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4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勞力萎縮 增長困局

本欄上周剖析未來數十年世界各地人口結構的命運,世界人口持續老化乃不爭的事實;但大部分讀者最關心的,想必是人口結構逐步改變,對當下經濟有何實質影響,下文就來探討人口結構如何衝擊經濟增長。

所有政客及經濟學家都希望美國經濟增長水平能重返3%以上,歐洲、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區亦有相同盼望。美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增長0.6%,過去6個月增長亦放緩至不足1%;相比之下,過去5年平均2%的增長率原來已經很不錯。筆者早前一連多周在本欄向美國未來總統發表公開信, 剖析經濟狀況之餘,亦提出重振經濟增長的愚見。只是筆者也不得不承認,礙於基本經濟現實,重振方案面對很大阻力。

提高生產力推動GDP

GDP增長只有兩個基本部分:生產力增長及勞動力增長。

換句話說,推動經濟增長的方法只有兩個,要不是增加(勞動)人口,就是提高生產力。經濟增長不能靠什麼神奇法寶,只有「生產」更多才能推高GDP,國內「生產」總值並非浪得虛名。

作為數學符號,希臘字母「Δ」代表變化,因此GDP變化可寫成以下方程式:

ΔGDP = Δ人口 + Δ生產力

換句話說,GDP變化等於勞動人口變化加上生產力變化。因此,籠統而言,經濟衰退基本上乃生產下跌的結果,皆因人口在正常情況下不會下跌。 其中的啟示清清楚楚:若要推動經濟增長,就必須提供有利促進生產力的經濟環境。

本文旨在探討人口結構,剖析勞動人口轉變如何影響經濟增長,但進入正題前先岔開一筆,看看美國生產力持續下降的形勢如何令人擔心;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個發達經濟體亦面對相同的困局。

2015年美國生產力增長0.6%,為2013年以來最小的增幅;過去5年生產力按年增長率都不超過1%。2007年至2015年的年度生產力增長平均為1.2%,遠低於1947年至2015年的2.1%長線平均值。

美國生產力過去10年走下坡,經濟學家歸咎於投資不足,導致資本密集程度出現前所未見的跌勢。他們因此主張讓利率繼續保持在低水平,理論上應可鼓勵商家投資。然而,包括筆者在內的論者卻認為,中央銀行利用貨幣政策把利率人為地遏抑於低水平,乃投資減少的肇因。央行刺激經濟措施過度,既未能鼓勵商戶投資生產性資產,從而增加競爭力以搶佔市場份額,反而促使企業收購競爭對手及整合行業,導致僱員人數下降。拜聯儲局所賜,收購對手比競爭更划算,回購股份比投資進而提升生產力更便宜,生產力不跌才怪。

【圖1】所見,上世紀70年代通脹肆虐,當年生產力亦跌至與目前相若的低水平。生產力問題留待文末再談,把實際生產力數字套進上文提及的經濟增長方程式,自會發現形勢不容樂觀。

經濟數據顯示,發達國難以推動生產力增長;即使新興市場隨着經濟愈來愈繁榮,推動生產力亦愈來愈困難。以中國為例,在相對短的日子內,數以百萬計人口由貧苦農民晉身為工廠工人,生產力毫無疑問上升;拜新機械所賜,農業生產力亦增強。只是平坦增長大道已經走畢,未來生產力增長將較難求。

對發達國家而言,部分問題在於當今經濟以服務業為主,提高洗衣店、餐廳及髮廊的生產力,遠比製造業及農業困難。儘管服務業持續增長,生產力不斷改善,但單憑這個界別,難以推動整體生產力顯著上升。

閒話休提,現在就來看看人口與就業的關係。

日本西國撫養比堪憂

發達國家人口都在老化,差別只在於程度;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1. 營養及醫療改善,國民因而活得更久。

2. 生育率持續下降,跌至接近甚至低於人口替代率。

沒有趨勢可以持續千秋萬代,但除非出現某些狀況導致人均壽命下跌或嬰兒數目上升,否則人口老化趨勢相信會持續下去。

發達國人口老化帶來各種各樣的經濟後果,對勞工市場影響尤其重大。即使國內人口總數相對穩定,甚至有增無減,但對經濟作出實質貢獻的工人數目卻下跌。

各國童工法例及習俗各有不同,在美國只要年滿16歲或以上,不論是在職還是正積極求職的人士,都屬勞動人口一分子。退休階層的界線則較模糊,65歲雖然為退休年齡,但不少人選擇繼續工作,既可能出於自願,亦可能因為生活需要。

人口結構統計中有所謂的「撫養比率」(dependency ratio),即工人數目相對於人口總數的比率;工人比例愈低,每名工人撫養老幼親屬的擔子就愈沉重,即使不用直接撫養,也要為相關開支繳稅。

【圖2】由皮尤研究中心根據聯合國數字製作,揭示世界不同國家由現在至2050年人口將出現什麼變化。值得留意的是,意大利、德國及西班牙未來30年撫養比率將嚴重惡化,西班牙的情況尤其堪憂,比率之高僅次於日本。日本人口持續老化乃眾所周知,只是西班牙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而且該國早前陷入經濟衰退,導致大量年輕人離鄉別井,撫養比率的真實情況恐怕比統計數字更糟糕。

勞動參與率拾級而下

閣下也許會質疑退休者實際上並非由勞動人口照顧;靠積蓄維生的退休人士的確如此,但依賴退休金生活的長者,其退休金仍要靠稅收及經濟增長加以維持。

15歲至65歲人口數目並不等於工人數目,利用勞動參與率(participation rate)才能計算實際工人總數。由於美國勞動參與率數據詳盡,以下討論就以美國為焦點。

在美國人口增長放慢之餘,生產力亦下跌,此所以GDP實質增長未能重返以往復甦時期的水平;當前復甦期GDP增長疲弱不振,正正源於就業水平年度增長遠比以往低。

未來經濟增長潛力又如何?假如「自然」失業率為略高於4%,現時官方失業率有5%左右,不就說明美國已經沒有多少具生產力的工人,可以投身社會推動GDP增長嗎?事實並非如此,一切其實都要看勞動參與率。

勞動參與率量度勞動人口中的活躍一群,定義為受僱者與積極求職者的總和,不再四出求職的人士並不納入勞動參與率之列。經濟衰退時,不少工人心灰意冷,不再找工作,勞動參與率因而下跌。

先來看看美國民間勞動參與率實際情況【圖3】, 2000年以來,相關比率持續下跌,這很大程度反映二戰新生代陸續退休的現象;然而,經濟大衰退以後,就業市場急轉直下,不少人找不到工作因而重投校園,又或變得心灰意冷,不再求職。理論上,這意味很多人現時投閒置散,他們不屬失業之列,日後有工作機會亦願意再戰職場。因此一旦經濟增長步伐加快,投閒置散者再次覓得工作,工人數目就會增長,GDP亦會得到額外提振。

【圖4】顯示男性勞動參與率,1950年至今相關比率持續下跌,看來似乎有點奇怪。一如上文提及,問題某程度拜退休人數愈來愈高所賜,但其他因素亦發揮作用。即使人口持續增長,男性勞動參與率下跌幅度如此之大,理應顯著拖低1950年至今的GDP表現;然而,在1950年至2000年間,美國經濟增長卻相當強勁,理由何在?

答案在【圖5】,1950年至2000年間,女性(佔美國人口一半)勞動參與率升了一倍;事實上,總體勞動參與率期內所有實質增幅都是百分百來自女性。要不是婦女投身職場,美國經濟定必日落西山。然而,2000年以來,女性勞動參與率原地踏步,經濟大衰退後比率更開始下跌。同樣地,戰後新生代退休是原因之一,但其他因素亦發揮作用。

(順帶一提,不讓婦女以任何重要方式參與經濟的國家,本國經濟增長定必受到遏抑。這類國家的經濟情況一般達不到發達國水平,如不作出相關社會調整,國家經濟將惡化。)

55歲或以上組別方面,勞動參與率自1950年起拾級而下,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為止,之後卻大幅攀升。65歲或以上長者繼續充當勞動力一分子,大多並非出於經濟原因,而是不想就此退休。此乃社會新現象,見諸世界各地發達國家,不僅因為人均壽命延長,亦因為老年人健康改善。長者想工作得更久,成為社會生產力一員,貢獻經濟增長,這是好事。

另一個怪現象是,25歲至54歲應是工作能力最旺盛的組別,但其勞動參與率卻不升反跌。由1950年起的半個世紀,相關勞動參與率一直向上,但2000年以後卻開始走下坡,原因肯定不只「退休」。

再看看一個更奇怪的現象,愈來愈多年齡介乎20歲至24歲的年輕人,選擇脫離勞動力。上述趨勢源於2000年,並非最近才出現的現象,但在經濟大衰退之後卻變本加厲。研究顯示,這批年輕人當中不少會繼續升學,但其他因素亦有一定影響,值得進一步探討。

【圖6】的數據來自阿特蘭大聯儲銀行,反映不同年齡組別投閒置散的原因,相當有意思。筆者認為最有趣之處在於年紀較輕的殘疾人士數目不少。在46歲至50歲的組別,列入殘疾者的比例為10%至15%。過去15年,獲殘疾福利補貼的民眾數目急升,經濟大衰退之後更加厲害;儘管過去幾年隨着經濟持續改善,殘疾人士數目已趨持平。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大量年輕人因為要照顧家人而脫離勞動力;雖則他們恐怕是為勢所逼而不得不這樣做,但難免影響總體經濟增長。

聯儲局無助企業投資

總結全文之前再看看【圖7】,顯示勞動參與率按年變化,可見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勞動參與率基本上拾級而下;過去16年內亦只有幾年出現輕微增長。回說上述提及的增長方程式,假如工人數目不增加,即使整體人口持續攀升,亦難以取得GDP正數增長。上述趨勢大變的可能性看來不大,意味全球發達國家將面對GDP增長長期受制的局面。

人口結構變成緊箍咒限制經濟增長,有助解釋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其他各地央行何故顯得如此有心無力。他們可以創造更多工人嗎?不可能。他們只能作出輕微調整,產生一點作用──消費者對前景有信心,生兒育女的機會亦較大,只是由小孩長大成人至投身社會很費時。

有一點卻很清楚,就是聯儲局政策未能鼓勵業界投資推動增長。很多行業的商戶至今仍不容易借到錢;借到錢的商戶則愈來愈傾向於回購股份及派息,而不利用貸款興建新設施。超低利率出現以來,併購個案及金額節節上升,皆因收購對手比互相競爭成本更低。收購有利股東,卻不利員工,因為公司合併後一般會整合人手,裁掉職位重疊的員工。裁員對個別企業或許有益,卻不利整體經濟,奧地利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提出的「創造性破壞」也就無從談起。

總的來說,除非出現某些狀況導致工人生產力突飛猛進,否則世界GDP增長將長期偏低。可以採取行動打破悶局嗎?可以,只是眼見美國當前政局,筆者想不到除了一場嚴重危機之外,還有什麼法子能推動政客採取行動。美國一旦陷入危機,意味經濟情況更差;要擺脫困局,就得達致更強勁的經濟增長──這還得假設大家採取適當行動應對危機。鑑於對上一次危機的表現,美國是否有這種能力實在不得而知。

對投資者而言,現實是發達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至於企業,由於收入基本上取決於總體經濟增長,普遍業務增長亦會隨之放緩。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三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