到。此所以,結論就是冇結論。讀席勒大作對炒股也許毫無幫助,但從另一角度看,卻有一個有趣的事實值得留意。為研究熊市出現前的特徵,席勒羅列出歷史上多次熊市。

數據顯示,1871年至今140多年,熊市只出現過13至15次,視乎定義怎樣取捨;也就是說,平均10年一次。

假設30歲開始投資,算你有命有精神炒到80大壽,也就50個年頭。換句話講,一生人大概只會碰到五六個熊市。Bear markets有多「可貴」,並非無數可計。港股或其他市場未必盡同,但熊市出現頻率大致都頗低。

能夠在市場賺大錢,不外乎兩個方法,一是選股能力特強,揀中幾匹千里馬;一是利用熊市提供的機會,以極低價掃入一批貨,坐到牛市重臨股價癲晒才出貨,趁大跌市從缺乏信心的沽家手上,把超平股票轉移到自己手上。

風平浪靜,波幅有限,低買高賣不算難事。大冧市出手卻是另一回事,股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四周圍悲觀論調不絕於耳,能泰山崩於眼前而不亂,說易行難。

如何鍛煉?也許每次出現股災,盡可能提醒自己熊市可遇而不可求,錯過一次少一次,說不定有助投資者把握良機。

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80年代香港前途談判、美股87年黑色星期五,當時年紀太小,股票為何物都未知,錯過機會非戰之罪。

錯過一次少一次

然而,97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9.11恐襲、2003年沙士驚魂、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危機,每次都嚇餐死得個驚字,數數埋埋,大大話話錯過五個大好機會。錯失今次大牛市的投資者,恐怕大有人在。熊市怕跌,沒有膽量入市;牛市嫌貴,愈等愈貴。

事實證明困境會過去,金融風暴把亞洲問題暴露出來後,更好的監管制度與經濟政策應運而生,恐怖活動不會天天發生,沙士間接造就自由行,次按危機和歐債問題更帶來史無前例的QE大放水。熊市中,有實力公司會利用時機收購,壯大業務,或者趁低回購股票,醒目錢會一車車買股。

金句作錦囊

曾經分享過百歲草根股神Lennart Israelsson的投資故事,老人家積累70年作戰經驗,金句多不在話下,以下兩句最適合作為熊市錦囊:「The hardest thing is to not sell.」當市場已經大跌,未能及早沽貨,就無謂再勉強。

「Sometimes it falls just so that I can buy in, and I don't let the opportunity go to waste.」一生人能碰到的熊市有限,下次咪做大嘥鬼。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