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4日

管理新思維

內心追求呼喚 社企無處不在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主任)

主持:陳志輝、凌浩雲、羅曼穎

嘉賓:許曉暉(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整理:謝冠東

 

陳:陳志輝  許:許曉暉(Florence)

羅:羅曼穎  凌:凌浩雲(Howard)

陳: Florence在民政事務局協助支援許多社會企業。你在中大畢業,當年社企這個概念可謂聞所未聞。最初是出於什麼原因,觸動了你愛上社企?

許: 這和中大商學院也頗有淵源。當時我除了學到管理知識,還領會到要通過管理發揚仁心,以營商來揚善。社企正好能推動這種關愛文化。

陳: Florence是逸夫書院的校友,而逸夫今天的5大支柱中,首兩個支柱就是「誠意正心」和「關懷社會」,那正與當年中大的教導一脈相承。

許: 這種想法其實可追溯到更遠古的中國文化。宋代范仲淹寒窗苦讀,考取功名,成為名相。他同時用俸祿在家鄉買田買地,但不是為了積累資產,而是請人種田,並把收益興辦義學,給年輕人更多讀書機會,從而改寫生命。那與今天的社企精神同出一轍。

羅: 到底社企可以怎樣達到營商揚善的目的?

許: 通過營運社企,一方面能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另一方面還能達到各種社會目標,例如關懷長者。商業機構一般以盈利為先,但在金錢以外,社企更重視的是機構本身的社會目標,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

陳: Howard,你本來在美國修讀營養學,後來加入商界,最終又為何與社企結下不解之緣?

凌: 那時我開始創業,常問員工工作是否快樂?他們可能報以微笑,但那算得上開心嗎?我常思考怎樣才能帶給員工真正的快樂。我認為要先讓員工明白公司的存在,對社會和顧客有什麼意義,因此我們要從關心社會做起。這種滿足感,並非升職加薪所能達到的,企業必須令社會受惠。

陳: 加薪的鼓舞效果其實有限,加薪後他們可能樂上幾天,但很快就淡忘了。長遠而言,他每天上班之際,鼓動他內心的並非薪資,而是工作意義。

重拾自信自強

陳: 話說回來,政府已設立安全網,救助弱勢社群,為何我們還要花費許多精力,建立社會企業?Florence,相信經常有人這樣問你吧。

許: 只憑安全網是不足夠的,那只是一種資源補助,它不像社企職位,能讓受眾重拾自信、自強和滿足,而這些都是重要的生命素質。他們投身社企,往往能由受助者搖身一變成為助人者。

陳: Howard可否舉例,解釋社企如何填補安全網的不足?

凌: 我們有一家素食社企「樂農」,專門聘用聽障人士。本來他們要在就業市場求職也沒太大難度,但背後也有問題。首先聽障人士上課時只能用看,不能用聽的,整體學習進度自然較為遜色,低學歷較為普遍。當他既是低學歷,又患有殘疾,在就業市場就較缺乏競爭力,只能求得最基層的職位。他們回首往事之際,也提到公司升職加薪時從不考慮他們,相反要減省成本時,他們卻第一個被裁。

那問題就在於錯配。僱主在聘用他們的弱項,而非強項。然而通過管理,社企可以把弱項化為強項。

事前我們需要不斷觀察,我們發現在嘈吵的酒樓,你不斷高呼添水,侍應也像是聽不見,但他是聽覺健全的。於是我就想,聽到與聽不到其實沒有這麼大分別。但聽障人士特別眼利,因為他吸收訊息只憑雙眼,早已練就一眼關七,而這正是飲食業渴求的強項。

弱勢的他就變成強勢。故我們在社企請他們任職樓面,甚至經理。

陳: 有些人說社企不可能與商業機構公平競爭,因為它聘用了殘疾人士,實力較弱,只能靠市民的善心或政府的資助補貼。然而這只是一種直線邏輯,社企必須運用智慧,令這班職員不但能與一般企業平起平坐,甚至還享有優勢。「黑暗中對話」裏的盲人也是一個好例子,要在一片漆黑的環境裏帶領群眾,一般人根本難望其項背。

管理精英加入

羅: 聽眾韓先生問,社企難賺大錢,管理精英會否因此感到大材小用,不願投身社企?

許: 其實個別社企的年收入已是以千萬元計。分別在於,社企即使有盈利,也不會流入老闆的個人口袋,而是用於繼續投資社會公益,加深揚善效果。

凌: 近年有一趨勢,各行各業不少薪酬豐厚、獨當一面的專家,在累積一定財富後,就想到既然自己已掌握了賺錢的竅門,何不用來協助他最關心的群體?最近我就認識了一位漫畫奇才,而最觸動他的群體是年輕人,因他回想起自己年輕入行時的掙扎。他希望成立一家社企,協助年輕人入行。

另一個例子是一位籌備演唱會的老行尊。哪一個群體最貼近他的內心世界?那是他年逾九旬的媽媽。他發現媽媽在家中有點百無聊賴,原來市面缺乏針對長者的娛樂。這位老行尊不僅善於營商,人脈關係亦非常出眾。他便動員他的網絡,組織了一家新社企「好聲」,推出長者有興趣的粵語有聲書籍,例如《帝女花》和《射鵰英雄傳》,並獲民政事務局旗下的「夥伴倡自強」計劃支持。他申辦這家社企,原因很單純,就是希望能幫助香港社會,建設能立足香港的社企。聽到他這番豪言壯語,我二話不說通宵幫他寫好計劃書。

樂也融融境界

陳: 我也有類似的故事。我喜歡唱粵曲,每年也有兩三次,約同一些知名老倌去老人院獻唱。這些長者已屆80至90高齡,他們熟悉的老倌也是這個年紀。當你邀請這些老倌時,要懂得跟他說重酬是付不起了,但在芸芸藝人當中,這些長者就只認識你了,對你望穿秋水。那他們自會一口應承,但當然我們也會給一點車馬費,他們也會笑納的。最重要是,你的話要說到他的心坎裏,才能得到他鼎力相助。

話說回來,又有什麼觸動了我共襄善舉?我自小就跟媽媽聽粵曲,那時她會聽「麗的呼聲」電台和唱片,知道這個年代的人最愛粵曲。當有人跟我提起要敬老,我就想起今天已沒有多少人認識那一輩當年的「潮語」和興趣,而我仍有一點認識,自覺能嘗試擔起這個責任。

它當然不能賺大錢。但它有沒有意義?對我來說有意義,因這些音樂陪伴着我成長。對長者當然也有意義。你說要請他們吃飯,給他們零用,但這對他們意思不大,他們也不是沒有飯吃。但當我帶這位老倌親自造訪,他們就有意外驚喜,幾乎以為身在夢中。老倌看到他們喜不自勝,也是樂不可支。大家細談兒時往事,當年老倌上演的大戲等等,其樂無窮。若你未能掌握這種境界,你便無法體會社企的吸引力,那才會對盈利多寡仍然念念不忘。

凌: 那種快樂,的確不是金錢可以買得到的。

陳: 是的,而且來幫忙的人,並非從金錢出發。對這些傑出人士來說,賺錢根本不是問題,對再多賺一點也興趣不大。我們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找到他們心中最着緊的東西,便能玉成好事。

每個人都有他的志向,只不過尚未有人向他呼喚,才會令世界的追求趨向單調,只講求利潤最高。到底人的內心在什麼情況下才最高興、最感動呢?只要我們多去探索,就能呼朋喚友,建立更多不同社企,做到社企無處不在。

凌: 社企考慮的不是5年或10年利潤,而是社會的改變。它嘗試改變員工,改變弱勢社群,改變商界。「社企無處不在」已是一種精神、一種意識形態。終歸來說,社企正是立志改變社會的商界或社福界人士,出師有名的一種途徑。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