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30日

葉家興 商管啟示

拒絕醫療勒索 維護臨終尊嚴

最近台灣有本新書《情緒勒索》,甫出版一個月,銷售即超越3萬冊。在網絡媒體當道、紙本書籍市場漸失的當下,《情緒勒索》的熱賣,顯示書中所述呼應了許多人的內心話。

同樣地,台灣知名作家瓊瑤最近在Facebook上寫了篇長文,交代臨終不要搶救,要尊嚴地離開人世。這篇發文也引發不少共鳴,獲得大量網友點讚與轉發。

無關的兩件事卻不禁讓人想起香港的兩本新書《香港好走:怎照顧?》及《香港好走:有選擇?》。獨立記者陳曉蕾在書中描述,許多香港病人臨終時所面臨的選擇,貌似很多,但其實很多時候,病人並沒有不被「醫療勒索」的選擇權。

何以謂之「醫療勒索」?其實就像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勒索者並非陌生的惡人,而是在親子、夫妻、職場、朋友等關係中,與我們熟悉的人透過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方式,讓我們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喪失自尊……在這過程中,被勒索者自我消耗殆盡,但勒索者卻振振有詞以為「這是為你好」!

「被活着」違病人意願

對於臨終病人而言,在生命將盡的時候,侵入性的急救措施雖然維持生命系統,但卻非常打擊心理尊嚴。與其說人是活着,不如說是「被活着」。這種違反病人意願的延命醫療,其實就像是醫療勒索。正如兩位日本醫師宮本顯二、宮本禮子在《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書中描述,他們在歐美很少見到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在亞洲國家卻常常見到意識不清、不能言語、臥病在床、包着尿布甚至被綁住手腳、從鼻胃管灌入營養品的病人。用這種模樣來做人生的謝幕,幾乎沒有醫界人士願意。

瓊瑤在許多華人讀者心中,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小說寫手。她突然丟出這麼不食人間煙火的文章,就是不想成為醫療勒索的受害者。她在雜誌裏看到報道,台灣後年即將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符合自己對臨終尊嚴的期待,因此選擇以公開的方式明志,希望子女不必害怕背上「不孝」的罪名,堅持在醫院加工治療,而讓她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在台灣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陸雲,曾眼眶泛紅地描述父親臨終前的折磨:「父親糖尿病多年,73歲中風,失明、插上鼻胃管……有一天深夜,他憤怒地拔掉鼻胃管,大家趕緊找救護車送醫,在急診處,我用力按住父親的手,讓醫師把鼻胃管接回去……」。「父親是注重榮耀的軍人,當下看到他憤怒的眼神,我就後悔了……」「我們家住9樓,父母感情極好,有一天父親痛苦至極地對母親說:『要不,我們牽手一起跳下去……』」(陳玉華,預約我的美好告別,《今週刊》第1015期,第98-108頁)

現代醫療在對抗疾病的戰場上功勳卓著,但過度醫療在延長生命的同時,更是增加許多不必要甚至無法忍受的痛苦。醫生以救人為職志,本是無可厚非,但有些治療手段變成為了維持生命而維持生命,不管療法有效與否,也不管生命的品質。醫學分科化提高了醫療手段的專業度,但在許多病例中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例如,醫治器官已超越了醫治人,生命長度取代生命品質,成為醫療成果的指標。

去年底,84歲的台灣知名資深媒體人傅達仁也上書蔡英文總統,盼望台灣通過「安樂死」法案。他在上書文中直言,願「以身為例」,當台灣「安樂死」合法首例。

無獨有偶,高齡91歲的日本知名電視劇「阿信」的劇作家橋田壽賀也在去年投稿給知名月刊《文藝春秋》,提到自己想要安樂死。因為日本沒有相關法律,她表示如果未來出現腦退化症狀,就會立刻前往瑞士踏上安樂之路。

安樂死涉及爭議太大,深受傳統文明影響的亞洲或許不太可能有明顯的推動者。不過,就以爭議較小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及台灣早在2000年通過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出發,或許是醫病雙贏的第一步。

應減少不必要醫療

根據台灣官方統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通過當年,在健保卡上註記拒絕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DNR)的人數僅有1萬人。但近5年來每年都增加4至5萬人,到了前年底累積人數到了26萬人。其中女性註記意願遠高於男性(分別為17.5萬人與8.5萬人),而大都會的註記率也明顯較偏遠地區為高。這些數字顯示台灣在推動生死教育的成就,拒絕「醫療勒索」成了許多人的共同心聲。

在香港,由於公共資源提供九成以上醫療服務,當事人可能沒有太多誘因要降低醫療服務的成本;而政府為了節省成本而限制醫療服務,又會顯得太冷血。因此即使目的是要降低醫療支出,但解套的關鍵還是在於讓更多病人了解健康生活形態的重要性,以及過度的醫療常常僅是在延長自己的痛苦,並且讓病人自覺地降低不必要的醫療。台灣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臨終尊嚴跨出一大步,香港呢?

香港地狹人稠,寸土寸金,安葬地點有限,因此政府推動綠色殯葬不遺餘力,例如現時在地鐵站很容易看到「撒灰於海上或紀念花園,回歸自然、海闊天空」的宣傳廣告。同樣地,在社會高齡化的背景下,病床及醫療資源的供需失衡也只是時間問題。有鑑於此,政府在提升臨終生命尊嚴的觀念推動及立法進程方面,也都需要未雨綢繆,加大力度。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