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19日

陳少平 霧線之下

量子電腦科幻 商業潛力無限

若談及「電子產品」,一般人立即會聯想到身上的電腦或者智能電話。倘若你是第一次接觸到「量子電腦」這個詞彙,又會聯想到什麼呢?當大家可能對量子電腦聞所未聞的時候,Google預期首台能夠完全取代傳統電腦的量子電腦將於2017年底推出,意味着有關技術在近幾年已經得到突破性的發展,開始踏入實踐階段。

那量子電腦到底是什麼呢?最簡單直接的理解方法是傳統電腦建立於電子技術之上,量子電腦則是用量子技術替代電腦的基本架構。說到這裏,大家可能對量子電腦的概念仍然非常陌生,我們可參考一下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對量子電腦的解說,他去年出席一個科研活動時曾被問到量子電腦的運作機制,其答案是:

「A regular computer bit is either a 1 or 0, on or off. A quantum state can be much more complex than that because as we know, things can be both particles and wave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uncertainty around quantum states allows us to encode more information into a much smaller computer.」

潛在發展空間極大

簡單來說,傳統電腦的Bit為電腦訊息裏最基本單位,而Bit的狀態不是1就是 0。量子電腦的位元是Qubit而不是Bit,其原理建立於量子力學,量子態(Quantum State)不再只是1或0,可以是0至1的任何數。由於量子態異常複雜(幾乎可說超乎一般人可以理解)而存在不確定性,其奇妙的數學特質使量子電腦能比傳統電腦更能處理龐大而複雜的運算。

量子技術的潛在發展空間極大,吸引很多大型企業拓展。根據The Economist雜誌指出,2015年全球大約有7000個科學家參與量子科技的研究,多個國家合共花費約15億歐羅用在量子科技的研究,歐盟的投資為5億歐羅,美國為3.6億歐羅,中國為2.2億歐羅。

當中加拿大的D-WAVE更是量子電腦的龍頭之一,首個重要項目是在2011年推出了D-Wave One,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台量子電腦,其CEO Vern Brownell曾是Goldman Sachs的CTO,公司經過了11輪融資,共籌得約1.7億美元,且不乏星級投資者,包括Goldman Sachs及Fidelity Investments等,足見投資量子技術的潛在價值。

另外,IBM旗下的IBM Q,與Google一樣致力打造通用的量子電腦,跟D-WAVE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個通用系統,比D-WAVE更有彈性和靈活性,有助未來對科技和各行各業的發展。IBM目前已經推出16和17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給公眾使用,預計在明年推出擁有50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服務將在其雲端平台提供。

量子電腦讓科學家及商界領袖興奮,除了因為量子物理學聽起來「科幻」(估計大部分讀者接觸量子物理學的唯一途徑就是《星空奇遇記》等科幻電影),量子電腦技術亦有龐大的潛在商業用途。雖然屬於早期階段,但是一些科網巨企如IBM、Google、Microsoft等,似乎都對於量子電腦這一領域野心勃勃。繼AI及blockchain後,量子電腦已被譽為本世紀最能對人類社會造成翻天覆地變化的科技之一。

化工製藥率先受惠

有別於傳統電腦,量子電腦的運算建基於量子物理學現象,而不是電子技術,這分別使量子電腦有希望可以解決世上最高端的超級電腦一百年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其中一個最能率先應用量子電腦的領域是模擬龐大而複雜的物理系統,這意味着量子電腦在化工業、製藥業上能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另外,量子電腦的特性使量子電腦在運算Optimization的問題上也比傳統電腦更有優勢,近年大家熱烈討論的Big Data、AI、Deep Learning都牽涉Optimization的運算,量子電腦在這方面的能力預計將能大大幫助AI 的發展。

筆者並非科技專才或者物理學家,但每當見到新科技的發展,總是離不開要好好思考一下科技未來會怎樣影響環球的經濟,以至人類的思考及生活模式。最新的科技發展已經超越一般人的理解能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新科技將會令世界變得更有效率,資源運用將減少,勞工成本與能源成本也會相應減低,物價理應變得愈來愈便宜。

外國央行的官員執行政策的時候應該要留意financial parameters的變化,如果依然以「傳統智慧」去解釋量子電腦年代發生的經濟現象,是否還行得通呢?外國央行盲目要達到通脹目標已經不合時宜,既然通縮可能是科技和社會進步的結果,央行未來制訂貨幣政策的時候,可能需要新的經濟觀察指標,加息為了減息的口號確實令人摸不着頭腦。

作者為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