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8日

信析 信析

陷阱中尋寶

上周六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上,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多項發展目標、指標和方向,包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在6.5%至7%區間、計劃政府財赤相對GDP比重約3%(2015年為2.4%,意味今年將增加政府開支或減稅),以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等。

報告中頗多內容屬意料之內,無甚驚喜,故昨天的港股失去方向,全日窄幅上落,恒指收跌16點,報20159點,成交縮至749億元。不過,國指和上證指數表現相對突出,同升約0.8%。

然而,總理在工作報告會議上煞有介事主動提到未來5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階段,則值得深思。究竟什麼是「中等收入陷阱」?為什麼它能突顯中國目前所面對的經濟困局呢?

對於何謂「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國會否掉進這個陷阱,可參閱練乙錚於2014年4月7日在本報發表的〈兩個「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會掉進哪一個?〉。簡言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達到某個水平,便會遇上瓶頸而放緩(根據練文,這水平門檻有兩個,一是人均GDP在1萬至1.1萬美元之間;另一則是在1.5萬至1.6萬美元之間;中國2014年人均GDP為12609美元);情況就如20世紀末,某些拉丁美洲國家所經歷的一樣。

至於為何會出現「中等收入陷阱」?練乙錚一文指出,當經濟發展至較高水平,勞動成本顯著上升,企業利潤下降、投資因而萎縮,拖累經濟增長放緩,並出現所謂的「路易斯拐點」,經濟很容易跌入「收入增長不前的陷阱」。

按目前內地經濟發展形勢來看,或多或少切合「路易斯拐點」狀況。若參照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例,可發現中國經濟近年一些特徵,例如早年GDP增速過快、滙價長期低於市場自然均衡水平和私人消費佔GDP比率長期偏低等,均大大增加隨後中國人均GDP增長放緩的風險。如今李克強總理特意提到「中等收入陷阱」,足見這威脅確實存在,同時亦解釋了中央致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後動機。

中國要成功扭轉經濟墮進這個陷阱絕非易事,其中兩大障礙包括:

享有銀行信貸優勢的國營企業規模過大,總資產規模估計高達16萬億美元,但國企生產效率奇低,資產回報率估計只及民企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而已,導致社會難以孕育新一批民營企業,窒礙經濟發展。故此,不論在國企規模還是經營效率上,中央必要做一番工夫;其次,內地知識產權(property right)仍未得到充分保障,難以培育科研實力,要邁向高產值產出,談何容易。

中國要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靠短期內開發高增值產業,實在遠水不能救近火。另一方面, 國企改革也面臨重重困難,或許透過海外併購是提高效率的折衷之舉。去年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交易高達3700多宗,涉及6800多億美元,兩者分別較2014年激增34%及94%,同創歷史新高。今年首兩個多月已有近500宗海外併購活動。「走出去」併購的好處是可以極速掠奪他人專利和技術,彌補自身不足,快速轉型,加速改革。作為投資者,或可以猜猜中資企業併購的下一個目標。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