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0月8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投資心理必學展望理論

許多早期行為決策理論與現實有所差距,關鍵是他們假設了人是絕對理性的,但現實卻明顯與理想的推論有別,我們讀財經時還要讀類似的「超理性使用不能理論」,幸好近代的行為經濟學家及心理學家多以實務角度去研究,為我們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投資心理學最為經典及影響深遠的相信是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這個理論由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及Amos Tversky於1979年提出,分析一般人在有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會作出什麼決策及基於什麼去作決策,並了解在不同機率及不同風險決策時的心理歷程及反應,經過多項實驗及研究後,得出理論中最為重要的方程式,能夠數理化顯示行為的趨向,Prospect Theory的函數理論:

O=w(p1)v(x1)+w(p2)v(x2)+…w(pn)v(xn)

O是所有結果的總合;x1及x2是各種能發生的情況或結果,例如明天恒指上升100點或下跌50點;p1及p2是那些結果相對的機率,例如恒指明天上升100點的機會為60%,跌至10000的機會為0.001%;而v是價值函數,即是決策者心中衡量各項結果的相對價值;w為機率比重函數,是一般人對機率的反應度。

看【圖】便明白這個理論說什麼了:

價值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效果,參考度可想像成「開始滿意的程度」,從上圖可見,一個人賺錢超過參考點的時候感受到的價值是正數,蝕錢的時候是負數,正負分水嶺是他的參考點,例如叫你冒風險炒股票只能賺10元你應該不會試,但能夠賺來10萬元你便會去考慮,不同人的內心也有不同的尺,當結果過了這把尺才會成為有價值的事。

重點是這個結果到了某個位的時候,價值的增長便會慢下來,例如你由10萬元身家增長至1000萬會非常開心,但10億增長至1000億身家的感覺就不會那麼大,即那1000萬以上的價值增長是會放慢的,這也解釋了普遍成熟城市的經濟增長會放慢,因為人沒有以往在發展中城市那般勤力。

另一方面,在圖表左下角你會發現人對損失的不開心反應是會與負面結果成正比,例如你身家減少的過程中你會持續感受到相對價值下降,而且那感受是愈來愈強,即你有1000萬時蝕100萬感覺是不開心,但你只有100萬時輸了90萬感覺可能相當震撼!

賺錢感覺不及輸錢強

換句話說,人對效果極嚴重但未必會發生的危機,會有很大的恐懼或感受到價值的損失,特別是在親身感受到的時候;就算我們知道年輕時患上危疾的風險比率不超過1%,但有些人看到親友入院,便會感受到危疾保障的價值,見過有人立即花超過人工5%去單買一份危疾保障,再花多15%買醫療、儲蓄及人壽保險,人工少了20%但所能規避的風險機率相當低,而其他大機率但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又沒有去準備好。

又例如股災數年才會發生一次,縱使我們知道長線投資是會賺錢,卻仍會因股災的恐懼而不敢投資股票。

同一道理,我們投資賺錢的感覺是好,但比例上不及輸錢來得強,所以一般人不是理性對待賺錢跟輸錢的股票,因賺錢的刺激未必及蝕錢的來得強,所以我們是傾向賣出賺錢的,而在輸錢時不能思考如何執行才好,因而留着一身蝕錢的股票不賣。

今次只是初談展望理論的基礎,展望理論還有更實在的用處,下回再跟大家分解。

Q&A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