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4日

信析 信報投資研究部

依賴基建撐增長 香港淪落似日本

踏入2017年下半年,港股首個交易日恒指低開109點,其後跌幅收窄,午後一度倒升56點,高見25821點,惟受制10天線(約25779點)和20天線(約25820點)區間,收報25784點,升19點(0.1%)。大市全日成交751億元,升跌股份數目相若。港股呈好淡爭持格局,走勢暫欠明確方向。

本港經濟前景亦恍如港股目前形勢般似明若暗。驟眼看,MSCI香港指數市值較回歸前大升逾4.5倍,尤其近兩年港股市值明顯攀升,顯示資金源源不絕湧入。另外,香港外滙儲備過去20年大增4.8倍,位居全球第八位,還有名義本地生產總值(GDP)自回歸迄今累積增長89%等,都讓人產生香港經濟實力很不錯的印象。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早前發表的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成功蟬聯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反映回歸後本港優勢不減。

然而,沒有對比的成績並無意義。看看曾經與香港一同被捧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雖然在股市市值與外滙儲備上稍為落後本港,但新加坡的經濟於2004年開始突飛猛進,GDP總量過去20年累積增長近兩倍【圖】,遠較香港出色。若把本港經濟增長年率3.32%與星洲的5.75%拼在一起,即高下立見。這突顯香港近年只靠水浸推高資產價格,實體經濟陷入不進則退的困局。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多項基建項目,對本地GDP增長功不可沒,例如「十大基建」中的高鐵工程,造價由2010年初的669億元,至去年6月暴增兩成六至844.2億元,須要求立法會再追加撥款;西九文化區的造價更較原先估計的216億元,大增1.18倍至471億元。港人不禁要反思,若撇除這些頻頻超支的基建工程,香港過去20年的經濟增長會是怎樣的光景?

未來數年,本港將迎來多項大型基建的施工高峰期,2017/2018年度政府預算基本工程儲備基金開支微升近1%,即約917億元,並預期於下年度突破千億元大關,按年增加13.6%,至1042億元。早前有報道指出,4年後有關基建的開支將由目前的868億元,劇增44%至1250億元。如此看來,港府似乎難以擺脫藉基建營造經濟繁榮的思路,而忽視了對新經濟的支持。政府官員應以日本為鑑,若然基建能創造輝煌,該國經濟何以迷失近30年?

回說港股,恒指於5月和6月分別按月升4.25%和0.41%,五不窮,六未絕。參考昨天「信圖分析」〈恒指出現七連升機會不輕〉一文,過去兩月恒指表現甚至跑贏過往40年該月份的平均表現(5月及6月分別為按月平均升1.03%及0.12%)。而歷年恒指7月平均錄得2.74%升幅,表現屬第二佳的月份,上升股份比例亦高達68%。那麼,恒指在「七翻身」的本月會否交出亮麗成績表,不妨拭目以待。不過,本報EJFQ系統的日線無基準輪動圖卻見恒指與國指移向左方,即短線相對表現轉差,須密切留意恒指於25500至26000點之間整固一段時間後,最終會「開邊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