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27日

姚穎謙 上善若水

Garmin食正奧運熱潮

英國脫歐的意義重大,她作為前歐盟的第二大經濟體,在政治上是各國關係的緩衝區、黏合劑,她脫歐後勢必引發歐洲大陸各國,藉歐盟條約第五十條(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Article 50)陸續退出歐盟的浪潮,英國本身蘇格蘭及北愛,和英格蘭的政治取態的巨大分野,也在這次公投中表露無遺,因而蘇獨的步伐勢必加劇。

歐洲的動盪,讓美國的聯儲局難以宣布加息,是高息股如港股置富(00778)和美股Altria(MO)周五逆巿上升的原因,對高息股wearable(可穿戴裝置)企業Garmin也有利。跟大部分新興行業股一樣, Garmin其實是一間歷史悠久的公司,由Gary Burrell和Min Kao共同於1989年創辦。只是一直以來,它做好的是手提、移動和固定位置GPS裝置的生意,以汽車應用為主。該項技術的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甚強,跑手在不規則的路段上競賽所產生的速率、拉力等計算都需要精準的計算和定位技術。

穿戴產品勢將受益

奧運熱潮對體育用品股有多少影響?從與旺角某大wearable店商的對話可知一二,店商曾跟筆者笑稱wearable的生意,在渣打馬拉松舉辦前夕特別暢旺,多款手錶賣至斷巿,他難以想像香港的運動愛好者有這麼多,認為健身僅為一時風尚(fad),跟香港人面對幾日嚴冬爭相買羽絨相似。

渣打馬拉松只是跑步一個項目;然而,在奧運中,除了瑜伽及美式足球外,各類熱門運動都有涵蓋,因此這樣的一時之熱極有可能讓wearable受惠。回顧上一次2012年的倫敦奧運,當時英倫的跑步用品銷售急升三成,划艇機上升25%,里約熱內盧奧運於8月5日開幕,wearable也將因而得到提振。

Wearable炙手可熱,而Garmin的主要對手有兩類。一類是專門開發運動wearable和軟件的公司,如Jawbone、Suunto和Fitbit。另一類是「大到不能倒」的科網企業,如Google、Apple,近年時裝或運動品牌如Underamour和Fossil也加入了戰場。然而,運動公司開發的wearable與眾不同是由於他們的固有群組,所有對科網公司稍有研究的讀者也知道,只要有強大聚眾力量的平台,公司就能透過硬件的不斷更新換代而產生利潤,Apple的iPhone和iPad是其最經典的例子。

Fitbit賬戶2000萬個,活躍用家超過1000萬人;而Garmin Connect現有賬戶1500萬人,其中500萬人是在2015年新申請的。人們一旦習慣於某一特定平台互動就很難抽身,這在非潮流類的平台尤其如此,而習性一旦養成,則Apple等大企就算燒錢也很難改變。何況健康數據屬於專門範疇,科網企業在眾多的領域下皆面對強敵,策略上放棄專門板塊是道理使然,這樣運動企業的平台愈發壯大,在專門領域上的領導優勢日益廣闊。以跑步的數據為例, Garmin可以提供跑步節奏(Candance)、機能回復(recovery)、帶氧量(VO2 Max)、相對表現等指標, 可以電子測心率,而手錶手帶的電池續航力又足以讓用家得悉晚上的睡眠質素,這些功能全都必須有硬件配合;可知運動公司的優勢,並不是Apple在應用平台上找第三方開發商就能輕易超越。

健身運動平台多捧場客

雖然汽車業績現時缺乏增長力,但Garmin在技術上的累積,近年終於大派用場,健身和運動。現在書店體育健身書已從專門書籍的書架升級至熱門書籍的當眼位置,隨意一看,無論是「躲在家裏偷偷練:2周就有好身材」的DIY「宅健身」健身書、關於身體和物理知識的「Dr.史考特健瘦身教室」還是養生療法的「醫學瑜伽」都各具捧場客,健身和運動應可成為習慣,wearable能把抽象的身體機能轉化為確切的數據和指標,使朋友們在每次運動後就算滿身疲累、大汗淋漓得更有效率,成為了每個認真運動的運動愛好者必備之物。

Garmin的股價增長並不顯著,自公司於2000年12月上巿以降,從14元上升至現時的40.77元,上升2倍(沒有把股息重投股票),與科技股的大部分同業的數百甚至數千倍的漲幅不能同日而語,但仍穩勝道指的65%。但是,誠如兩位創辦人說講,公司注重的是人、令人欣羨的資產負債表,以及透過股息和股價為股東提供卓越回報。公司奉行漸進股息政策(progressive dividend policy),連股息的回報4.1倍,為基金經理在分散風險和提供穩定股息回報方面提供了不少貢獻。

下集我們一起探討Garmin商業模式所遇到的風險及它最新的估值水平。

Facebook.com/yiuwinghi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