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4月6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Defined Benefit儲蓄不夠 易退難休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很多方面可能令其他國家既羨且妒,但美國人面對的壓力並不亞於其他地方。我們今期將繼續討論美國人的焦慮,焦點將放在退休儲蓄上。

目前美國最令人擔心的是醫療開支太大,應急儲蓄太少,退休儲蓄更加不足,然而只有28%的美國人擔憂退休生活。根據金融服務網站GOBankingRates.com最近一個調查,33%美國人完全沒有為退休儲蓄,23%只有不到1萬美元,另外10%儲了不到5萬美元。換言之,66%(整整三分之二)美國人沒有為退休準備任何儲蓄,或者所準備的儲蓄並不足以產生足夠收入應付退休生活。另一個由個人財務顧問網站NerdWallet進行的調查顯示13%美國人為退休儲了30萬美元或以上,但筆者對此表示質疑,除非當中計入了公務員的「界定利益計劃」(defined benefit plans)現金價值。

美國人到底為退休準備了多少資金?金融服務網站Motley Fool去年在一篇文章中引述了僱員福利研究所(EBRI)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美國2060萬個人退休賬戶(IRA)中合共有2.46萬億美元,也就是平均每個賬戶大約有12萬美元,但這同時意味超過3億美國人沒有IRA。

當然部分人會有其他退休儲蓄投資工具,例如最常用的401(k)退休金計劃,不過無論如何,這說明大部分美國人不是沒有退休儲蓄,就是嚴重不足,而且影響的將不只是他們本人。

勿指望靠社會保障

生活安定的受保護階層(Protected Class)可能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至少還有社會保障金和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應該可以保護退休準備不足的人日後不至於陷入貧困,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社會保障管理局(SSA)的年報,退休人士在2017年平均每月可得1360美元退休福利,按全職員工時薪計算就是7.85美元,社會保障金略高一些,但也相差不遠。此外社會福利佔整體長者收入34%左右,21%的夫婦和43%的單身人士有九成收入靠社會保障金。

美國目前有4120萬退休人士和300萬受養人領取社會保障金,而41%美國人完全沒有積蓄。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一篇文章指出,現時只有37%美國人準備了500美元以上的應急儲蓄。應急所指的並非僅是醫療,例如車突然壞了也要花錢維修才能上班。

SSA年報還有其他令人擔憂的數字,例如51%的非政府員工沒有私人退休保障計劃。至於社會保障制度是否可靠穩定,政客一定答是,但現實可能不一樣。隨着戰後一代相繼步入老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數目將從現在的4800萬人增至2035年的7900萬人,到時活躍工人與社會保障金領取人的比率將由2.8降至2.2。然而,戰後一代的退休危機感相當低,只有39%嘗試計算他們到底要為退休準備多少錢,而這些人當中,三分之一沒有計入醫療開支。他們平均認為醫療開支將佔他們退休收入的23%,比實際的33%低了很多;59%的退休人士預期日後主要靠社會保障金過活,較5年前的42%高。此外,離婚也成為退休憂慮原因之一,24%已離婚的戰後一代認為,如果沒有離婚,退休生活應該會過得比較好。另一方面,大約16%美國人過早從退休金賬戶中提出資金,另外有30%的戰後一代已經停止向退休基金供款。

令人驚訝的是,雖然戰後一代對退休的準備那麼不足,但他們卻仍然認為退休後的生活不會很差。美國退休保險協會(IRI)去年一個報告指出,雖然儲蓄不足,收入基本上就靠社會保障金,但10個戰後一代中有6個相信退休後的收入能夠應付基本生活開支,甚至能夠讓他們有限地(38%)或者盡情地(22%)享受休閒活動。現實是到他們80歲時,收入將僅夠餬口,生活要靠社會福利或者賺到錢的子女幫助。

生活逼人儲錢難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驗,在30歲之前覺得自己還年輕,錢用了可再賺,不用做什麼準備,但年紀愈大,危機感也愈大。那為什麼仍然那麼少人為退休做好準備?因為生活上有很多迫切的問題,長遠的需要通常會被排到後面。

美國人有很多不良習慣,例如飲食方面,事實證明他們財務規劃也做得不好,但這並不是說這些人本來就沒有做準備的打算。正如之前所說,生活上總有需要優先處理的問題,每個家庭都需要應付各種不同的開支,例如房屋按揭、食物、醫療、撫養子女、交通等等,更不用說繳稅。很多人之所以會儲蓄也是為了替子女準備上大學的錢,而不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

也有一些人運氣不好,失去工作或者遇上熊市,最後需要靠儲蓄度日。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個好例子,不少受良好教育的高薪人士在金融海嘯中失去了多年努力賺來的錢,部分為了避免損失更多而把剩下的資產賣掉,剛好錯過市場復甦,最後打回原形,要從頭開始,但退休時鐘仍在不斷倒數。

無論如何,美國現在有數以百萬計的戰後一代將要撞上退休高牆。社會保障金加上他們自己的儲蓄(如果有的話)也不足以讓他們過一些他們父母或者祖父母那種優越的退休生活。

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的,可以嘗試在各種小地方節省一點,日後就會積少成多,也可以選擇退而不休的生活。愈來愈多人在65歲後繼續工作,55%戰後一代預期自己會工作到70歲或之後,他們很多可能會說原因是享受工作,不想停下來,但我相信很多是因為他們需要工作才能應付生活。

能夠預早做好財務規劃當然好,畢竟複合利息要經過多年才能彰顯效果,如果估計退休後真的需要繼續工作,就要馬上做好相關準備,讓自己到時不會需要接受低薪工作。

首先,找出你認為到時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可能與現在的工作不一樣,但不要緊;然後開始尋求相關知識或者資格,在正式進入那個領域之前先累積一些經驗和人脈,最後鼓起勇氣開始新生活。

筆者認識一些採取這種做法的人,第一步的心態調整最困難,但只要跨過這個坎就會發現新工作生活比打高爾夫球和四處度假有意思得多,既可以把自己大半生所得的經驗和知識應用在新工作上,又可以增加收入,而且可以解悶,一舉多得。要記得,工作不是負擔,而是福氣,行動是解決焦慮的最佳方法。

政黨思維不切實際

美國人之所以焦躁不安,是因為他們看到國家走錯了方向,有人認為特朗普是美國人焦慮累積下來的結果,但他不過是個前兆。面對日益不安定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氣候,焦慮只會有增無減,不只美國,歐洲也一樣。現在歐美兩地,甚至連中國都開始擔心退休問題,全世界都處於焦慮之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數據證明目前的生活比幾十年前好,但那是平均來說,不代表每個人自己的生活,我們都有自己的問題需要面對,這些不安成了世界各地政治極端化的原因。

共和黨人幻想美國可以回到列根時代,落實當時的政策並得到同樣的效果;民主黨人幻想只要讓有錢人繳更多稅,所有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我用幻想這個詞是因為兩邊想法都不切實際。列根的政策在當時的確行之有效,但美國今天的人口結構和債務情況都已經截然不同;而向有錢人徵更多稅只會阻礙經濟增長,對普羅大眾有害無益。

要為國家面對的問題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法,兩大政黨必須作出重大妥協,但顯然不可能,意味美國將要繼續現有的路,直到危機直逼眼前,卻沒有其他更好的路可以選擇。不過筆者希望告訴大家的是,如果可以掌握好自己的未來,即使將來發生危機,對你個人而言也不會是世界末日,甚至可能有能力幫助其他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做好自己,美國將來一定會更好。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