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28日

麥寶龍 解牛集

負入息稅具廣闊應用空間

香港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最終由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當選,帶領香港可持續地向前發展。回顧三位參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與胡國興都在競選政綱中,各自表述了稅制作為財政政策工具的理念,和提出當選後將推行稅務改革。因此,在大局已定下,筆者就從稅務改革角度,分析一下稅制改革與香港未來發展的關係,以及新一屆政府的稅務施政軌跡。

當然,參選政綱所提出的稅制改革內容,究竟多少可以落實,尚有待觀察。三人有關稅務改革的內容,最引起筆者注意的是曾俊華所提出的負入息稅制度 (negative income tax) 。 於下文詳述此點前,不妨先看特首參選人在稅務改革上的「主張藍圖」──這些主張都跟當前香港的稅制與未來發展有關係,故值得先作出一些綜述,從中窺探香港的未來。

關乎香港未來發展的內容三人都有觸及,但筆者認為三者都有不齊全之處,包括在民生和環保項目方面付諸闕如;關於營商產業方面也顯得比較零碎。但這也可以理解,因為畢竟這是一份競選政綱,而非一份正規的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案。

對於香港向前發展的路向,三人提出的稅制改革,主調都是提倡維持簡單和高效的稅制。在此稅制前設下,累進式或兩級利得稅確實能即時對初創和中小企給予扶持及起着提振的作用。

再者,當鄰近地區如新加坡和台灣的所得稅稅率現時僅高於香港半個百分點,加上歐美各國政府一片減稅「浪潮」下,藉着推行累進式或兩級利得稅制,的確有助香港經濟保持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三人政綱中,只有胡國興較清楚提及民生事務,包括政府可以為自願醫保提供退稅,若私人機構僱用殘疾人士可享有稅務優惠,故我們須繼續觀察新特首在這方面的施政內容。

建議具可操作性很重要

僅就有關稅制改革範疇而論,從會計專業角度看,筆者認為下任特首林鄭月娥所提及的內容比較「實在」。例如有關兩級制利得稅制,她清晰地提出以200萬元作為分水嶺,「企業首200萬元的利得稅率由16.5%降低至10%,為數以萬計企業減稅40%(首200萬元以後的利潤,稅率則維持不變)。」(林鄭月娥政綱3.49節)

試舉第二個例子,關於支援創新科技公司和鼓勵研究及開發,她提出的加計扣稅(super-deduction)建議內容也較具體:「企業在這方面的支出,可獲得比相關開支金額更高(例如200%)的稅務扣減寬免。額外稅務扣減也可適用於企業在環保設施、文化藝術及設計等方面的投資,以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林鄭月娥政綱3.51節)

不過,最引起筆者注意的,是落選的曾俊華所提出的負入息稅制度,很值得討論。他提出「探討引入負入息稅制度( negative income tax ) 的可能性──收入低過某一水平,不用繳稅,還可以獲得政府補助,這有助改善貧窮家庭的生活,亦可理順現時的福利津貼機制。」(曾俊華政綱51段)

事實上,負入息稅並非一個新概念。此概念萌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一位英籍女政治家首作描述。及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籍經濟學家佛利民教授(Milton Friedman) 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表了相關的學術文章;本世紀美國政黨──「綠黨」亦把此概念融入其政綱。

觀其理論層面,背後理念並不是特別複雜。從資源分配上,它令那些收入很低的人,不僅毋須向政府納稅,反而可獲政府的補貼幫助,而補貼金額就是「窮人」未曾使用的所得稅減免份額。假設免稅金額為1萬元,若然我沒有任何收入,則不僅毋須納稅,反而可獲政府免稅額的部分乘以稅率,假設稅率為50%,則我獲得政府5000元的補助。若假設我的收入為6000元,與1萬元的免稅額相差4000元,這樣我便可以得到政府2000元的補助。

可是,負入息稅於執行層面上卻極具爭議性。贊成一方認為它既能扶助低收入弱勢群體,又如曾俊華所述能藉此「理順」現今「架床疊屋」式繁瑣的福利津貼機制。佛利民教授甚至提出以負入息稅制代替政府社福援助,把社會中所需的褔利項目全數交由私人市場營運和管理。

反對一方則指出負入息稅的 「副作用」──抑制工作意欲 (disincentive to work) 。據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於1968至1982年間分別為負入息稅對工作的影響作多項實驗性研究,綜合的結果顯示,負入息稅對勞動力供應有負面影響,即按年供應減少2至4周。 極有可能基於此考慮,現今尚未有任何政府或經濟體全面實行負入息稅。

但這個「舊概念」如何適用於二十一世紀及往後的訊息科技社會,從前瞻性角度看,值得新政府參考。

向機械人徵稅作補助

據筆者所知,走在時代前沿的科技界人士,也曾在資源分配問題上對負入息稅的概念有所討論。最近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接受Quartz訪問時提出開徵「機械人稅」,所徵稅收將用於幫助被機械人搶掉飯碗的人。

他解釋,當獲得這方面的稅收,即可成立一個基金會,讓遭機械人搶走工作的失業人士進修,轉職至一些機械人暫不能取代的工作崗位,例如提供幼兒和長者照顧服務等工種。雖然蓋茨也考慮到,徵稅可能會間接減低機械人公司繼續研發的動力,但他認為政府應適當調整政策,平衡因為機械人而造成的大量失業人口問題。

另一方面,近年無人駕駛技術成為各國科技行業的發展熱點。2015年5月,戴姆勒公司 (Daimler) 獲美國內華達州政府的許可,准許其在該州境內公路上實地測試自動駕駛卡車;同年,該公司亦獲得德國政府許可,允許其生產的無人駕駛卡車在德國公共道路上進行測試。預料無人駕駛車在可見未來將投產;而澳洲礦業公司力拓集團,於2015年底在西澳有69輛無人駕駛卡車投入服務,以提高運輸工作效率。

可以說,隨着科技進步,無人駕駛汽車的優點備受重視,包括自動規劃行車路線,有助減輕塞車發生的機會,也可以減少資源浪費。隨着經濟向前發展,社會對物流運輸的需求愈來愈大,無人駕駛車的應用和服務需求預料也會日益殷切。但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必然會大量減少卡車司機的工作機會,如今在美國社會已有人擔心,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將危及百萬人的工作機會。

上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也提出了香港「再工業化」計劃,在二十一世紀再次提出「再工業」,當然不是指設廠生產那麼簡單,起碼是生產「半自動化」,甚至「全自動化」。在生產「全自動化」下,24小時生產相信會司空見慣,甚至工場可以關掉光源,節省電能而同時進行生產,在這種情況下也不需要有工人當值,即所謂的「黑夜工廠」(dark factory)。

筆者之所以特別注意曾俊華提出的負入息稅制,是因為從前瞻未來發展角度看,正如蓋茨之所以提出向機械人徵稅,在於生產全自動化,機器取代了人手,為此,政府需未雨綢繆,對企業的自動化操作進行徵稅,再用稅收所得作出補助;或起碼需調整稅務制度,使因科技向前發展而令在原來工作崗位上的人收入大減,甚至丟了工作沒有收入者可獲得補助,及早籌謀以解決這個早晚出現的社會問題。

作者為香港科大商學院會計學系講師

(本文由科大商學院傳訊部筆錄,麥寶龍博士口述及整理定稿)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