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22日

羅寧雨 投資心法

聰明啤打投資多元發展

聰明啤打投資,又名Smart Beta,是一種以市值以外的「因素」(factors)來決定指數成分權重的投資策略。此投資策略於機構投資界,在近十年以非常快的速度冒起,而其中最擁護此投資策略的,是總部位於美國加洲Newport Beach的Research Affiliates,也是一家專注研究資產配置的金融機構。事實上,Research Affiliates的一位開山元老許仲翔(Jason Hsu),近期亦有接受金融雜誌訪問,並分享關於Smart Beta的始祖「Fundamental Indexing」的起源及發展。

高股息低波幅受歡迎

事緣當年千禧科網泡沫爆破前,由於很多科網公司的市值在大型金融指數比重較高,而很多退休金公司正是以這些大型金融指數作基準,以致在科網股上有較多配置。這點引起許仲翔的好友、著名投資者Rob Arnott的擔憂,最後便促使許仲翔及Arnott共同研究,以不同投資因素建構金融指數的Fundamental Indexing。時至今天,本港投資界亦有不少以聰明啤打作投資策略的ETF。在2016年的首季,綜觀相關基金的投資表現,又能否看出其「聰明」之處?

現時,聰明啤打投資策略用來決定指數成分內資產權重的因素當中,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因素,包括高股息投資(High Dividend Yields)及低波幅投資(Minimal/Low Volatility)。傾向有高股息投資因素的成分股,在過去數年的派息紀錄裏,通常都要較同業的平均派息率高,同時在派息方面呈現相對持續的增長。至於傾向有低波幅投資因素的成分股,在一些災難性的投資環境裏,例如環球金融風暴,由於其與大部分大型股票成分股在股價回報上的相關系數(covariance)偏低,因此,在股價回報上,往往有優於大市的表現。

在港交所(00388)上市的ETF產品中,亦有數隻以高股息股票作主題的ETF。當中投資的地域板塊,主要包括中國及其他亞太區國家/地區,但通常不包括日本。成分股的行業比例當中,百分比佔較高的有金融業、科技業及消費業等。

結合兩個或以上因素

在投資回報方面,好幾隻相關的ETF至今年3月14日已差不多收服失地,重回年初1月1日的價位。若從整體行業作分析,原材料類股票與IT及科技類股票回報較為突出。而從地域板塊角度作分析,回報較好的國家/地區板塊有台灣及印尼。台灣的總體回報受惠於數隻科技相關股票的不俗表現,而印尼的股滙最近亦因為國策上進一步開放予外資投資而表現向好。

自Research Affiliates旗下的Fundamental Indexing面世至今,與聰明啤打投資策略相關的研究已經有更深入的發展。市場上從事指數研究的金融機構,除了致力研究個別投資因素對整體投資過程的影響外,亦開始研究投資因素相互之間的影響。比方說,傾向有低波幅投資因素的成分股,雖然在較波動的市況下較有機會跑贏大市,但在股市緩緩上升的市況下,表現卻可能會比市值較大、較受普遍投資者追捧的大型指數成分股差。因此,為了中和在個別投資因素上出現的市場周期,一些金融指數供應商建議將兩個或以上的投資因素融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同時具備不同投資因素的金融指數。

此外,亦有從事指數研究的金融機構,在個別投資因素上,加強在選擇相關投資因素的全面性及持續性。著名投資銀行中信里昂證券編制的CLSA GARY Index,正是沿用聰明啤打投資策略的概念,以特定的選股條件選出亞太區裏在股息方面有持續增長的公司股票。然而,有別於不少高股息投資主題的金融指數,CLSA GARY Index除了有重視高股息的要求, 亦有特定的選股條件,以確保選出的成分股在公司盈利上亦有可持續增長及剔除要犧牲公司盈利以維持慣性派息的公司。至3月14日,CLSA GARY Index的回溯測試(backtesting)回報,與晨星投資管理(Morningstar)的「亞太區日本除外股票基金」類別中有5年或以上回報紀錄的基金平均回報相比,至少要優勝6%。

研發亞太區投資策略

雖然聰明啤打投資策略深受基金公司支持,但一些支持傳統資產配置的學者卻並不看好這個新興的投資策略。他們認為,聰明啤打能跑贏傳統市值加權指數,是因為聰明啤打選取風險較高的金融資產,同時過於依賴觀察過往投資回報,而忽略研究為何個別資產較其他資產便宜。

許仲翔今年1月正式成為前身是Research Affiliates亞洲分部、在香港成立的Rayliant Global Advisors的聯合創始人。據相關新聞報道, 許仲翔期望進一步研發針對亞洲及大中華市場的聰明啤打策略。

投資者若對聰明啤打投資策略感興趣,不妨留意Rayliant Global Advisors的發展動向及港交所上市的聰明啤打ETF之投資表現。

作者為易亞投資管理業務發展經理,專注於ETF業務發展及市場推廣,曾任職於瑞信投資銀行及MSCI明晟。他隔周二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投資ETF心得。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