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21日

鍾民杰 珠三角發展

從「機器換人」到「機器人應用」

在近月印發的《廣東省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裏,已不見《廣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反覆提及的「機器換人」計劃,改由「機器人應用」計劃補上。可能有人會認為兩者的內涵同為推動製造業智能化和轉型升級,因而把有關轉變定性為「一套方案兩件外衣」而不屑一顧,但寥寥數字之差卻反映了領導層經濟政策思維在短短數月內的進步:人類至少在字面上再沒有被當成製造活動中低等低效、可以隨時由一堆死物完全取代的生產要素。

人與物之間的異化關係得到糾正是件好事,重要性在於確保廣東不會在轉型過程中墮入自設的陷阱。長期以來,不少區域發展戰略均蘊含着對人的蔑視,最終導致實施效果嚴重偏離領導層宣稱的本意。從新型城鎮化到戶籍改革,廣東堅守了把進城居民視為負擔的傳統,執意把轉移人口驅趕至「綜合承載壓力較小的城市」,削弱穗深集聚優勢之餘,亦令開發強度過高的問題擴散;至於產業升級,廣東以為索要日增的血肉之軀是工業價值創造之負累,然而不會疲勞的鋼臂在崩塌的利潤率前猶似螳臂。

技術學習乃競爭力泉源

儘管《發展規劃》增添了幾分對人的尊重,卻仍把「智造」視為製造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唯一路徑,難免讓人憂慮。應用示範瞄準多個行業,包括機器人用量最大的汽車製造。諷刺的是,該產業的發展歷程恰恰證明單靠智能化生產設備不足以刺激創新。上世紀末國內合資汽車企業以重金購置世界一流的生產線,工廠自動化程度堪與外國媲美,甚至零部件也依靠車間內的機器人搬運。惟相當長時間裏無一企業可開發出供批量生產的車型,只能引進外國產品技術生產組裝,絕大部分利潤落入外方錢袋。

如果產業升級表現為企業在跨國產業鏈上的利潤分配有所改善,那麼企業對高端環節的控制必然有所增強,箇中關鍵應在於技術能力的發展。它關係到企業的戰略決策水平,決定着企業能否創造性地選擇或改進技術,在市場上贏得難以被取代的位置。由於其內涵不限於技術訊息本身,還包括技能和經驗,所以這種技術知識運用能力只能通過產品開發設計的實踐過程累積,無法從市場上購入。可以想見,在一套有效協調個人行為的組織機制下,成員的學習成果對企業的長期回報具有深遠影響。

即使在智能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各行業巨頭也不敢輕視人類作為技術學習主體的角色。他們明白機器終究要由人類來教導如何進行生產。為了讓工人基本功更扎實,探索新技藝和改善生產流程的方法,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甚至一反潮流,於去年宣布本土廠房以人力取代機器人工作。當工人成為不斷精進的工匠,他們的智慧與手藝反而更有效降低廢品率,並衍生出具價值的創新。據報單單本社工場鍛造機軸產生的物料浪費縮減約一成。具有遠見的政策實應更側重於鞭策技術學習而非改變生產手段。

「外溢論」如浮沙造塔

或許有人認為,推廣機器人普及應用的影響並不限於改變資本與勞動力投入比例去提升生產率,最大的貢獻在於打造出一個新興的先進產業,並透過技術外溢惠及整個工業體系。我們不妨把這種看法稱為「外溢論」,從表面看來似乎不是毫無道理。市場對智能化製造裝備的終端需求膨脹,理論上會拉動一眾上游企業圍繞核心部件和關鍵支撐技術進行研發。由此衍生的成果往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多個行業的產品開發能力與速度一併獲得提升,可望加快全省製造業向「創新驅動」全面轉型。

然而,如果從產業生產流程的角度來分析,即會發現「外溢論」假設的技術進步模型並不完整。「外溢論」是以機器人或其他智能化製造裝備的應用產業製造環節為起點,它從來沒有保證過終端用戶企業涉足產品開發設計環節。當工業體系之大部沒有在產品開發層次上進行技術學習,意味着大量企業只能下流到低端技術環節,完全失去對產業技術鏈條的控制,並漸漸落入外資企業的支配。在缺乏自主戰略決策的背景下,設備的引進以及總體安裝方案只得服從於外部力量的一己之利。

這無異於暗示:如果一個地方的工業體系不夠獨立自主和健康活躍,「外溢論」根本有如浮沙造塔。就算國產的智能化製造設備在經濟意義上如何優越,眾多能力不逮的企業只能睜着眼放棄使用,屈服於外資各式各樣的「指導」和「建議」,進行大量不符成本效益的不恰當引進,極大地擠壓了本土智能化製造裝備產業的生存空間。至此,領導層應該認清一個簡單的事實:無論智能製造多麼重要,都得先確保企業形成產品開發能力,這是由時間順序和功能順序所決定的。

人機配合方是成功之道

既然產品的開發設計所牽涉的技術學習過程對產業發展是如此重要,為什麼政府的發展策略經常對此輕輕帶過?其中一種可能性是源於政策制訂者對「先進」的誤解──簡單地與昔日依賴勞動力生產的「落後」方式對立起來。《發展規劃》在廿三處用上「先進」二字,卻對「經濟」、「適用」隻字未提。他們可能以為製造技術只要足夠「先進」,企業即能在國際競爭中無往而不利,忽略了競爭優勢是以盈利作為衡量準則,繼而置經濟適用性問題於不顧。

其實,哪怕沒有政府的鼓勵或催逼,數量相當的廣東製造企業在可見的將來,必然走上智能化製造的道路,此乃由於世界產業競爭所促使。惟盲目的去技術化、去人力化,有可能會斷絕工人持續改進之路。企業追求製造能力的一時提升,卻意外導致企業員工駕馭機器的能力將停滯不前,造成生產效率與產品質素持續倒退的現象。最要命的是少數官僚又會視失去工作的人為麻煩。這裏希望強調的不是機械化生產有多大的害處,而是要說明懂得發揮人類的能力達致人機配合,方是製造企業成功之道。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副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