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20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貿易錯一子 滿盤皆落索

長期讀者都知道我不喜歡誇大,很少會探討極端情況,不過總有例外。極端狀況有回復正常的時候,而正常狀況也有變得非常極端的時候,我相信美國現在正步向後者。

試想像自己身處恐怖電影,怪獸隱藏在黑暗的角落,隨時從不同方向衝出來。在未來幾期專欄,我將與大家討論可能出現的各種怪獸。這些怪獸個別應付起來應該不成問題,但如果幾隻一齊出現就會很可怕。今期我們來研究第一隻怪獸:貿易戰。

過去20年,我不斷重申自己最害怕的怪獸是保護主義和貿易戰,並曾在去年〈貿易愈自由 民粹反抬頭〉一文中提到,民主共和兩大競選陣營都支持保護主義,貶低貿易,反映了他們在經濟上的無知,不了解貿易對世界經濟繁榮——尤其是美國經濟繁榮——的重要性,實在令人不安,但我當時仍抱着希望,覺得這可能只是競選噱頭和政治逢迎。可是,現在看來一切都不只是政治那麼簡單。

比較優勢被忽視

貿易是全球經濟的命脈,它所受的阻滯愈少愈好。我相信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這個200年前由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David Ricardo)提出的概念,也就是某些國家的特性令他們在生產某種物品上的機會成本較低,而自由貿易讓消費者能夠以最低價錢獲得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然而,今天在多種原因下,「自由貿易」不再是當初李嘉圖構想中的樣子,而是一種受操控的貿易,某些人得到特別多的好處,其他人被迫犧牲了利益,後者開始忍無可忍,這也是特朗普上台和反全球化運動冒起的其中一個原因。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到,為了改善美國工人的生計,需要重新談判貿易協議。我是支持這個目標的,問題是現在他似乎是要發動貿易戰,讓他想幫助的工人受損,也讓美國走上一條非常危險的路。

影響廣泛爭議多

下面是來自新興政治新聞網站Axios的報道,這個網媒似乎有一些可靠的內幕消息。他們在6月30日有以下的報道:

「政界被特朗普的傳媒戰分散了注意力之際,政府消息人士向Axios透露,白宮內部其中一個最具深遠影響而且極具爭議的辯論剛在周一(6月26日)進行了。

「會議上,有超過20名高官出席,包括特朗普及副總統彭斯,特朗普及一小撮美國優先主義的顧問明確表示,他們會不惜一切,決心向鋼材徵收關稅,應該會徵20%左右,而且可能其他進口貨也要徵關稅。

「這些懲罰關稅最終有可能延伸至其他進口貨,當局正考慮的包括鋁、半導體、紙張,以及洗衣機等家電。」

建議中的鋼材關稅較現在表面看來重大得多。商務部正研究,進口鋼材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如果是的話,一條1962年的法例授予總統很大權力,可不經國會同意下徵收關稅,並設置其他貿易壁壘。

換言之,如果特朗普想發動貿易戰,國會及法院也阻不了他,唯一方法是訂立新法例,讓國會有權否決。基於國會現在無力就任實質事情採取行動,他們可阻止貿易戰的機會接近零。

如果上述會議說服到特朗普啟動重大貿易制裁,將會令本已很緩慢的全球經濟復甦更為緩慢,嚴重起來,可能觸發一場甚為廣泛的系統性危機。

鋼鐵關稅真正意義

政府可設立進口限額,還可開徵關稅,都不是好事,但關稅的後果會差得多,兩者還是有分別的。

看看誰會受害。首先,大家不斷談論對華貿易赤字,但美國其實不是由中國進口那麼多鋼材的,甚至連美國十大鋼材進口國也不是。第二,以國安作為開徵關稅的藉口,將涉及一些潛在問題。英國《金融時報》曾有以下報道:

「首先,在貿易範疇引用國家安全作為設立壁壘的理由,被視為核彈選項。世貿的規則是包括了以國安理由作為豁免,原意是在戰時使用,但很多專家相信,美國可能藉此徵收鋼材關稅,並會被其他世貿成員挑戰。

「第二,美國是全球最大鋼材入口國,就鋼材採取大動作,對美國盟友的打擊,例如加拿大、德國、南韓及墨西哥,很有機會較對中國的打擊更大,儘管這項行動最主要是想針對中國。」

第三個反對關稅的理由是,這對工人弊大於利。鋼材工廠僱用14萬人,使用到鋼材作為原料的製造商僱用650萬人,是鋼廠的46倍;鋼廠在2015年貢獻360億美元,只佔美國GDP的0.2%,而使用鋼材的公司的經濟價值較鋼廠多29倍。簡單來說,打擊鋼進口所威脅的職位,遠較這項舉動所要「保護」的鋼業為多。

我們其實不用去揣測,鋼鐵關稅將對美國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上一個共和黨籍總統喬治布殊在2002年批准開徵30%鋼鐵進口關稅,結果導致20萬美國工人失去職位。

而且,有很多不同類別的鋼鐵,以用於特別的製造工序及設備,美國不會甚至不能製造出所有我們所需要的東西。這代表,關稅只會增加消費者成本,但又不能協助鋼鐵工人。

中國已在限制鋼鐵產能,因為他們再負擔不起養着一群沒有生產力的工人,去生產一些沒有多大需求的產品。我同意,中國鋼鐵過度生產,是推低全球鋼價的主因,但汽油價格下跌時,我們會覺得有問題嗎?我們會為油公司惋惜嗎?

最終,任何鋼鐵關稅或配額都有代價的,付出的是你和我,形式就是價格上升。問題不止於此,美國聯邦政府還有其他方法懲罰外國競爭者。

美國人買美國貨

特朗普早在今年4月簽署了「買美國貨、聘美國人」的行政命令。這個命令主要牽涉兩條法例,分別是《1933年買美國貨法》及《1941年貝理修正案》(1941 Berry Amendment),要求美軍整個供應鏈都要在國內找貨源,由製造士兵制服的製衣廠到協助生產坦克及軍火的金屬用品工人都如是。

特朗普只須單靠執行現有法例,就可以把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開支,由支付給外國公司變成落入美國供應商的口袋——假設這些美國供應商存在的話。可能根本美國就沒有這些公司,也有可能會令美國開支多了。這將令部分美軍承包商頭痛。

其他貿易行動也開始出現。波音要求政府保障他們免受加拿大飛機生產商龐巴迪(Bombardier)的不公平競爭,最奇怪的是,並沒有美國公司購買龐巴迪的飛機。如果政府答允波音的要求,其他美國企業也會效法。

他國將以牙還牙

貿易戰如果真的發生,那是因為華府未能意識到一個簡單的事實——其他國家是會回應的。以上述鋼鐵關稅為例,歐盟已被激怒,揚言如果美國真的實施關稅,歐盟必須作出回應。

「必須作出回應」,就是這樣,歐盟或任何美國貿易夥伴不會呆呆地接受美國施加關稅,一定會精心設計一些特別能夠打擊美國商界及消費者的方法進行反擊。我擔心,美國屆時會加強報復,推出更多關稅或其他壁壘,到時就麻煩了,最後肯定兩敗俱傷。

這一切都是完全不需要發生的。現有貿易協議可以變得更好嗎?當然,但全球貿易正處於多人博弈的狀態,當其中一個玩家更改規則,其他玩家就會作出反應,而在這場貿易遊戲中,每個玩家都有本土企業和選民需要顧慮。

貿易談判是異常複雜的事,如果其中一個主要玩家變卦,即使是在小事情上,也可以產生骨牌效應, 令談判瞬間告吹,而且現在還有歐洲經濟及政治動盪等問題發生,貿易談判出了差錯將引起軒然大波。如果美國採取激進的保護主義政策,本土經濟將受到沉重打擊,令所得的好處顯得微不足道。

特朗普競選時承諾談判出更好的貿易協議。那麼,總統先生,與其開徵關稅,破壞數十萬高薪的製造業職位,不如讓我們看看你談判的能力到底有多好。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