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18日

私人銀行暨財富管理專題特刊

中國銀行(香港)私人銀行
善用優勢打造全方位服務

中央政府積極倡議的「一帶一路」戰略,橫跨亞、非、歐沿線60多個國家,不但有助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更會為本港的銀行業和財富管理業提供巨大商機。

去年5月,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表示,其與母行中國銀行一直在審視各自於香港及東盟地區業務的整體商業策略,並審視對該地區銀行業務進行重組的戰略價值和可行性,其中包括擬議將中國銀行在東盟部分國家的銀行業務及資產重組並轉讓予中銀香港。

該行表示,將繼續尋求開拓在東盟地區等海外市場的業務發展潛力,為內地「走出去」企業、香港及東盟地區客戶,以及大型跨國企業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表示:「我們的優勢在於整體的網絡,涵蓋香港、內地和東南亞,在當中扮演的角色不僅為超級聯絡人,並可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產品和服務。」

她指:「我們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並會透過集團內各單位的聯動為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我們會盡量發揮自身的優勢。」

擴展東南亞業務 實現業務一體化

東盟是亞洲發展迅速的貿易區,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目前,東盟各國總人口約6.2億,經濟規模逾2.5萬億美元,過去10年保持6%的年均經濟增長。

同時,東盟國家與香港的經貿關係十分緊密。東盟作為一個貿易共同體,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內地。東盟同時也是香港的第四大出口市場,跟隨中國內地、美國及歐盟之後。

曾錦燕指出:「這些東盟國家的經濟增長近年平均為5至6%,未來將成為中銀香港的潛在新增長動力。」

她續指,雖然東南亞的離岸私人銀行市場已有一定發展,但是在岸的財富管理和企業銀行業務等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她說:「我們暫時並未見到很多外資銀行投放大量資源在當地市場。」

她說,未來中銀香港將由一家香港本地的銀行轉型成為區域性銀行,從而在客戶服務和維護、盈利和風險管理等方面實現一體化。她續指,該行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將首要針對中資、港資企業以及當地華人客戶群體;未來會積極在東南亞地區增加資源,包括在當地增聘人手和擴展業務。

上月中,該行獲批准在汶萊成立分行,成為首家進駐汶萊的中資銀行。

「一帶一路」助拓人民幣產品服務

中銀香港去年榮獲英國《銀行家》「2015年香港區最佳銀行獎」。有關評審團認為,該行抓緊「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及自貿區建設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推動業務發展,表現優異。

此外,該行榮膺《亞洲銀行家》2015年亞太及香港區「最穩健銀行」,並已連續兩年獲得這兩項桂冠,充分彰顯中銀香港雄厚的財務實力。

該行亦獲得《Global Finance》雜誌頒發「2015年中國之星大獎」中的「最佳在岸利率對沖」獎項及《亞洲銀行家》雜誌舉辦的「2015年環球人民幣資產排名」中被譽為「香港最佳離岸人民幣債券承銷商」。

自2004年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以來,香港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截至2016年3月底,人民幣存款總額(包括客戶存款及存款證)共7,594億元。根據今年3月中公布的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香港的定位將由一個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發展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上月初在香港出席論壇時表示,香港擁有成熟金融市場和專業人才,而且可提供各類型融資平台,相信將會在亞投行中擔當重要角色。

曾錦燕指出:「越來越多一帶一路的基建項目正在開展,而自從去年以來,我們在東南亞地區展開了相關業務。香港憑藉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將其優勢及經驗應用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積極為客戶尋找新機遇

近年來,人民幣在全球交易、支付及貿易融資等方面的排名逐步攀升。人民幣目前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去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將會把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正邁向新的里程碑。

曾錦燕指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央行會以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同時,從長線組合管理的角度出發,人民幣資產在個人的投資組合中亦不可或缺,多與少只取決於個人的風險胃納。

她說:「作為投資者,當然十分樂意看到人民幣只升不跌,但是一種貨幣長期持續升值並不現實。人民幣正不斷邁向國際化,最終將實現自由兌換,正如美元等其他任何國際貨幣一樣,有升有跌十分正常。」

面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和環球市場變化,中銀香港私人銀行會繼續積極為客戶尋找新機遇。她指出:「我們會根據市況建議投資者對其組合進行適當調整。當然有危亦會有機,不少投資者也在尋找新的機遇。」她指:「這些客戶的海外資產配置主要投資在債券,因為股票、外匯和黃金近期比較波動。此外,我們也透過龐大的客戶網絡,為客戶提供海外實業投資的選擇,包括房地產和股權合作等。」

她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在過去數十年保持雙位數的高速增長,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直維持較高增速並不太現實。她指,中國作為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即使是6.5%的增長已十分不錯。「中國經濟正經歷整固期,但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