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1日

麥寶龍 解牛集

預算案有願景欠落實政策計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周三發表了本屆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也是他上任後的首份。這份預算案給筆者的整體印象只可概括為「中規中矩」。預算案涵蓋前瞻性的提案和新思維,但論到如何落實政策建議,卻最快要待明年方可略見眉目,個別項目更未有提及較清晰的時間表,預算案中只用「政府正研究相關細節」略過!

在紓解民困方面,預算案確實讓筆者有點失望。雖然筆者對預算案已提及的紓解民困措施表示歡迎,但在政府錄得928億元巨額盈餘並坐擁9357億元儲備時,財政用於利民紓困的項目約需351億元,較去年預算案卻少約一成。

稅制全面檢討緩急有序

從整體角度看,筆者體會到新任財政司司長的公共理財基調是不會輕易減稅的,反而更看重政府如何開拓新的收入,亦即以「創富」為主調,當中包括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屬下成立一個常設「稅務政策組」,全面檢視本港稅務政策。

其實香港稅務條例和制度已沿用超過半世紀,要全面檢討並非什麼新思維,而是理所當然的事。單從各會計專業團體、稅務學會、會計師事務所和學者多年來不斷向政府提出檢討現行稅制,便知有確切需要。筆者不但喜見新預算案終於倡議成立這個「稅務政策組」,再從陳司長的補充裏得知,該政策組的短期目標是草擬如何利用稅制作工具,去爭取創科及飛機租賃等外資來港投資;而擴闊稅基、與國際稅務規定接軌和研究如何通過提升科研開支和相關的稅務優恵,以促進香港的優勢及新興產業發展,則為繼後的工作目標。這緩急有序和具方向性的思維無疑已獲得會計業界一致的認同和讚許。筆者期盼這政策組能早日投入運作,努力為我們追回在這方面已失去的光陰。

紓困政策措施相當保守

在一次性紓困措施方面,報告內容顯得相當保守。關於退稅上限2萬元,差餉寬免上限每季為1000元,兩項措施均沒有驚喜。記得筆者在本欄發表的〈構可持續稅務減市民千斤擔〉一文提出,政府的扶貧紓困措施可以有多種做法,包括長短期性的政策措施。若政府能夠在市民日常生活中,例如租金、照料子女和供養父母等民生支出上提供稅務扣減,肯定對紓解民困發揮直接效用。筆者在同文中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在租務上,政府可考慮對自住的主要居所租金支出作稅務扣減;第二,政府可考慮擴闊供養父母、祖父母免稅額和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兩者的應用範圍,可惜在新的預算案中未有提及。

在一次性紓困措施上,新的預算案予人走不出過往預算案的「框架」。在恒常性扶貧紓困措施上,則有所討論和着墨,包括多年來也曾討論的擴闊稅階等問題。今次提出把稅階從4萬元擴闊至4.5萬元,增加了5000元,據財政司司長解釋,主要因為多年來也沒有改動,故需要作出適當調整。事實上,按通脹作出調整,其實也應不止此數目。誠然,擴闊稅階值得歡迎,在技巧上也是可取的。因為此舉的確有助納稅人減輕一些稅負,卻又沒有讓需要納稅的市民因此而脫離了稅網,確保納稅人數目不變。

就中小企方面,剛發表的預算案在這方面並無新的舉措,只用了較短篇幅說明政府將繼續為本港中小企提供支援措施,例如延長專項基金的申請期和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特別優惠措施申請期等。

中小企需稅務政策支持

政府對中小企可進行直接的資助,其實也可透過稅制來給予支持。譬如實行累進利得稅率制,當企業在艱辛經營環境下只取得微薄的利潤,若政府對中小企小數額的盈利徵收較低的邊際利得稅率,讓其積累資本,當企業經營力量壯大,盈利回升,屆時再徵以較高的邊際稅率的利得稅,對中小企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再者,筆者認為,透過稅率寬減或稅務假期(Tax Holiday)(讀者可參閱筆者在〈預算案如何令施政見成效?〉對稅務假期的論述,2月14日刊出),較金錢資助為佳。理由是,透過稅率寬減或稅務假期,政府在企業營運或生產的規劃過程中或在成本估算方程式上,並沒有作出干預,對中小企業的經營可能更具自發的激勵性。

關鍵是如何落實政策

除了351億元用於紓困措施外,政府預留其餘的610億元盈餘於以下的三大範疇︰

一、預留300億元加強安老和殘疾人士康復服務,包括推出措施確保院舍照顧服務質素,並加強長者社區照顧服務。例如加強對殘疾人士學前訓練、住宿照顧、日間照顧、社區支援、就業以及無障礙設施和交通等範疇的支援;

二、預留200億元於未來5年在各區推展26項體育和康樂設施,包括增建和重建運動場、體育館、足球場、游泳池、單車場、網球場以及休憩用地;及

三、預留100億元支援香港的創科發展。

坦白說,筆者對這部分的財政預留有點憂慮。很明顯,政府預留了600多億元,分別用在安老、體育和支援科技創新發展,原則上是絕對正確。金錢是預留了,然而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落實政策?

在安老問題上,政府倡議「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原則,並承諾持續加強對體弱長者的社區照顧及住宿照顧服務;而安老事務委員會亦會積極籌劃中長期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然而,據當前現實情況看,有數以千計的長者仍然在輪候入住安老院舍,有些更在輪候時等不到安置便離世,令人傷感。雖然政府承諾預留610億元加強以上各項服務、設施和發展,令人有良好的期盼和願景,但如何落實,預算案只作列項式的陳述,卻無具體的政策計劃或線索。

總括來說,新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在多方面的確勾畫出多個良好願景,對於這些未來發展,財政司司長是有所思慮,有所考量和承擔,但還是這一句話──欠缺落實的政策操作計劃,不夠「實在」。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新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可否在即將換屆的新政府中繼續肩負財政司司長重責,服務香港和市民,仍是未知之數,相信這一點也限制了司長對規劃未來如何落實政策的思維。

獅城預算案新猷「啟示」

附帶一提的是,在時間上,香港的《財政預算案》公布較新加坡政府公布的財政預案一般晚兩至三日。今年香港於本月22日(周三)公布,但新加坡已在20日(周一)便發表。筆者表明並無「外國月亮比本地更圓」的意思,也明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政治氣候、社會氛圍和特點,但細看新加坡新一年度的財政預案,的確有一點令筆者「驚喜」。

其中有一項新措施是資助首次組織家庭的新婚夫婦置業。新加坡土地房屋的特色是當地有政府組屋(BTO),也有「重購置」(Resale)的物業。物業設計會較舊式,契約年期也會較短,樓價也相對便宜。如果新婚夫婦組織家庭,婚後希望自組小天地,若購置這些「重購置」的物業,最高可獲當地政府津貼7萬坡元。有趣的一點是,如果這類個案的新居地址接近其父母的居所,便可額外獲得政府2萬坡元的津貼。

當然,香港特區政府不必亦不應對此政策「照抄」,筆者闡述這一點,只是想說明,一份《財政預算案》若有嶄新的政策新猷,的確可以令人耳目一新。雖然香港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的確有不少願景,新任財政司司長也對一些影響到香港未來發展的問題提出認真思考,也有承擔,只可惜缺乏落實的政策操作線索,期望能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更具體的措施藍圖。

(本文由科大商學院傳訊部筆錄,麥寶龍博士口述及整理定稿)

作者為香港科大商學院會計學系講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