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28日

王鎮強、劉逸飛 神州內外

富裕人口多 港財富管理要急追

由2008年起的七年間,環球經濟體均施行貨幣寬鬆政策,全球流動性資金泛濫,資產價格急升,私人財富不斷積累,特別是亞洲區新興市場財富積累更為強勁,私人財富管理服務的需求亦因而水漲船高。近期金融市場的急劇波動,富裕階層對專業的財富管理服務需求上升,為私人銀行業務帶來增長空間。

面對私人財富管理需求日盛的趨勢,本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去發展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據波士頓諮詢集團的統計,亞洲區(日本除外)是全球富裕人口增長最快的地方,2014年總財富資產按年增幅達29.4%,估計至2019年當區的私人總財富資產,將會達75.1萬億美元,是全球最高的地區。

其中,內地富裕人口及資產增幅最快,亦有很大的海外資產配置需求。香港背靠祖國,又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自然有近水樓台的優勢。然而,與新加坡比較之下,香港的高端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有一定滯後,值得檢討。

私銀人才培養未成體系

筆者認為,阻礙香港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專業人才不足。金發局在年初的報告指出,私人銀行是本地金融業中,人才最為短缺的範疇,不論是前台或中台的人手都嚴重短缺。

客戶量急增但人手不足,各銀行紛紛在市場相互爭搶有經驗的人才,以滿足即時的業務需要,對人才培訓的力度則相對減輕,人才供應於是變得更為短缺,形成惡性循環。

新加坡作為亞洲另一金融中心,又是怎樣應對這問題呢?近年,新加坡亦受惠於東盟各國經濟高速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亦有大幅增長,但人力資源並未出現太大的問題。早在2004年,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淡馬錫控股公司及新加坡管理大學,已資助並支持財富管理學院(WMI)開設財富管理碩士課程,多年來為約7500名專才,提供超過40萬小時培訓,為新加坡私人銀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

此外,新加坡在約10年前已制定認可私人培訓機構的鑑定標準,為有意投身私人銀行業的人才,提供清晰的發展路徑,亦方便業界招聘人才。

反觀香港,業界要至2013年才確立私人財富管理專業認證框架,也沒有大學開辦相關學位課程,難以大量吸引人才。現時,本港從事私人銀行的前線人員約為4000人,人數遠較新加坡為低,人才的輸送亦較為分散,成為香港私人銀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制約。

故此,私人銀行業未來要有長遠健康的發展,必須在培育足夠的專業人才方面下更大的工夫,以更好迎接國際市場競爭和挑戰,對此,筆者有以下建議:第一,業界須積極加強與大學的合作,開辦相關的私人財富管理學士及碩士課程,並提供廣泛實習的機會,以擴闊入行途徑及吸引力。

宜鼓勵國際私銀辦大學

第二,進一步增強現有培訓課程的實務性,邀請更多業界專家及從業員負責講授。第三,善用互聯網等渠道,提供投身行業及投考相關資歷的訊息,如私人財富管理公會可設立入門諮詢網站等。第四,業界要持續優化目前的專業資歷認證架構,全面確保和提升專業認可水平。第五,港府可加強鼓勵國際私人銀行,在港設立企業大學和區域培訓中心等。

總括而言,私人財富管理的發展擁有極大潛力,暫時在人才的規模上受到一定制約,如能有效落實上述措施,香港有條件成為競爭力較強的區域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前景美好,對鞏固國際中心地位亦大有裨益。

 

王鎮強為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副總經理、劉逸飛為策略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