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22日

李家濤 解牛集

女性就業工種萎縮隱憂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被迫公開年薪超過15萬鎊(約152萬港元)的高薪員工名單,顯示出男女薪酬嚴重不平等。高薪名單中,只有三分一是女性;年薪最高而在公司薪酬榜排名第8的女性(年薪45萬至49萬鎊),跟排名第一的男性(年薪220萬至225萬鎊)相比差距之大,引起英國公眾嘩然。

男女薪酬有差距,在全球都很普遍。據招聘網「BOSS直聘」去年11月發表《2016年中國性別薪酬差異報告》的資料,中國女性平均薪酬較男性低23%;上月,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耶倫出席一項大學活動時透露,美國的全職女性,其平均薪酬較男性低17%,雖然差距較中國為窄,但也充分顯露出,兩性薪酬差距十分普遍,其成因複雜,且不容易解決。

當前,男女收入差異的不公平性再度引起公眾關注。然而,更值得留意的問題,是自動化引起若干女性工種消失的可能趨勢,結果將影響到女性就業的機會。未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前,不妨先深入一點看勞工薪酬差異的情況。

上司同事薪酬不是秘密

明顯看到,英國人很不願意向外公開自己收入多寡,但若干歐洲國家薪酬訊息透明化,卻有行之多年。比如瑞典,上司的薪酬多少?同事的收入又多少?每一個瑞典國民都可以透過政府的稅務部門,把資料查悉得一清二楚。據瑞典對外交流委員會出版的「瑞典概況.性別平等」──《瑞典實現公平的方法》(https://sweden.se/wp-content/uploads/2013/11/Gender-equality-Chinese-low-resolution.pdf)報告所示, 該國的反歧視法中,跟工作裏性別平等有關的一項,就是要求所有僱主必須積極主動地去實現促進男女平等的具體目標。

在瑞典,僱員人數在25人以上的企業,必須制定平等行動計劃。薪酬差距較大的公司,若然不採取措施消除差距就會被罰款。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制度實施以後,瑞典的性別薪酬差距有所縮小,但仍然有15%。然而,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看,卻又別有一番景象。

據國際著名人力資源公司PayScale首席執行官戴夫.史密夫(Dave Smith)的研究,他於2015年對71000名美國僱員作出調查,研究薪酬和員工參與度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開誠布公地討論薪酬,跟晉升機會、僱主賞識,以及對公司的未來熱情等典型之員工參與度更為重要。當僱員愈清楚自己工資單上這個數額的由來,尤其與同事相比較而言,他們辭職的可能性就愈低。(見〈Most People Have No Idea Whether They're Paid Fairly〉一文,刊Harvard Business Review,December 2015 issue(p.28),轉引自https://hbr.org/2015/10/most-people-have-no-idea-whether-theyre-paid-fairly)。

明顯看到,男女薪酬差距,成因錯綜複雜,難以徹底消除,因而設法把差距盡量收窄,如瑞典等國家,透過薪酬訊息透明化來紓緩差距之間的張力,未嘗不是一個辦法,然而,紓緩差距的張力,也可以透過改善女性工作的環境、因應女性的特有需要,如懷孕期間給予其工作便利和福利,保障其工作權利等,來減輕薪酬差距的矛盾。

新增職位難以填補流失

去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了2016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The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16http://www3.weforum.org/docs/GGGR16/WEF_Global_Gender_Gap_Report_2016.pdf),衡量男女平等的情況。

按照《報告》,全球性別差距指數下降了,意味性別不平等不僅沒有顯著改善,反而有所加劇,其成因並非單一因素造成。首先,就是薪資而言,雖然女性的工作時間更長(包括有酬與無酬工作),不過,全球女性的平均收入,僅為男性收入一半多一些;此外,另一項長期存在的問題,是停滯不前的勞動力參與率,其中全球女性平均參與率為54%,男性則達到了81%(P.30)。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第4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很可能令不少以女性為主的工種受到萎縮衝擊,使得實現性別平等(特別是在經濟領域)的進展更為放緩。

對於女性工作環境和就業機會的變化,世界經濟論壇早於去年初發表的《未來的工作》報告(The Future of Jobs:Employment, 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Future_of_Jobs.pdf),即有詳細篇幅論述。該《報告》評估,人工智能、機械人及生物科技將改變目前的商業世界及其生產作業模式,傳統的醫療、能源和金融服務業料受到衝擊,工作機會減少,但新的工作機會,包括來自資訊、通訊科技、新媒體和娛樂則有所增加。《報告》估計,至2020年,男性傳統工作崗位失去400萬,但增加140萬個新崗位;女性方面,估計傳統工作崗位失去300萬個,新工作崗位只增加5.5萬個(P.39)。

另一方面,報告中也提到,女性勞動力料相當數量可能遭淘汰出局。所持的理由,是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產業的勞動參與程度比較低,這些產業的創新成長機會,女性幾乎分享不到成果,反而不少傳統崗位流失,失多而得少。但在中低技術崗位流失的同時,女性可望有機會進入更高階的管理角色。可以說,女性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就業情況,報告露出了對女性工種萎縮的擔憂。

日前,《ABC澳洲》發表了一篇以經濟策略公司AlphaBeta研究數據為基礎的報道(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n's jobs face higher risk of automation than women, low-paid workers also at riskhttp://www.abc.net.au/news/2017-08-09/ai-automation-men-and-lower-paid-workers/8741518),闡述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對男性和低技術工人就業的影響。其中,那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體力勞動的工作,很容易受到自動化的影響。由於男性就業參與率較女性高,故受自動化取代其工作的機會也高,然而,女性也難獨善其身。報道特別提到,容易受自動化影響而且是以女性為主的5類工種,明顯受到自動化初期的影響,包括準備食材(Food Preparation)、清洗(Cleaning)、服裝廠工作(Clothing factory work)、待客(Hospitality)、鍵盤操作員(Keyboard Operators)、等,這些以女性勞動參加者為主的工種,料將受到自動化顯著的衝擊。再考慮到女性新增職位崗位之得,估計填補不了舊工種崗位之失。故此,上述五個行業的女性失業預期趨勢,必須及早有政策性的部署。

加強新技能培訓與學習

可以看到,性別差距加劇和若干女性工種潛在萎縮的風險,都是值得留意的社會發展趨勢。在性別差距,尤其在男女薪酬差距問題上,應該設法避免進一步惡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便曾提出五項措施解決收入不平等,包括:

一、取消性別方面的法律限制。這限制在一些國家普遍存在,包括婦女從事經濟活動的法律障礙;二、修改稅收政策。把抑制家庭中第二位掙取收入成員的政府財政政策鬆綁,鼓勵更多女性加入勞動大軍;三、改善基礎設施和增加教育等支出。減少婦女在家務上所花時間,讓她們能夠出外工作;四、實施完善的家庭福利。改善育嬰假,提供高品質而可負擔的託兒服務,提高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五、透過再分配來減輕差距的不公平性。(見《賦權於婦女,解決收入不平等》。作者為Sonali Jain-Chandra、Kalpana Kochhar和Monique Newiak)。

無可否認,男女薪酬差距是一個複雜但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今第4次工業革命帶來就業市場的深刻改變,問題顯然更值得關注。總而言之,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不可能取代所有人力,正如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院(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研究員格蕾絲(Katja Grace)接受BBC訪問時表示:「某些職位可能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當了解到未來工作環境的新變化,若干工種出現萎縮,在政府層面,就需要在教育上投入資源,加強新就業技能的培訓;在個人層面,積極與時並進,透過學習,取得未來就業的新技能,使未來的發展前途,得到更多新機遇。

作者為香港科大商學院管理學系主任、管理學講座教授及利國偉商學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