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4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控制恐懼 安心創富

投資理財有兩個心理大敵——「恐懼與貪婪」,上期跟大家分享過貪婪的簡單處理方法,今次看看如何打倒恐懼。恐懼是令你在投資理財中錯失良機的大敵,就算你理性分析出一項投資會上升,但若你以前在同類投資輸過大錢,那就英雄難過恐懼關,總會在想買的時候停手或減磅,但通常幾個月後就會說:「早知我買多幾手啦」。

我們其實要慶幸自己有恐懼心,理性的恐懼是我們對抗貪婪的好朋友,如果一個人全無恐懼,就像燈蛾撲火,次次有機會就全數買入,再多的錢也不夠輸。但太多恐懼會令我們錯失真機會,貪婪與恐懼同時出現,更會令我們無限內鬥難以決策,又會令我們錯失機會。

恐懼亦敵亦友

我們會恐懼,其實是怕期望與現實出現差距,為簡化這篇文章而不去用太深的學術名詞,我將投資上的恐懼簡單分為理性與感性。理性恐懼是因為真的有可能會出現誤差,那我們做好準備就可以了;感性恐懼卻會令我們在無因由下害怕,對手是自己而不是外人。我們要認清「理性恐懼是朋友,感性恐懼才是敵人」!

感性恐懼是從以往經歷過期望與事實有出入而產生的後遺症,這不一定與投資有關,有許多人會把生活上的經驗套用在投資上,例如小時候嘗試新事物多會碰釘,長大後就不敢嘗試有風險的事情,這是相當正常。

投資跟我們的人生觀及歷練相當有關係,例如買股票因股災輸錢而認為所有股票都是垃圾,1997年買樓輸錢便認為樓唔值錢等等,這些嚴重損失帶來強烈的感性恐懼,而因為理性上我們亦知道買股買樓都有風險,所以難以分清自己是因感性恐懼而帶有偏見,結果就是只把買股票買樓與輸錢掛鈎。

可用知識補足

其實,所有理性恐懼都能夠用知識去補足,但我們很多時不去仔細了解一項投資,又或是過度以某一角度看投資而產生偏見,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有專業人士。

但香港做理財的多是以銷售作為收入來源,所給的意見大多受公司產品影響,故部分顧問難以給出絕對公正的意見,變相令許多人不願找理財顧問,最後真正有心的好顧問無法發揮所長。

現實上,我們應該自己先去了解,再找有較多經驗的朋友詢問,加上一到兩個真正專業人士的見解,就大致可以作出理性決定,這就排除了理性上分析不足的可能。

雖然老生常談,但是首先要明白的,天有不測之風雲,任何事盡了力就叫「對得住自己」,做足了出意外時的理性準備,例如自動止蝕機制,就足夠了。

理性上的準備做完,剩下來還會驚就是感性恐懼的證明,這時要處理的便是用心理輔導的方法。

通常在心理有陰影的人都會有這些見解:

1.事件恒常化:每次都是這樣,買股票一定輸……。

2.事件個人化:其他人買沒有問題,但黑仔的我買一定輸……。

以上兩大「理由」,把事情內化了,即是把問題融入自己身上,在感性上畏懼了投資股票。可用以下輔導學的解決方法:

請將以上兩個見解轉化為︰

1.事件單一化:今次輸股票,下次可能贏!

2.事件普及化:大把人陪我輸,但我會找方法下次不做這班人!

其實股災時人都受貪婪影響,任何人在那個時機出手都會出事,世界不會因為你而轉,只要清楚變幻原是永恒,輸了錢及早止蝕,不要把事件內化,時刻重新認識一項投資,就能避開大鱷希望我們出現的過度恐懼及過度貪婪,從而平衡理財投資的回報與風險了。

筆者有多年投資經驗,至今也算能準確預測出多個大市轉角位,但還是一定會有犯錯的一刻,明白的是凡人皆有錯,我是凡人,故早已接受犯錯。當然分析愈準確一定愈好,但最關鍵是犯錯後翻身有多快,這就是我認為的高手與低手的分別,而不單止預測市況有多準。

Q&A電郵:[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